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环画到绘本,《水浒传》是如何演绎的?

易安小童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的版本很多,自金圣叹改编的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其他版本流传的就少了。

到了近代,随着研究古典小说的人增多,于是各种不同的版本被挖掘了出来,《水浒传》流传的更为广泛。现在流传最广的是一百二十回本。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在现在各种版本更足层出不穷,再加上电视剧的播出,使水浒故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普及。同时 出现了各种连环画本和简化本,更适合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使得水浒故事深入人心,尤其是武松打虎和鲁智深打闹五台山的故事,可以说童叟皆知。

拼音本与绘图本的发行,减少了阅读难度,增加了阅读兴趣,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到传统文学知识。当然,有能力阅读原著的最好是阅读原著,如果再加上阅读金圣叹评点版本,收获会更大。





故园声


《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为主的故事,作者施耐庵。这部名著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以水泊梁山起义为背景,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在民间影响深广,有众多版本发行,其中以卜孝怀,墨浪,任率英等共同绘制的《水浒传》连环画被称为是小人书历史上的经典之祖。这套连环画二十六本,曾经多次再版印刷,很多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读者对它印象颇深,那时候,一册在手,可以忘掉吃饭和睡觉。

八十年代后,日本的漫画绘本被引入中国,对传统的连环画造成了大的冲击,新一代读者的阅读兴趣发生了偏传,连环画也慢慢的退居在阅读舞台的一角,慢慢的走进了收藏的行列。

连环画是中国的好东西,是中国的"民间国粹",中国的传统故事应该有适应今天时代的表述。为了让《水浒传》这部连环画适应新的读者和新的阅读习惯,用绘本让《水浒传》连环画重生。

绘本,即图画书,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以图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绘本可以讲故事,学知识,也可以帮助孩子建构美好的精神世界。绘本,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当然,绘本也有成年人的读物。

人类的所有文明都具有图画叙事的功能,文字也起源于图画。从小人书变成绘本,文字的变化精减了,图书的画幅开本变大。如同电影一样,放大的细节,可以使读者进入历史的某一空间。绘本与我国传统的连环画相比较,好像是供低幼儿童看的一部电影,即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而且情节有趣,剧情紧凑。很受当代读者的欢迎。

绘本《水浒传》和连环画《水浒传》拥有不同时代的读者群,各有偏爱喜好。绘本《水浒传》也算是连环画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