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妹妹结婚以后为什么同姐姐关系不好?你怎么看?

秋天的红叶882


奕譞的福晋,叶赫那拉婉贞(1841--1896),是慈禧的亲妹妹。当年咸丰帝选妃,她也曾与姐姐慈禧一起作为叶赫那拉家的种子选手参与选拔,但是尽管婉贞比慈禧更加容貌脱俗,还是不幸无缘皇妃之位。

为了让妹妹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慈禧请求咸丰,让咸丰下旨将婉贞许配给醇亲王。

婉贞貌美,醇亲王很喜欢她,婚后,夫妻二人十分恩爱,先后生下了五个儿女,第二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光绪帝载湉。除了载湉,婉贞其他子女都夭折了。

载湉三岁时,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病逝,国不可一日无君,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慈禧将载湉立为了皇帝,将载湉接进了宫。

儿子被迫送走,后面的几个儿女又接连夭折,婉贞大受打击,一蹶不振,也因此失去了醇亲王的宠爱。

这些接二连三的打击终于击垮了婉贞,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剩下唯一的儿子也被姐姐夺走,在余后的二十多年中只能在思念中度过。

对于做法如此绝情的姐姐,简直就像在伤口上撒盐,婉贞自然会心生怨恨,至死也不愿原谅她。


畅游文字


叶赫那拉氏.婉贞是慈禧的亲妹妹,在结婚后,确实与姐姐慈禧关系越来越不好。

婉贞年轻时正值风华正貌,想参加宫里的选秀,但没选上,但慈禧求咸丰皇帝,将婉贞许配给了醇亲王做了侧福晋,醇亲王是咸丰的弟弟,本人认为这就是慈禧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势力。

婉贞生下第一个孩子时不幸夭折,难过了很长时间,随后与醇亲王生下第二个孩子叫载湉。当时的慈禧儿子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怕江山落入别人的手中,她决定将自己妹妹婉贞的孩子也就是载湉,接到皇宫来,扶持他当皇帝,自己垂帘听政,其实这明明在抢婉贞的儿子。

婉贞肯定是非常非常不愿意,但没办法,只得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宫中,随后其姐妹关系变得越来越生疏。慈禧为了自己的势力的稳固,不让光绪和他的亲生母亲婉贞见面,可怜的婉贞只能郁郁寡欢终日以泪洗面,夜夜思念光绪帝,更激起了婉贞的怨气。

本人品说,婉贞婚后的悲惨命运,都是慈禧一手造成的。二十多年后,婉贞病危,慈禧才答应她见光绪一面,可当她真的见到了自己的儿子时,竟没能说出话来,在看了自己的孩子很长时间以后,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慈禧太后掌握清朝国家大权几十年,该享受的都享受了,而她的幸福却是剥夺自己妹妹平凡的幸福而来。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观史鉴今


慈禧叫杏贞,妹妹叫婉贞。一母同胞的亲姐妹。

婉贞和醇亲王结婚后生的第一个儿子很小就夭折了,作为母亲的婉贞,心里的痛是常人无法感受的。

失去了儿子,婉贞也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在王府里失宠了的女人的日子可想而知!

经历了多年苦楚的生活,八年后,婉贞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这对婉贞来说是比天还要大的喜事呀!

婉贞重拾了快乐,重新得到了丈夫的宠爱。

正当婉贞沉浸在小女人最幸福的甜蜜里的时候,她的亲姐姐慈禧,为了自己的利益,硬生生把孩子从婉贞怀里夺走了!

这无疑是晴天霹雳祸从天降啊!

婉贞从此和儿子骨肉分离,见面无期。从此对亲姐姐慈禧的怨恨与日俱增,直到含恨九泉……

我认为,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自己的孩子活活不能相认,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因为内心的那种煎熬用语言是描绘不出来的。

但对于慈禧来说,她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巩固政权稳定。

我认为婉贞跟她姐姐关系不好无可厚非,在孩子这件事上,任谁也不会跟她处好关系的。

婉贞的温顺善良,竟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慈禧的心狠手辣,不但维护了政权,也成就了自己一世的伟业。




霞舞霓裳









最美瓷器


不仅仅是不好,是恨

在历史上被慈禧杀害的人有着许多,但是恨慈禧的人也不少,其中最恨慈禧的女人要数她的妹妹叶赫那拉婉贞了,至于她为什么要恨慈禧,今天小编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叶赫那拉婉贞的人物关系,她是慈禧太后的一母同胞的妹妹,醇亲王爱新觉罗奕嬛的嫡福晋,也是光绪帝的生母。作为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而且还是亲王的王妃,那也是身份显赫,地位出众的,享受荣华富贵,被别人所羡慕的人物呀,感激姐姐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恨上自己的姐姐呢?

