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聽了那麼多書和講座,比如得到、樊登讀書等,卻感覺沒學到什麼?怎麼辦?

不重則不威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反省了很多年,尤其在連續幾年每年看書幾十本,還又聽公開課,又每年看幾十部電影,卻覺得好像還不如以前讀大學的時候就一學期認真看一本書然後就寫一篇書評來得收穫多。

歸其原因主要有幾點:

放進籃子裡的菜≠吃到肚子裡的營養

聽課、閱讀、看電影看展,這些都是我們學習很好的途徑。

但是我們每個人都上過學。都知道,如果光聽一節課,老師講得再生動,你聽得再專注,但如果不記筆記日後回顧,不做作業立刻鞏固,不參加測試考試檢驗疏漏,那過不了多久,這堂課就只會成為一段經歷,具體其中的價值和收穫都會慢慢淡忘。

這就好比我們去超市買了一大堆菜,但是就放在那裡,也不下鍋做菜,最後的結果肯定是我們肚子依舊餓著,菜慢慢爛掉罷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模仿以前小時候課堂上的學習過程:

帶著問題和系統輸入 - 記筆記整理精華 - 用自己的方法輸出鞏固 - 過一段時間自我檢查

就拿我們讀一本書來說:

第一步: 預習

閱讀前瞭解整本書的系統結構,找出自己著重需要閱讀的部分

第二步:記筆記

閱讀中隨時記筆記,勾畫重點和自己的理解,如果很重要的部分不能理解還可以做一些相關搜索

第三步:做作業

閱讀完一本書後整理自己的筆記,如果是文學類作品可以理出情節情感線,如果是論理性作品可以做思維導圖,並對自己勾畫的亮點和分析進行整理,甚至可以試著輸出一些感悟和書評

第四步:考試

可以自己設置每隔一段時間,對這本書中的精華內容進行檢測,看看自己是不是還記得當時的理解和學習,可以看看聊天和新的輸出過程中是否能正確運用

不是所有買回來的菜,都非要下鍋端上桌不可得

做過飯的人都知道,有時候想好要做什麼菜,買回來後發現家裡少了點什麼配料和配菜,只能先擱置,或者換種菜式;

而即使原材料都OK,買回來發現裡面夾雜著一些不乾淨不好的菜,那就得立刻剔除,甚至可能整顆菜都要扔掉。

我之前有段時間想學習一些人際交往接地氣一些的實踐操作和運用,在這個過程中就發現正好有兩個關注的公眾號都推了一本書,就去下了電子書看。

可是看了幾頁發現內容好像沒有什麼新鮮,反而連篇累牘地贅述了很多我早就知道的東西,但是總覺得既然已經看了,不看完好像自己之前都“白看了”,還偏偏這本書並不薄,但我又不怎麼感興趣,於是花了我斷斷續續一個多禮拜才看完,而看完的那一刻又覺得,現在好像才是真的“白看了”。

我們學習的過程,不只是輸入,輸入前和輸入過程中都要隨時進行篩選和甄別,更重要。

發現不合適的內容就立刻略過和快進,發現這本書這堂課原來根本不是我想要學習的方向,那立刻停止,及時止損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不是把時間花在沒有沒有價值的事情上,只為了追求“我今天又讀完了一本書”而已。

囫圇吞棗,沒被噎死已經算你命大

現在很多app都設置了各種數據打卡的模式,讓我們每完成一節課,讀完一本書都能點上“已完成”的圖標,那一刻特別有成就感。而等到你一個月、一年後來看自己實現了了那麼多“已完成”,更是成就感爆棚。

尤其當你打開各種app上都是“我如何一年閱讀200本書”這樣類似的推送時,雖然這些文章可能分享的是真的有價值的閱讀方法,但可能對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這些數字給我們潛移默化傳遞的焦慮。

於是很多人,包括我,就會沉迷於追求數量絕對值的這種表面成就感之中。

一口氣不停吞下那麼多東西,沒把我們噎死,甚至讓我們徹底對學習和閱讀失去興趣,已經算我們幸運了。

很多的焦慮,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施壓,而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其實是對我們學習非常重要的一種動力,但與其總是告訴自己“我還可以做更多”,還不如告訴自己“慢慢來,我可以做更好。”


蟹肉的職場星球


對於聽書,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我用的聽書軟件是得到和喜馬拉雅,喜馬拉雅主要是在睡覺的時候或者喝茶聊天的時候,放一些情感故事或者聽一些相聲、評書之類的。使用最多的還是得到,但是我屬於蹭課的,就是那種不繳費,天天蹭免費的課的人。先聲明,不繳費不是人品的問題,而是其他層面的問題。

