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刘邦起义时号称沛公,而沛公称号又是因刘邦占取的第一个城池沛县的县名而起,此后刘邦就以沛公名号联合各路诸侯推翻秦朝暴政。


可以说沛县是刘邦从斩白蛇起义,到能与各起义诸侯联军共同伐秦,并在诸侯联军中占有一席之位的重大转折点。
为何沛县能成为刘邦起义中的重大转折点?刘邦为何能带领逃亡的乌合之众成功夺取沛县,并摇身一变成为沛公?其中究竟有何内幕,现在我们就来一一分析!


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秦朝暴政下压抑的秦朝百姓:


秦国虽然用暴力手段统治了六国,秦国一下吞并六国,不然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是处于消化阶段。消化的好,秦朝江山才能稳如磐石,后世才能延绵不绝,一但消化不好秦王朝将会瞬间崩盘瓦解。可秦王朝却采用暴政强硬的手段统治六国百姓,科杂赋税严重,刑法严酷,徭役过度,导致秦朝统治下的百姓怨声载道。


钱财赏赐功臣加重赋税:
清朝统一天下后,秦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地位,认为前朝的覆灭是由分封诸侯导致王权的衰落,于是就改革分封制,设立郡县制。
由于分封制的改革,使得为秦国统一天下所做贡献的功臣权力利益受到极大损失,秦朝为了补偿这些功臣,就不得不用大量的钱财给与补偿。补偿的钱财从哪儿来?国库给;国库的钱财从哪儿来?老百姓的赋税而来,赏给功臣的钱财最终都是从老百姓的手里收税而来,这样一来必然也就会加重百姓赋税。


《史记·秦始皇本纪》: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秦始皇刻画


大兴修建加重赋税及徭役:
秦始皇时为了抵御匈奴修建长城,就已经使得赋税繁重,更严重的还是徭役繁重。修建本身就是极好废人力物力的事,而且还是长城这种浩大的工程,古代科技机械又不发达,一切的工序全由人工完成。
再者秦始皇大兴宫殿,特别是建造前殿阿房宫,光庞大的阿房宫殿堂,就可以坐上万人,其关中就共计宫殿三百座,而关外有四百多座,可见其宫殿的庞大。为了修筑阿房宫光刑徒之人就调用了七十多万人,分成几批营造,或修建丽山工程。


《史记·秦始皇本纪》: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馀。


秦朝暴政严刑:
秦朝可以说是法律最为严酷的王朝之一,秦始皇为了稳固自己对天下的统治,收集天下青铜,制定严酷律法刑法。 一旦犯错,清则徭役重则人头落地,毫无情面可言。轻罪重罚,一人犯罪全家受累的连坐法律。
即便到了秦二世这些情况不但依旧如此还更甚从前,更加的变本加厉,秦二世一味的贪图安逸、享乐,使得天下百姓赋税、徭役更重,最终导致陈涉起义。


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记载秦朝法律的竹书


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陈涉起义引起的连锁反应:


因秦王朝的暴政严刑,导致了以陈涉为首的农民起义。之所以陈涉一起义会导致秦王朝全国范围内各地农民起义,是因为天下百姓早就被秦朝的暴政严刑压迫的喘不过气,陈涉只是正好第一个做了大家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六国残余势力借势而反:
本来秦王朝统治六国就刚不久,还未完全消化六国残余势力,而这六国残余势力也在找时机趁势反秦。正好陈涉的起义给六国残余势力制造了机会,于是六国残余势力借机举起起义的大旗,项梁就是其中的典范。


《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後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也正是由于陈涉起义引起了全国各地受压迫老百姓起义,说明秦王朝是多么的严刑暴政。陈涉起义导致一时间各地郡县相继发生杀死主要官吏以响应陈涉的事,当然这其中不乏利用此事件趁机谋取自己利益之人,风险与利益并存。

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陈涉起义图


沛县县令决定响应陈涉:


沛县处于起义爆发区域:
秦灭六国后,施行置郡县制,设沛县,属泗水郡,现江苏省徐州市下辖沛县。
沛县的地理位置正好出于陈涉起义及各地郡县暴乱的爆发区,沛县不管是离陈涉起义的大泽乡,还是离陈涉称王的陈县都不算远,很容易受到波及。


各地郡县发生杀死官吏事件:
正巧当时各地郡县又相继发生杀死主要官吏以响应陈涉的事件,沛县县令作为秦朝的官吏,又出于起义爆发区,沛县也很可能发生杀官吏响应陈涉起义事件,这导致沛县的县令感到恐慌。
沛县县令可以说是处于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作为秦朝官吏出于起义爆发区很可能被杀,如果起义又是背叛秦朝,以秦朝严酷的法律,如果被抓也是一个死。


沛县县令的决择:
因沛县出于起义暴乱的重灾区,随时有可能会被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无名之徒给暗杀的危险,而如果起义被秦朝抓住砍头也是要失败了才会,沛县县令出于轻重缓急的考虑于是决定起义响应陈涉。


