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昭明太子蕭統是《琅琊榜》祁王的歷史原型

看過琅琊榜電視劇後,很多人都會意識到,梁帝的歷史原型就是梁武帝蕭衍,而出場率幾乎沒有,存在感卻不低的梁帝長子祁王,他其實也是有歷史原型的,那就是昭明太子蕭統。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蠟鵝厭禱事件

蕭統是蕭衍的長子,蕭統的母親丁貴妃死後,蕭統購買了一塊地,用來安葬丁貴妃。事後有一個道士告訴蕭統,這個地不利於死者的長子,也就是蕭統,破解的方法是在墳墓的側面埋下蠟鵝等東西,蕭統真的按照道士說的,埋了東西進去。這件事情被梁武帝蕭衍之後了,就派人去查證,真的挖出了蠟鵝,從此時候蕭衍就疏遠了蕭統,蕭統因為失去了繼位的可能。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沒過多久,蕭統在和妹妹一起遊船的時候,不小心落水,而且還傷到了大腿,雖然救了上來,但是從此一直都抱病在家,沒多久就死了。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年邁的皇帝和成年的太子

蠟鵝厭禱事件發生在526年,當時蕭衍62歲,而蕭統25歲,其實透過表現看本質,就可以明白一些問題關鍵所在。

蕭衍的年紀,在古代皇帝中壽命中,已經趨於倒計時階段了(雖然蕭衍自己超長待機)。而蕭統正直壯年,完全有能力開始掌控朝政了。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老皇帝和成年的太子之間,關係之微妙,並不僅僅存在於梁武帝父子,再往前,有漢武帝和太子劉據,往後追溯,還有康熙帝和太子胤礽。

漢武帝和劉據

因為皇后不孕,以及早期漢武帝沒有掌控政權,因此漢武帝做了十幾年皇帝都沒有子嗣。在古代,皇帝皇帝到了這個年紀還沒有子嗣,是會引起眾人猜想的,包括太尉田蚡曾經跟淮南王劉安說,皇帝沒有兒子,大王您和皇帝的血緣關係最近,又最賢德,一旦皇帝去世了,那麼也就只有您才最適合最新的皇帝了。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漢武帝29歲那年,長子劉據終於出生,當時漢武帝處於無限的欣喜之中,並且因此讓劉據的生母衛子夫做了皇后,在劉據七歲的時候,就正式冊立他為太子。每次皇帝出巡,就安排太子來處理政事,以此作為對太子的器重和培養。

但是問題在於,漢武帝太長壽了,等到太子都三十多歲了,連太子都快要當爺爺了,(漢宣帝劉洵當時都快生了)。此時漢武帝依然健在,太子也做了30年太子了。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此時皇帝和太子之間的權力就微妙了。

梁武帝和昭明太子

在新老階梯的關鍵時刻,梁武帝不滿長子對自己權力的制衡,又忌憚長子權力日益壯大對自己的威脅,更加恐懼長子可能會通過巫術來詛咒自己。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因為發生了這些關鍵事情之後,梁武帝對蕭統的不滿終於被點燃了,蕭統此後處處遭遇打壓,鬱郁不得志,所有事件都只是一個表現。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就好像電視劇裡梁帝對祁王的不滿,以至於在赤焰軍冤案出現後,梁帝選擇了不信任赤焰軍,選擇了絞殺,也選擇了賜死祁王。正史中,梁武帝和昭明太子蕭統也處於如此敏感的階段,因為太子蕭統迷信巫術,從此觸怒梁武帝,再也不復往日信任。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最終太子先於皇帝去世,其實是蕭統鬱郁不得志,抑鬱而死的結果。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