我個人來說是比較喜歡聽書的,在我小時候,文化生活是比較匱乏的,甚至於連課外書都沒有,家裡倒是有一些繁體字的書,但是看不懂。文化獲取除了上學,基本上就是村裡的廣播和後來家裡的黑白電視。廣播每天在傍晚的時候會播放一段評書,屬於連載性質的,大致要聽上好幾個月才行,早晨家裡的黑白電視也是放評書,現在還記得田連元講的七俠五義。可以說,我有很多歷史知識,基本上是靠聽評書所獲取的。

後來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聽羅振宇講邏輯思維,後來他成立了得到大學後,我就下載了得到APP,說句實在話,他現在在每天一講裡面,質量明顯不比前幾年,更多的是介紹課程,不過也講新的內容。我幾乎每天都會聽,把當天的聽完還會接著聽以前的。時間主要是上班的路上和下班的路上,週末跑步也會聽,不過效果會差一些,畢竟跑步的時候思考不是很方便,總被氣喘吁吁所打斷。

我先說說我是怎麼聽的,基本上都是聽“羅胖”老師的觀點,對自己感興趣的觀點,自己會主動思考一下,對於自己不喜歡聽的,比如經濟之類、公司之類的,就做一個大致的瞭解,但不是不聽,尤其是裡面說不準有那句話就會和你的實際工作、生活經歷相貼合起來,自己以前沒感覺,有時候一啄磨,不就是這回事嗎。對於所說的一些觀點,自己會用手機的記事本先記下來,可以和別人探討,可以自己查找資料,這個過程就是自己深化認知的過程。

有時候,講的東西自己並記不住,但是有時候能夠大約記得一些觀點和做法,我認為這就足夠了。要想在做深一步的瞭解和思考,如果是想鑽研這個領域或者從事這個領域的工作,我想可以,但如果不想的話,這就足夠了。

從題主的說法來看,覺得沒有什麼用,其實聽書、看書,並不是讓你覺得自己有了多大的收穫,不能簡單的劃為能夠背了多少收唐詩宋詞,記下了多少個英語單詞,聽書和看書,會讓你增長閱歷。從我個人來講,通過聽書,有很多的觀點正在慢慢的融入自己的思想,自己雖然沒有感覺到,但是從與別人的交流中就會發現自己的思考正在進步,尤其是在與同事們溝通工作上的事情或者開會座談的時候,引用一兩個觀點,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見解,別人都感到非常驚訝。就好比羅胖老師曾經講到過的自由,自由是什麼,自由不是你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你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

所以,聽書、讀書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但是過程中一定要自己思考,或許現在沒有收穫,但是堅持下去,自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思想成熟的人。


傲虎樓主


有些人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有些人學習就是跟風,有些人就是不知道該幹嘛,所以天天保持學習上進的形象。看看有些人的朋友圈就知道了,天天早起打卡記單詞,可是你要問他做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變現途徑,他就回答不上來了。


國人現在學英語的熱情之高,超乎想象。上次我下班回去的路上,碰到英語機構地推人員發宣傳單,非得拉我上去參加試聽課。耐不過她的堅持,就上去參觀了一下。沒想到人氣還挺旺,不少附近公司上班的白領,帥哥靚女,還有家庭主婦,還有沒事幹的老爺爺老奶奶在那裡學習,戴耳機聽英語的有,一群中國人圍到一起坑坑把把說英語的有,看英語電影的有。

當時我就在想:沒事幹的時候多學習,參加類似的活動,肯定是好的。可是真的有這麼多人需要英語嗎?除了那些工作中真的有機會用到英語的公司白領,有多少人是真的需要英語的呢?比如那些老頭兒老太太,都半截身子埋土裡的人了,不想幹嘛就幹嘛去唄,為什麼要湊熱鬧要幹這些,吃力還不一定有結果的事情呢?今天記兩個單詞,明天忘記八個,越學越倒退,越學越受打擊,那你學習英語的意義是什麼呢?

