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一年级的数学附加题 家长:我看着怎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一道一年级的数学附加题 家长:我看着怎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相信有不少家长发现: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题目,相比自已读小学那会来说,难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啊。感觉自己读小学那会儿题目根本就没有这么难。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做加减法还是掰手指头。然后数大一些,手指头不够数了就数手指节。

但是现在一年级的题目可就不是这个难度了。有网友开玩笑说,以自已之前的初中知识不知道能辅导孩子到几年级。部分一、二年级的题辅导起来都有点吃力。不是开玩笑,自已会做,但不知道该如何讲让孩子听得明白。

我们知道图文算式中,是用图形或文字代替数。在同一道图文算式中,相同的图形(文字)代表相同的数,不同的图形(或文字)代表不同的数。

小学一二年级在一道题目中,一般只有两种图形。比如下面这幅图片中的图文算式。


一道一年级的数学附加题 家长:我看着怎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图文算式有一个重要思想,那就是等量代换。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只有一种图形(文字)的算式,以此作为突破口。以第2幅图为例,直接可以得出小鱼=12-5=7,小虾=15-7=8。求出一个图形代表的数了,那一个图形所代表的数就简单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一年级的数学题,竟然在一道题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图形。只知道它们两两相加的和。要同学们求出这些图形分别代表什么数?下面这道就是某网友发的一年级的数学考试附加题。


一道一年级的数学附加题 家长:我看着怎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我们说这种题如果能求出任何一种图形所代表的数,其他两个就解决了。但关键哪一个都不好求。

如果把这些图形用字母代替,大家会发现这可是系数都是1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了。可能作为家长用加减消元法把这题做出来,但是要讲给孩子听让孩子能够理解,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一道一年级的数学附加题 家长:我看着怎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讲跟他讲,他听得懂吗?能明白吗?还是说直接用数字去凑?

一年级学的自然数的加减法,数字不是很大,用排除法或者说一个一个数字去凑,也能凑出答案来。毕竟是填空题,答案能够填对就可以。

用拼凑的方法,在考试过程中是属于没有办法的方法,也算是一种策略。但是如果说每次像这样去凑的话,也不是方法。毕竟用数字去凑,这样的效率实在太低,而且数字稍微变大之后,做这样的题目要花大量的时间。

我们说会做一题,非常不错,会做这一类题举一反三,效率才是最高的。当然在要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它的前提是能理解这样的题目。

下面图中的題目也是一年级的拓展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不小。

一道一年级的数学附加题 家长:我看着怎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要使每组两只小动物拿的气球上数的和相等,应该怎样互换气球?

这题难就难在要互换,我们以第一小问为例。

左边是2、4、5,它们相加的和是11。右边是7、3、9,它们的和是19。右边比左边大了19-11=8。所以右边要给左边 4,两边的和才会相等,但这里没有4,所以就要从左边找一个加4后得数与右边某个数相等的气球,然互换一下就好了。

我们发现左边只有5符合这个条件,5+4=9,所以把左边的数字5和右边的数字9互换,这样左右的和就相等了。

第二题和第一小题是完全一样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各位家长,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教一年级的孩子,让他能理解这种题目?

艾老师每天会更新学习资料,还有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大家想多多了解的,可以点击关注 "艾老师微课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