我们先从婉贞的入宫开是说起,因为姐姐先入皇宫,并且被咸丰帝封为嫔妃,到了婉贞入宫的时候他的姐姐更是被封为了懿贵妃,而她却在美女如云的秀女中却落选了人,小编觉得她的落选和姐姐慈禧分不开,估计是慈禧的操作吧。当时的慈禧是为了稳固自己在宫中的势力,笼络其他的皇族作为外援,所以当时被封为懿贵妃的慈禧股东咸丰帝把自己的妹妹婉贞指婚给了咸丰帝的弟弟醇亲王奕嬛的嫡福晋。但是年轻的婉贞作为了姐姐拉拢关系的政治棋子。于是婉贞对于姐姐那也是相当的不喜的。

虽然婉贞和醇亲王是政治婚姻,但是他们慢慢的相知相爱了, 在婚后不久更是生下了长子,但是不久之后这个孩子夭折了,婉贞也是受到了不少的打击,随着第二个儿子载湉的到来,婉贞也是打起了精神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开始细心抚养在天的长大,随着载湉一天天的长大,慢慢的长到了三岁,婉贞以为好日子就要到来了。

殊不知这正是悲剧的开始,在同治帝死后,慈禧更是为了满足他的继续把持朝政,于是立了载淳为帝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话音刚落,醇亲王立刻瘫倒在地,一直传到了婉贞这里,婉贞也是痛哭流涕,因为他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慈禧手中的棋子,而夫妇两人也看到了同治帝的命运,在婉贞道龚总苦苦爱囚姐姐的时候,慈禧更是以江山社稷为重打发了自己的亲妹妹。姐姐抢走了自己的唯一儿子,所以婉贞更是恨透了自己的姐姐,常常在家中诅咒把这个夺走自己唯一希望的姐姐慈禧。

由于载湉已经成为了皇帝,婉贞也不能到公众 见到自己的孩子了,而且光绪帝也没有理由来看望自己的生母,即使婉贞能见到自己的儿子那也是在比较大的场合,而且还要对自己的儿子三拜九叩的,在思念和仇恨中婉贞终于支撑不住了,弥留之际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只能默默地目不转睛的看着光绪帝。虽然归为是光绪帝的生母,却没有太后之名。婉贞带着对儿子无尽的的思念和对姐姐慈禧深深地怨恨中离开了人世。

所以不论是作为一个女人还是一个母亲,都没有理由能够宽宏大量到原谅一个破坏自己一生幸福,又夺取自己孩子的人



成都房产百事通


众所周知,慈禧是晚清时期,实际把持着满清朝政的权势人物,是处在金字塔塔尖尖上的人物。那么作为慈禧亲妹妹的叶赫那拉-婉贞,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最起码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的人物了。而事实上呢,姐妹两人的关系并不好,闹的很僵,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一些历史脉络的梳理,我们发现,慈禧自从选秀入宫作了咸丰皇帝的妃子之后,就影响或者说是掌控了妹妹的一生。而这确实慈禧强加在妹妹的头上的,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的,这也是姐妹俩裂痕的开始。

首先,婉贞的婚姻在慈禧的影响之下,偏离了她自己童话般的设想。从一些记载中可以确定婉贞是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比慈禧漂亮的很多。就是这样的一个温润玉人,在选秀入宫的时候却意外的落选了,况且此时的慈禧已经是咸丰帝的贵妃了。所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在这里却全无了道理,只能是她的亲姐姐慈禧下了黑手。从后来的事情中可以分析出,是慈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拉拢皇室的其他成员以为自己的奥援把自己的妹妹婉贞指婚给了咸丰帝的弟弟醇亲王奕嬛。婉贞成为了姐姐拉拢关系的政治棋子,心中难免对慈禧没有怨恨。

其次,在慈禧的亲儿子同治皇帝早亡之后,慈禧为了达到自己继续把持大清朝政的私欲,于是立了婉贞唯一的儿子载淳为帝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自己是慈禧稳固权势地位的一颗棋子,自己唯一的儿子也成为了慈禧手中的一颗傀儡棋子,而面对婉贞的苦苦哀求,慈禧确是无动于衷的。