得到啊,樊登讀書會啊,還有那麼多的書籍和講座,學習的機會和平臺,鋪天蓋地,到處都是。這些東西都是時代進步的標誌,肯定都是好的,可是作為你個人,你的目標一定要明確,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自己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最近我天天看奇葩說,得到平臺的創始人羅振宇也是現場嘉賓,我經常看到有其他主講嘉賓直接就諷刺他是“販賣焦慮”的,很多人都跟著笑。當時我就在想:得到平臺做那麼大,影響人群那麼廣,而且現在也取得了那麼大市場效益,羅振宇的得到平臺,被估值十幾億美金。難道就一句“販賣焦慮”就完全講明白了嗎?還有樊登讀書會,被高曉松說成是販賣成功學,難道就是因為一部分人,尤其是這些人是名人,對這些平臺不認同,你就跟著排斥了他們嗎?不,你要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保持思想上的獨立思考,不能盲從,對事情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

別人都說好的,也不一定適合你;別人都說不好的,也不一定就真的對你沒有幫助。一切要以自己的感覺為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檢驗標準。


對於學習,我們不能盲從;對於學到的東西,不能僅限於聽明白了。聽明白了,沒有實際去用,就還是不夠明白。一定是從自己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來學習的,而且要不斷地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其實得出今天這樣一個問題是好事兒。愛學習也是好事,總比那些什麼都不做整天在那裡抱怨的人要強。


作家楊文華


看到這個問題的瞬間,我感覺這個問題彷彿是專為我量身定做,從16年開始,我陸續花在各類網絡培訓的費用超過2萬元。



我在生活中其實是一個很節約的人,但我特別捨得在學習方面花錢,大概是潛意識裡覺得這種花費不同於一般的消費,算是一種投資,另外一方面,我又是一個感性的人,容易被營銷。



比如得到剛推出付費專欄,我一下就訂閱了兩個,關注的公眾號,推送了什麼課程,只要是我稍微有點興趣的,馬上就會下單,只要別人說好的培訓,我內心就會按耐不住,因為我對現狀太不滿,太想尋求改變和突破了,一直抱著聽幾次課,吸收一點新信息,就能獲得蛻變的幻想。



我上過一天1000元的線下營銷培訓課,還買過幾千的培訓資料,花幾千塊參加一年的社群,還學過幾千塊的寫作課,但最後想想我得到了什麼呢?



說實話,從物質層面來看,沒有掙到一分錢,工作還是維持原樣,從精神層面來看,我更加空虛和內疚。我最開始的學習完全出於功利目的,我學習的初衷是想獲得更好的職位,更高的薪水,我是有所求的,但是結果並不像課程宣傳的那樣。



我不怪別人,只能怪自己太年輕,把學習想得過於簡單。現在我深刻理解到,工作後的學習還是需要聯繫實際,學跟工作相關的內容,學了馬上有用武之地,俗稱邊幹邊學,這樣的學習叫理論聯繫實際,才有意義。



19年這一年,我再沒有抱培訓課程,工作之餘的時間都在陪孩子和做家務,內心沒有功利,反而平靜很多。

我現在認為,像你問題中提到的那種學習,對我們的職業生涯幫助真的不大,還被別人牽著走,浪費很多時間。成年人還是應該有意識的尋求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哪怕對工作沒有幫助,能讓自己身心愉悅,不功利的學習,長期來看對我們也很有利。

我給你的具體建議有以下三點:

1、對那些快餐課程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不要幻想你學了某個課程,就能成為牛人,大部分時間你都只是參與了一下,屬於被收割的韭菜一類。

2、對工作不要太心急,允許成績慢慢來;

人的心一急,就很難做出客觀的判斷。我們要把自己當成個普通人,允許自己走得慢一點,把時間拉長看,開始慢的最後大多都走得更高。

3、投入生活中去

一個人除了工作,還應該有生活,不要忘記分一些時間給家庭,陪陪家人,一個人越多參與生活,他越可能成為一個接地氣不固執的人,他才不容易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阿川說情


說說我認識的一個朋友的故事吧。

朋友今年29歲,初次相識感覺比較精緻、幹練,但也僅僅是看起來而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開始讀書,什麼四大名著,海內外歷年暢銷書等等。幾年下來,家裡堆滿了各種書,遺憾的是,這些書未曾被翻過幾頁,嶄新依舊……

再後來隨著《樊登讀書》的興起,朋友立刻開了會員,併到線下參加讀書會。這本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但後來發現朋友參加讀書會僅僅是為了往朋友圈傳幾張擺拍的照片。再後來隨著對朋友的瞭解,我才知道,原來她所謂的讀書僅僅是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因讀書而有“氣質”而已……

為此我覺得很好笑,但念與朋友的自尊,又不好直接講出來。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竟然將朋友“引入歧途”。所以,朋友“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除了家裡越來越多的書。

培根說:“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讀書,需要思考,需要內化,需要將所讀所學真正轉化成自己的東西。


