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50岁以上农民,仍要硬着头皮继续打工?

新大风歌


50岁算老吗?去农村看看,80岁老农民都在自己种地养活自己,我们做何评论?

农民老二哥都成农民伯伯了,许多50岁以上的农民工,是硬着头皮在干,一点也不奇怪。

50岁上有父母年老病多,下有儿女到了成家年龄,父母有病不敢进医院,随便头痛脑热去打吊瓶,没个百块以上,根本不叫看病,要是长年靠药养着,儿女基本不敢供上学。现在只有初中文化的年轻人出去打工,也就一月三五千元,房租加上吃饭,一月能存一千元算是争气长脸的了。

农村人家娶媳妇,要求城市买楼房买小车,没钱,儿子就只有打光棍的命。人活一辈子,养了儿子,就必须给儿子成家,娶上媳妇,才能算完成任务,否则,到老了,也只能带着遗憾去另一个世界,还要被街房邻居议论,很不好。人活脸,树活皮,没钱就没有尊严,哪怕卖血,为给儿子成家,都舍得!

农民工50硬着头皮干,苦死,累死,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早解脱早投胎,更好!

人老了烦心事更多,干不动也得逼自己干,农村农民老了都这样过生活。


开心151933790


我也过50了,继续打工中。我这个岗位的上任快70了,她也还在工作。我在17年接替她的,彼时她己65岁了。所以说硬着头皮,我不是了解什么意思[我想静静]。我公婆80+了,釆油茶子,摘茶叶等,种菜就小儿科了,不让他们去,跟你急。我婆婆个子小,身体还不是很好,我经常对她说,你赚200元,还不够买药,她笑笑说,好,明天不去了,划重点,是明天不去,后天又去了


東陳章望


现在建筑工地上的民工,基本上是60、70年代的人,80后很少,90后更稀少。他们年轻的时候,春秋在家务农,夏冬则外出务工,已经形成传统了,别的技术也不会,因此为了养家糊口,还是要去工地上打工的。50岁以上的民工,虽然子女长大了,但这些子女多数在城市里安家,生活压力更大,照顾父母也是力有不及。做父母的为了给子女减少负担,给自己挣养老钱,同时给子女留些遗产,也只能去工地上打工了。

80后、90后的青壮力,多数进工厂工作了,毕竟工厂比建筑工地要轻松些,不会热到,也不会冷到,没有风吹雨打。工厂一般不招收50岁以上农民,因为培训不方便,同时工作效率也会下降。建筑工地不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而是需要更多的劳力,模板工、钢筋工、混凝土土、架子工、装修工、水电工,需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有人带着干,就没有不能干的。抢工期的时候,不是看你技术有多高,而是看你人多不多,人海战术在建筑工地上是可行的,因此建筑工地招人不挑剔。

现在为了建筑施工安全,保障农民工安全,建筑企业也开始限制年龄了。工地上男性不得超过55岁,女性不得超过50岁,超过年龄的民工一般不要。这个政策让建筑企业用工更难,因为很难招到80后、90后的民工。现在建筑业流行装配式施工,用工量减少,机械化率提高,可以预见,以后工地上的民工数量将会更少。

50岁以上的人还去打工,主要是为了生活,如果能不工作,谁愿意去打工呢?很多子女不但不能补贴父母,还需要父母帮着还房贷、车贷,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家里种地,基本上是收不抵出,与其在山中种地,不如出去打工,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大秦铁鹰剑士


农村50岁的人,基本上还是壮年时期,也就是说正是年富力强的大好时期!说真的,现在农村70岁左右的人,还在外面打工的大有人在!现在的物价居高不下,特别是肉价,实在使人望尘莫及!还有如果没灾没病,那还好说,但人一旦上了年纪,身体各方面都不如以前,只要去趟医院,起码几百上千!不设法出去打点工,钱从哪里来?这太正常不过了。


春意86719159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农村从七十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第一次实行政策出身的都已五十岁左右了,而且孩子都三十岁左右,他们都有一家子人了。为了不给孩子们增添负担,只好出去打工攒点养老钱!这就是那些狗屁专家嘴口乱喷的农村五六十岁的老人都去打工,不知道老了享福的原因!


沈国华15


为了儿子能找到老婆,农民的我借钱欠债花大几十万块钱建房,然后儿媳找着了,又要几十万娶进门,建房帐没还完又欠新债。又还有一读高中的女儿要花钱,无奈,快满六十岁的我还得四诲漂泊打工,工地上什么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高空作业活都干,并且有风湿腿疼的病都坚持着,在外伙食再差也舍不得买副食充饥,舍不得买衣穿。这一切为了啥,为了儿女为了家。因为啥,因为咱是农民,不付出皿汗就没钱花


不想虚伪


本人今年五十一,肾结石重度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为了生活(生存)还得硬着头皮干工地!做个保安两三千块一个月,够交水电费还是够买油盐??儿子刚成家,正谋求立业。母亲七十多正需儿女尽孝。上有老下有小,不硬着头皮干还能怎么样?难不成去上吊??生活就是这么个模样,希望在明天,明天会更好!为了家为了子孙,天大的苦都甘愿承受!


谁是我36


如果经历足够丰富,人会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也会有更多的包容。


50岁以上的农民仍要硬着头皮打工,当然是因为生计所迫,如果经济条件足够宽裕,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地打工呢。


农村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普遍比在老家务农的要高,当然会选择外出务工;


另外,虽然国家在农村养老保险这一块已经在下功夫,但目前为止保障还远远不够,他们当然还需要继续攒钱为以后的养老做准备。


还有些家庭是因为要给到城市里买房安家的孩子攒首付或者房贷钱。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有得选择,谁都希望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计划退休,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


但每个人的境遇不同,见得多了,也就慢慢懂了。


遇见梅花落


农民何来的退休之说,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知道生命的最后历程,他们可能还在担心家中田里那几分事,这是中国大部分农民的真实写照,靠目前的农村养老真的能给他们养老吗?

五十岁时,快三十岁的儿子刚结婚,家中买房以及孩子结婚花费的钱已经掏光了半生的积蓄,或许还背上了不少外债;孩子每月的工资在支付房贷、车贷以及养家糊口之后也基本所剩无几,靠孩子养老也不现实,只能自己继续干,赚点养老钱。

六十岁时,孙子辈陆续出世,孩子们的家庭开销也开始增加,房贷、车贷、育儿、养家糊口等等,看着孩子逐渐斑白的头发,想想还是帮孩子一把吧,拿出自己的棺材本,让孩子的日子过得轻松些,自己还能干,还能赚点。

七十岁时,孙子辈也基本成人,孩子们也快人生过半,操心完儿子又开始操心孙子;担心孙子娶媳妇,担心儿子身体;高速发展的世界对他们已然陌生,面对陌生的世界,何来的安全感那?那还是给孩子们留些钱吧,毕竟无论啥时候钱都不能缺。我还能继续干,我的孩子还是需要我,我不能成为他们的负担,我给他们的遗产不够多………

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最淳朴的父辈,最简单的愿望,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最后,推荐一部电视剧:父爱如山。


瓦伦木


看你说的,五十岁的农民上有老,七八十岁的爹娘要养,如果身体不太好,大把的银子还得给医院交。下有小,也许儿女还没成人,如果男孩子结婚,买个单元楼,现在小县城的房价也都是五,六千交了首付后还得一,二十年还贷。车子,彩礼都是不小的支出。主要岁数大了,没技术就是出力气也找不到好的工作了,每月收入小几千够干啥啊!最怕自己倒下啊,累不,负重前行,祝愿自己身体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