东北年俗之一的“年干粮”

“年干粮”,顾名思义是为着“过大年”而准备的“干粮”。“过大年”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一种传统节日。也是一种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过大年”的习俗各地也有一些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有一些颇具的地方色彩的习俗。

这个为着“过大年”而准备的“年干粮”就是过去东北的一些地方性的习俗。时至今日,在东北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尤其是农村,这个风俗还在某程度不同的延续和传承。

东北年俗之一的“年干粮”


“过大年”准备一些“年干粮”这一传统习俗的原有的出发点大致有以下几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为了一家子大人孩子忙碌劳累一年后而进入正月的暂时“休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身心的放松”。整个正月家家原则上就不是顿顿现吃现做了,而是把事先(即腊月)准备的“年干粮”简单热一热就可以了。

如果是自己家里人吃饭,可能熬点儿小米粥,主食就是“年干粮”。如果有客人在,那就主要是准备菜了,主食依然是“年干粮”。这样既省事儿又方便快捷。第二,是根据多年以来农村的家庭分工的主要模式还是基本上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为主导。

尤其是过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家庭分工似乎更加明显。做饭,似乎理所当然就是妇女的事情。也因此习惯上把农村妇女称呼为“家庭妇女”。所以进入腊月准备“年干粮”,也是为了在正月能给“家庭妇女”一个时间上的“解放”。

东北年俗之一的“年干粮”


家庭主妇可以腾出时间来去做一些自己平时没时间所想要做的事情。在过去,家庭妇女利用正月的“闲暇”时间主要做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住娘家”。过去是习俗是过完大年三十,在就是正月初五的“破五”了。正月初六为传统的“跑百病”的日子,“出去走一走,跑一跑,能去除百病”的意思。

一般这一天娘家要来接“住家滴”。“住家滴”是东北对已经出嫁的女儿的统称。就是娘家要来接回自己的女儿回娘家住一个阶段。一般是正月十三回到婆家。有女儿不看娘家灯的说法儿。

第三。准备“年干粮”的多少,视为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一般见面都要问“你家今年淘了多少米?”通常情况下是以“斗”为单位。“斗”是一种粮食计量工具。自然“淘”的米数量越多,当然就现实生活的“富裕”。这样家庭声誉就上去了,有儿子的人家就自然容易“说媳妇”。

“年干粮”都包括哪些品种呢?

作为“年干粮”的特殊含义,主要有“年(粘)糕”、“年(粘)豆包”和“发糕”三大类。也是最基本的种类。

东北年俗之一的“年干粮”


用于做“年(糕)糕”和“年(粘)豆包”的面粉是当地自己生产的“大黄米”和“小黄米”。大黄米是黍子加工成米。小黄米则是粘谷子加工成米。一般情况下大黄米用来蒸“年(粘)糕”,小黄米用来蒸“年(粘)豆包”。蒸“年(粘)糕”的过程也叫“撒年(年)糕”。“年(粘)豆包”,顾名思义是用各种豆类做馅儿包成的“包子”。也偶有酸菜做馅儿的也统称“年(粘)豆包”。“发糕”,也叫“发面干粮”,一般以小米面粉为主,小米面不足的酒掺杂一些玉米面粉。准备“年干粮”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性质的工作就是推米、磨面粉。过去农村生产力还十分落后,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农村都还没有米面加工机械。所以,加工米叫“推米”,加工面粉叫“磨面”。就是传统的畜力牵引农村的石头碾子,一般是毛驴居多。

一般一个村民组就一个石碾子,必须轮流。推米、磨面粉也因此进入腊月就得进行。否则全村民组就有人家可能到大年三十也磨不完。基本是白天黑夜,石头碾子轮流转,歇人不歇碾子。为了赶速度,家家就相互帮忙,人多力量大。帮忙磨面也同时帮忙“撒”“年(粘)糕”,当然在谁家帮忙也就在谁家吃饭了。你帮我我帮你,既和谐融洽了邻里关系,也加快了工作速度。

东北年俗之一的“年干粮”


。蒸好了的“年干粮”分类储存。“年(粘)糕”和发糕要就着半热切成片儿,以方便储存和吃的时候方便。一般储存的工具是“大缸”或者用谷秸编制而成的“草囤子”。“草囤子”里面抹上泥巴,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年干粮”因为失水分而风干。这种储存工具的缺点是容易招老鼠。

“年干粮”一般应该吃到“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要吃油煎“年(粘)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