在思念和仇恨中煎熬的婉贞终于支撑不住了,弥留之际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只能默默地目不转睛的看着光绪帝。婉贞带着对儿子无尽的的思念和对姐姐慈禧深深地怨恨中离开了人世。


姑臧山鹰


慈禧原名叶赫那拉.杏贞,她的妹妹叶赫那拉.婉贞结婚以后,慈禧对妹夫奕譞格外垂青。终其一生,慈禧给了奕讓很多特权和待遇,但是,这些恩惠没有给妹妹婉贞带来好心情,反而有两件事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妹妹婉贞敢怒不敢言,只能吞食苦果,以泪洗面。

(婉贞剧照)

杏贞1852年入选秀女,封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晋封懿妃;就在这一年,处于豆蔻年华的婉贞也参加了选秀,不知什么原因落选了。杏贞当时在后宫的地位还不稳固,她很希望婉贞入选后能成为她的帮手。既然不能成为妃嫔,只好退而求其次,她凭借有宠在身,求咸丰皇帝将妹妹许配给醇郡王奕譞,皇帝一纸圣旨将婉贞嫁给了文韬武略的奕譞。奕譞是当时很多家庭梦寐以求的乘龙快婿,可别以为杏贞这是在替妹妹的幸福着想,杏贞每天能见到的都是宫女和太监,再有可能见到的是咸丰的弟弟,如果能与咸丰的弟弟结亲,就是亲上加亲,如虎添翼,相当于在宫外布上了自已的眼线和势力。

(醇郡王奕譞和婉贞剧照)

1857年杏贞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载淳即位,是为同治皇帝。杏贞懿贵妃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慈禧联合慈安(孝贞显皇后)、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诛杀顾命八大臣,形成两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这其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慈禧的妹夫奕譞,奕譞奔赴密云抓捕八大臣之首肃顺,并押往菜市口斩首,为慈禧掌控政局奠定了基础。为了笼络妹夫,慈禧给奕譞加官晋爵,封他为都统、领侍卫大臣、神机营总管;同治三年加封亲王衔;同治四年任命为弘德殿行走,稽查课程;同治十一年晋封为亲王。

(进宫之前的杏贞和婉贞剧照)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慈禧姐妹俩共同富贵,不知有多美满,姐妹俩断不会互生隔核,反目成仇。可是就在同治皇帝驾崩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为了能够继续垂帘听政,慈禧命人连夜将妹妹婉贞年仅三年的儿子载湉用八抬大轿抬入宫中过继给咸丰皇帝为嗣子,并立为皇帝。按说儿子被立为皇帝应该高兴才对,但是作为孩子的父母不仅不高兴,反而有一种被人割了心头肉的感觉,连想死的心情都有。奕譞夫妇的第一个儿子载瀚两岁时夭折,有了第二个儿子载湉后,好不容易从悲伤中走出来,突然又被姐姐夺去做嗣子,并且永远不许他们母子相见,怎不叫她悲泪成河?如果说不了解姐姐还好过一些,关键是婉贞太了解这个心狠手辣的姐姐了,她能当着儿子的面扇有身孕的皇后的耳光,气死了尚在病中的儿子,逼得皇后悬梁自尽。对待自己的儿子儿媳尚且如此,对待非她所生的载湉就更狠毒了。也许忧虑和哀伤击垮了婉贞的身体,此后,她生下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都分别夭折了。

当醇亲王看到儿子载湉被抬走后,“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证明奕譞已料到儿子做皇帝,不过是个傀儡而己,弄不好还有灭顶之灾。照理说,载湉当了皇帝,他父亲应当太上皇,但这是慈禧不允许的;奕譞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他不敢冒着身死族灭的危险同慈禧斗,他唯一想做的是打消慈禧的猜忌,过平平安安的日子。就在光绪元年时,他向慈禧递交了辞呈:“选择载湉为嗣皇帝,时间仓猝让我非常迷惘,不知所措,犯了年青时旧有的肝疾,不断地积累变成大病,惟有哀恳辞退官职,请允许我告老为天地容一个只留爵位的人,为道光皇帝留一个无才昏庸的儿子”。载湉一登基,慈禧就加封奕譞亲王世袭罔替,看奕譞如此哀恳,慈禧打发他照料普陀峪陵工,同意免去他的其它职务。

(奕譞听闻宣旨碰头大哭)