《汉书》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陈涉起蕲。至陈,自立为楚王,遣武臣、张耳、陈馀略赵地。八月,武臣自立为赵王。郡县多杀长吏以应涉。九月,沛令欲以沛应之。


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沛县地理位置图


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刘邦夺取沛县的疑点:


刘邦作为在外逃亡之人,尽然能以近百的乌合之众在短时间就拿下沛县,这其中可以说疑点重重。


疑点一:刘邦躲藏在外,樊哙如何找到刘邦的?
刘邦可是个逃犯,朝廷可是在抓他的,刘邦躲藏之地不可能那么好找。虽然吕雉说她能找到刘邦是因为刘邦头顶祥云,如果真是这样刘邦早就被抓了,因为吕雉与刘邦是夫妻,两人之间很可能有着暗号标记。
这样说来樊哙与刘邦应该也是有着特殊的联系方式,或者说刘邦本就与萧何、樊哙早有预谋,刘邦在外发展壮大势力,萧何等人就在沛县城内做内应,时机一到樊哙就来联系刘邦夺取沛县。
疑点二:沛县县令为何在刘邦到来时才后悔?
从萧何的口中可以看出其实沛县县令手下的人数远超刘邦,刘邦当时手下只有近百人,而萧何劝说召集逃亡的刘邦众人,可以得到几百人,也就是说沛县县令手下就已经有几百人了。


《史记》:
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原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



既然如此为何刘邦一来到沛县,沛县县令却又后悔,还要杀萧何、曹参?
一、刘邦人数众多远超沛县县令手下人数
如果刘邦手下人数只有近百人,远没有沛县县令手下人数多,那沛县县令也不至于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
手底下人多,底气也就足,刘邦等人对沛县县令够不成威胁,也就不用担心刘邦,也就不用把刘邦拒之门外。
二、沛县县令拒绝了萧何、曹参的建议,当看到樊哙跟随刘邦来的沛县城下,才知道萧何、曹参私自派樊哙与刘邦联系,还把刘邦招来。这才立马关闭城门,要砍萧何、曹参的头。


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现沛县


疑点三:刘邦将信射在城墙上为何沛县县令不把信取下,还让老百姓看?
古代老百姓识字的人很少,有知识有文化的基本都是官吏世家子弟,有钱有势。再者刘邦带人来到沛县城下,沛县县令关闭城门,这都要打仗了,哪个平民百姓还敢跑来看刘邦射在城墙上的信,躲都躲不急。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假的,没有的事,其目的就是为了给“沛县父老杀死沛县县令”找借口。
沛县父老如何杀的了县令?
如果没有沛县官吏以及沛县势力在背后支持,沛县父老如何杀得了沛县县令,也就是说沛县县令其实是被沛县官吏及其势力所谋杀的,是刘邦联合沛县内部势力杀了沛县县令,并夺取沛县。


《史记·高祖本纪》:
於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後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



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刘邦成功的必然因素:


刘邦为自己造势:
刘邦从斩白蛇起义开始就已经在为自己打造名声,给自己做品牌形象的锻造,为以后做准备,以及后来吕雉以祥云定位寻找刘邦躲藏位置目的也是如此。


刘邦从小心结交各路人士:
不做寻常老百姓所做之事,爱结交各路人士,上到士卒官吏,下到三教九流都与之结交。到了刘邦做亭长,宫廷中的官吏,没有一个不混得很熟,受他戏弄。


刘邦能成功夺取沛县,并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刘邦早有谋划

电视剧中刘邦夺取沛县


多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吕雉:
刘邦本人好色,常常向王媪、武负赊酒,喝醉了卧睡,刘邦作为一个正常男人,又好色,又加上喝了酒,身边恰巧又有女人刘邦难免动心。
可即便这样刘邦也不随意娶妻,刘邦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宁缺毋滥,多年的等待只为等来能给自己带来帮助的女人。
而吕雉就是刘邦等了多年的女人,吕公能与沛县县令相识好友,再加上豪杰官吏来吕家做客贺礼,说明吕公也是个有能量的人,至少在当时整个沛县是比较有地位的,因此刘邦娶了吕雉为妻。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刘邦是个有准备之人,刘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刘邦从小就有大志,一直都在为自己心中的梦想努力,宁缺毋滥,也懂得为自己造势。


因刘邦早就将自己的名声威望打造起来了,各种神奇传说铺路,古代本就是个封建迷信的社会,一向信奉神明。而刘邦身上恰好又发生了许多神奇事件,自然也就脱颖而出,成为沛县首领号称沛公。
总结:
秦王朝的败落,不会因为偶然的某个事件而败落,主要还是其本身的暴政严刑,导致民怨沸腾,陈涉起义只是一个导火线。
刘邦能成功也不是偶然之间就成功的,是刘邦一直都在为自己将来做着准备,哪怕到了中年也不放弃,一但机遇到了,刘邦成功也就是必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