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的身體裡,也許流淌著燕國人的血液,基因來自燕昭公

朝鮮人的身體裡,也許流淌著燕國人的血液,基因來自燕昭公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燕昭公,這位燕昭公不是那個振興燕國的燕昭王,雖諡號同屬為昭,但一個是在春秋,一個是在戰國。有一點相同的是,這兩位諡號為昭的燕國國君,在燕國曆史上的口碑都比較好。


燕昭公在位大致有十多年,對於燕國而言,十多年不長,但對中原而言,這十多年期間卻發生了很多重大事件,這十多年間中原至少發生了不下二十場規模化戰爭,皆因晉楚稱霸而起。跟很多燕國國君推行的政策相似,這些戰爭中很少見到燕國的影子。


古語說,三代有變。燕國人的三代似乎有點久,過了三代又三代,燕國的很多代國君都對中原事務不夠重視,只是在受到山戎、孤竹侵擾之時,會到中原地區尋求霸主之國的救援。至於其他事務,燕國人總是相當低調。但燕昭公跟前代國君們不同的是,他不重視中原,但不代表他不重視周邊地區。


朝鮮人的身體裡,也許流淌著燕國人的血液,基因來自燕昭公

在整個燕國曆史上,很少有權臣架空國君的事件。這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在燕昭公執政的十多年間,包括晉國、宋國在內的諸侯國,都在發生內亂,甚至晉國還出現有朝臣弒殺晉厲公的慘劇。社會思潮的持續演變,包括老子、孔子等思想家都在開始開壇授課,鄭國的社會上在這段時期裡出現了很多盜匪,常常發動政治暴動,逼迫著鄭國執政者們要推行變革之法,子產的變法探索即在此時。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也在加劇,就是那些小國也不再同氣連枝,如莒國滅掉了鄫國。大國們流行起了享樂之風,晉悼公曾把鄭國進獻的樂女送給了魏絳,史書稱“樂之半賜魏絳”,這也是有史以來最早的關於樂妓的記載。說明這個時期既是亂世,也更是享樂之風盛行的時代。


燕昭公不可能對這些變化無動於衷,只是在燕國逼進中原的道途上,有晉國與齊國兩大強國。兩大強國的注意力不在燕國,這便給了燕昭公以機遇。在燕莊公而後,燕國人已經基本成為幽州之地的獨霸,長期侵擾燕國的山戎、孤竹已大半滅亡或是遷徙。在燕國的東方,向著大海的方向,曾有個上古之國無終國,佔據著過去山戎、孤竹的大片土地,只是在燕昭公時代前後,無終國都了無蹤影,要不然就是被燕國滅了,要不然就是已經臣服於燕國。可以肯定的是,燕昭公前面的國君,尤其是燕莊公而後的國君們,為燕昭公給予了有利的鋪墊。


朝鮮人的身體裡,也許流淌著燕國人的血液,基因來自燕昭公

那些強國們的政治和對外政策,對小國而言是摧殘,對燕國而言則可能有啟迪。燕國人如能更大面積的開疆拓土,也能掌握區域的更大話語權,能夠享受到更多的發展機遇。史書中有:“東擊東胡,設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築燕長城,西起造陽,東經遼東,又東至滿潘汗”,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燕昭公這個人的能力。


燕昭公的運籌帷幄能力,絕不遜色於諸多霸主。其一,他能築長城,即是防範來自北方的戎族,規避掉自己對外發展的威脅,這種遠見可謂影響深遠。其二,他能攻打東胡,東胡亦為戎之部族,從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來看,東胡的勢力範圍相當之大,或在當時就是這個地區戎族的霸主。敗東胡,則能震懾群戎。其三,設五郡,派駐兵,則是改變了過去那種征服而後即率兵撤離的模式,而是用中原方法來管理侵佔的地區,這就成為後來戰國時代的模式,侵佔其國,即有其縣,派駐軍隊,有將管轄。


燕昭公的能力,讓燕國一時之間崛起,在中原紛爭不斷,列國混亂之時,燕國人卻在東北之地成為了超級大國,勢力範圍擴展至遼東地區,值得一說的是,那個滿潘汗即為今日朝鮮的清川江地區。燕國可謂威名遠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