但是,慈禧不会让他就此引退,她还需要他为傀儡皇帝装点门面,以堵天下人之口;还需要他为她当奴才办事;因此,对他的赏赐仍然接连不断。光绪五年,赏奕譞食亲王双份俸禄;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将恭亲王奕訢所带领的军机处全班斥退,奕譞开始以商办的名义接掌政权;光绪十一年(1885年),奕環总理海军衙门,任内挪用海军军费为慈禧修颐和园;1886年,赏奕譞夫妇杏黄轿;1889年正月,光绪大婚礼成,赏奕譞金桃皮鞘威服刀、银六万两,进封奕環诸子:载沣为镇国公,载洵为辅国公,载涛为头品顶戴、孔雀翎。1890年封载涛为一等镇国将军。

(傀儡皇帝光绪剧照)

慈禧对妹妹婉贞做的第二件伤害事为:赠送秀女颜扎氏给奕譞。这一年,身为嫡福晋的婉贞年纪并不大,只有38岁,至少还有十年生育期。颜扎氏嫁过来后生了一个女儿,不久夭折了。不久,奕譞又娶了刘佳氏、李佳氏两个侧福晋。这两人是否为慈禧所赐,己不可考。但根据奕譞的性格,没有慈禧的许可,他是不会乱来的。刘佳氏一连为奕譞生有三子一女,且个个成活,都有高官封赏,无形中婉贞的地位下降,又随着年老色衰,更加不受宠爱,仿佛在王府是多余的存在。可怜的婉贞抱着思念爱子的痛楚和在王府的千般失意中忧郁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而之所以造成如此悲惨的下场,皆拜亲姐杏贞所赐。慈禧对奕譞的种种赏赐,不仅对婉贞无益,反而加剧了他们夫妻感情的分崩离析。假如她不那么贪恋权利,不利用亲情作筹码,婉贞的人生应该有着平常人的幸福,至少她不会带着对亲情的绝望离世。


春秋风云


政治是冰冷的,在政治面前没有亲姐热妹。

姐姐叫杏贞,妹妹叫宛贞,一母同胞的亲姐妹。

1852年,姐姐杏贞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由于娇羞妩媚,深得风流皇帝咸丰恩宠,次年就晋封为懿嫔。或许是人的命天注定,在众多后宫佳人中,1856年杏贞为咸丰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载淳,母以子贵,被封为懿贵妃,成为仅列皇后之下的妃子。

按照清朝祖制,十三岁到十六岁的八旗女子必须参加选秀,彼时京城数一数二、德才兼得的八旗美女宛贞也参加了选秀,不料这个温文尔雅、圆润可人的美女竟落选了,爱情是自私的这句话得到了最真诠释,显然已是皇帝宠妃的姐姐帮了“大忙”。

后宫从来就是尔虞我诈,内斗不断的是非之地,懿贵妃身处其中,自然感同身受,从来不缺女人的皇帝也会因为自己的人老珠黄而被抛弃,为了巩固地位和权势,必须得培植能忠于自己的心腹和势力,所以懿贵妃将胞妹宛贞许配给了咸丰帝同父异母的弟弟醇亲王奕嬛,做了他的嫡福晋。

醇亲王奕譞能文能武,可谓是咸丰帝左膀右臂,年方20出头,尚未婚配,是名门望族眼中的乘龙快婿,与宛贞也算是郎才女貌,宛贞虽然没能成为皇帝的女人,但也算有了完美的结局。

婚后,奕譞与宛贞相敬如宾,特别是当他们的长子爱新觉罗•载瀚的降生,这个小家更是笑声不断,春意融融,宛贞的地位稳中有升。可不幸的是不久这个孩子夭折了,这让初为人母的宛贞悲痛欲绝。1871年,次子爱新觉罗•载湉的降生,她将所有母爱和关怀都倾注到载湉的身上,这个小家庭又有了往日的温馨。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在病危时刻,立6岁的载淳为太子,并著“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特谕”。同时为了权力平衡,他又分别给了杏贞懿贵妃与孝贞显皇后两枚代表皇权的玺印,所有奏章和诏书等,必须有这两枚印章方能生效。

咸丰皇帝驾崩,载淳即位,是为同治皇帝。杏贞懿贵妃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为了权力,慈禧联合慈安(孝贞显皇后)、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杀顾命八大臣,形成两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这期间奕譞功不可没,是他奔赴密云抓捕八大臣之首肃顺,并押往菜市口斩首,为慈禧掌控政局奠定了基础,所以慈禧也是给奕譞不断加官晋爵,在同治十一年晋封为亲王。