阿白讀書


往往成功不可複製,而人們喜歡聽成功的故事來啟發自己,聽時熱血沸騰,然後靜下來發現自己去幹肯定是不可行的,往往你聽到時已經有無數人嘗試過了,後續就是很多嘗試的人賠本賺吆喝,因此,也就是聽聽,而且聽多了,還限制了你的思路。真正要注意的是應該參考一些失敗教訓,很有必要!就如中國很多磚家,寫了一些書,例如銷售一類的,有幾個磚家是做過銷售的?又有幾個磚家是銷售大師?因此人們常說的80%的書是無用的,只有20%的是有用的,一定注意吧!從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多觀察,以自己長處為依託,發現機會,然後自己去抓住機會,你就走上成功的道路了!附圖:從法蘭克福開車,沿著美麗的萊茵河去往科隆路上美景。











縹緲的我1828


人生只有經歷才是最好的書集,它會告訴你人間的冷暖。和書上學不到的東西,只要你肯努力一定可以的加油吧!


用戶妙音水蓮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我覺得都沒說到點子上。很多人都沒有看透一個問題,讀書這件事的意義,它不會超出書本身。你看一本書或聽一本書,這個行為的價值不會超出你看過或聽過的那本書本身。

不論你是一個小學生,學習小學數學還是語文,也僅限於你學會了,甚至有的孩子還學不會。

如果你是一個高考生,你所學的那些似乎也只是在為高考做準備,從整個人生來看,似乎一個高中生所讀的那些書的價值是最大的了,最起碼能得到一個結果——考上大學。

成年以後,很多人不再讀書,一旦再讀起書來,要麼依然為了考試,比如考註冊會計師,考心理諮詢師,讀書最大的收穫也就是拿到一個證書。

然而,更多的成年人讀書沒有目的,或者說他們以為自己有目的,卻不明確到底是什麼目的,又或者說他們是一邊讀書一邊尋求目的,想要通過讀書找到自己潛在的一些人生目標。

但他們忘了,讀書本身的意義不會超出書本,除非你把知識變成行動,你用讀書鞭策自己,轉化為生產力。你指望讀一本書自己就能變成另一種人過上另一種人生?那怎麼可能!

有一本英國小說《非普通讀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不論你是草根還是女王,讀書都不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多麼明顯的改變。

悟性高的人會因讀書而轉變思維提升自己的人生追求,悟性低的人大概多數時候讀書都是浪費了時光。

讀書確實對一部分人無效,他們從心底裡就不相信書能改變自己,只要能從書中找到一些證據證明自己的人生是多麼正確就已經算是讀書帶給他們最大的收穫了,還談什麼改變。

所以,讀書無用論的存在是有存在基礎的,這是對讀書人最大的諷刺。




爸媽趣讀


學習是需要方法的,不能一味的追求量,個人認為在學習這方面量變是不能引起質變的。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能接觸的知識、觀點太多了,如果一股腦的全被我們接受了,也許會使我們精神錯亂。

在學習這方面,我總結了一個對自己比較有效的三步

首先,帶著目的或者疑問去學習,無論是聽講座還是讀書,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聽或者為什麼要讀,需要搞清楚想從講座或者書本上獲取什麼?

然後要將聽到的或者讀到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它們真正成為自己的知識,要溫故而知新。

最後要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真正做到事上練,讓這些理論知識變成自己的。


寫字我是認真的


吃快餐健康麼?有營養麼?

聽書就類似於閱讀領域的快餐。

看似這些平臺是把一本書的精華都呈現給你,聽就行了,但是真正的獲取知識需要的是“想一想”的過程聽講只有5%的學習吸收率

一本書動輒10萬字以上,有開篇、有邏輯佈局、有層次推進、有結尾昇華。

——如果你聽書,濃縮在20分鐘左右的信息,是別人咀嚼過後的提煉,而你是被動接受。被動接受除了記住幾個知識點,沒有別的收穫了。況且,現代人都那麼忙,精力被高度分散,隔幾天就把這些知識點都忘了也是再正常不過。

——如果你自己翻開一本書,你至少需要2個小時以上才能看完,某些經典著作甚至需要看2周、2個月。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分析、思考,同時做一些讀書筆記,你和這本書才產生了真正的聯結。



如果在看完之後,你還會覆盤、自己提煉全書精華,那才叫把這本書轉化成了自己的東西。

如果你能在實踐中遵從書的指導,那這些知識才真正成為了你這個人的一部分。

如果你還能用書裡的方法指導同事、朋友,轉述給別人,那麼,恭喜你,真正的通過讀書提升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