1874年,随着年仅19岁的同治帝在与同床而眠都要干涉的母亲压力下撒手人寰,宛贞的悲惨生活开始了。

同治帝没有子嗣,慈禧为了继续把持朝政之私欲,于是,3岁的载湉被硬生生地从宛贞的怀里抢走,进宫做了皇帝(光绪帝),面对这从天而降的“喜事”,宛贞没有祖坟冒青烟的感觉,反而是祖坟被人刨了。外甥(同治)的惨死之因宛贞焉能不知,慈禧连自已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那么3岁的载湉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自己好不容易从丧子的悲伤中走出来,现在爱子又被姐姐夺去做嗣子,并且永远不许他们母子相见,怎不叫她悲泪成河?而面对宛贞的苦苦哀求,慈禧确是冷酷无情的。

醇亲王看到儿子载湉被抬走后“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夫妻相拥无泪,心如刀割,由于忧虑和哀伤宛贞的身体垮了,她又生下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都夭折了。

由于所有的孩子非死即离,宛贞抑郁难欢,犹如傻子一般,夫妻的感情也是江河日下,奕譞先后又迎娶刘佳氏、李佳氏两个侧福晋。刘佳氏一连为奕譞生有三子一女,且个个成活,都有高官封赏,相比之下年老色衰的宛贞在王府仿佛是多余的存在,下人都视而不见,可怜的宛贞只能默默看着载湉曾经穿过的小衣暗自垂泪。儿子近在身边,却如同远隔万水千山不能相见,对于一位母亲来说,这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因为内心的那种煎熬用语言是无法描述的。

此时的宛贞恨透了自己的姐姐,杀了她的心都有。

二十多年后,宛贞病危,慈禧才答应她见光绪一面,可当她真的看见了自己的儿子时,竟没能说出话来,只是默默地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眼泪打湿了枕头。

1896年,抑郁成疾的宛贞,带着对儿子无尽的的思念和对姐姐的无比怨恨,走完了她55年的人生。

宛贞没有想的是,在她去世两年后,她的儿子光绪帝便因戊戌变法,被慈禧囚禁在瀛台,一直到死。


美丽青春您真痘


她恨自己的姐姐慈禧太后的主要原因是:虽然自己有儿子,慈禧却让她见不到儿子!她虽然是皇帝的妈妈,慈禧却让她从未有过太后的名分!

叶赫那拉·婉贞,是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的女儿,慈禧太后的亲妹妹,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嫡福晋,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亲生母亲。

按清朝当时规定,13至16岁的八旗女子必须参加宫庭选秀,但婉贞落选了。懿妃也是后来的慈禧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劝咸丰帝把自己妹妹指配给皇弟奕譞做嫡福晋。婚后不久,婉贞就生下了奕譞的长子爱新觉罗·载瀚。但在其两岁时就夭折了,婉贞很受打击。后来,她又生下二儿爱新觉罗·载湉。可这时,慈禧太后的独子同治帝载淳驾崩。慈禧就选择了自己妹妹的儿子载湉当了"傀儡皇帝"。此时载湉才年仅3岁,就早早地离开了母亲的怀抱。

虽然婉贞后来又生了两个孩子,但也都早早夭折了,载湉成了她在世的唯一的孩子。可是她的儿子是皇帝,慈禧让她想见也见不到。

后来,奕譞的两位侧福晋都生了儿子,地位不断上升,而她有儿子却无地位,只能孤独地偷偷落泪。她在苦苦的挣扎与思念中过了22年后,至到病危,慈禧才命令载湉去探望亲生母亲。婉贞见到儿子,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来,最后含恨而死。


聆听鸟语


众所周知,慈禧皇太后杀害的人有很多,所以恨她的人也很多。而她的妹妹应该也是恨她的人。

首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叶赫那拉婉贞的人物关系,她是慈禧太后的一母同胞的妹妹,醇亲王爱新觉罗奕嬛的嫡福晋,也是光绪帝的生母。作为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而且还是亲王的王妃,那也是身份显赫,地位出众的,享受荣华富贵,被别人所羡慕的人物呀,感激姐姐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恨上自己的姐姐呢?

慈禧为了满足她继续把持朝政的欲望,立光绪为帝,而光绪就是婉贞的儿子。她的儿子被慈禧成为了一枚棋子,她又怎么和慈禧有好感呢。慈禧夺走了她的儿子,夺走了她的唯一希望,所以她会把慈禧恨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