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新春走基层)四川社区里的共享故事

【节目导视】

怎样融入社区生活,真正成为社区里的一份子?(同期:在这个平台建立起来过后,对整体的老百姓之间的和谐、对社(会)治(理)工作的参与度都积极地调动起来了。)

促进交流、感受温暖,共享社区生活。(同期:确实这些对我们来说收获不小,对整个居民来讲,了解社区,了解政府,起了一个桥梁作用。)

敬请收看本期节目——《(新春走基层)四川社区里的共享故事》

【解说】如今,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的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社区。然而怎样才能融入到社区生活中,让自己真正成为社区里的一份子?在成都市,一种共享的社区生活正在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

【解说】在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长埂社区,这家看似普通的超市一年前出现在了社区居民面前,店里销售的还是跟别的超市一样的商品,但它却有一个不一样的名字:共享超市。

【同期】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长埂社区党总支书记 陈聪

为什么要开这家共享超市?原因有三点,第一点是方便小区居民购物,做到让小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一些放心的产品和高质量的产品。第二个是因为利润可以共享,让所有入股的居民加入到共享超市中,每年的分红,我们入股的居民可以从超市的赢利中分出一部分利润给他们。第三可以壮大社区的集体经济。

【解说】开始,不少居民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把钱投了进来。

【同期】长埂社区居民 李萍

我们也入了股的,到了年底还有分红,所以经常买东西都在这儿买,没有出去买。

【解说】由于共享超市是按照合作经济原则发起并成立的,更多的是靠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来运转,时间长了,大家都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热情到超市中来。

【同期】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长埂社区党总支书记 陈聪

从开业到现在,我们对共享超市前三个月即第一个季度(利润)进行了分红,每个入股的居民是按照经济合作社的原则,500元钱(一股)的股份。到第一季度,最少的可以分25元,最多的可以分611元,应该说整个效益还是比较不错。

【同期】长埂社区居民 李萍

分了430多元。

【解说】居民分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现金,而社区管理者则在集体经济得到壮大的同时收获了更多的东西。

【同期】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长埂社区党总支书记 陈聪

有了这个共享超市过后,有242户居民入股过后,我们在要宣传或者执行一些政策的时候,通过共享超市的共享群来发布一些消息,参与社区和街道的政策宣传的居民有明显的对比,参与度要高得多,积极性也要强得多。

【同期】成都市双流区社会发展治理委员会副主任 刘毅

在这个平台建立起来过后,对整体的老百姓之间的和谐、对社(会)治(理)工作的参与度都积极地调动起来了,也激发了群众的热情和激情。

【解说】热情和激情来自于居民从社区活动中感受到的温暖。

【同期】长埂社区居民 李萍

那天我们又吃了饺子的,现在的小活动也多了,对我们居民也好。

【解说】与共享超市异曲同工的是双流区黄甲街道王家场社区创办的共享厨房,人们同样也在这里找到了快乐和温情。

【解说】双流区黄甲街道王家场社区辖区内商家、企业众多,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聚集于此,从事餐饮的更是有200多家。怎样才能把这些人凝聚起来?

【同期】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王家场社区居委会主任 罗勇

我们首先成立了由社区、企业、居民和商家共同参与的居商联盟,在这个联盟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一些以美食文化共享方式的探索。其中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我们成立了共享厨房。

【解说】杨威是辖区内一家餐饮店的厨师,作为居商联盟的一员,他会定期到共享厨房来为居民教授厨艺。

【同期】商家 杨威

平时我们同行之间来交流,比如说觉得哪家的菜可以,然后一起来交流,切磋技艺,还有我们每一周会,据我晓得的是每一周都有不同的商家来教居民做菜,做一道他们店里面的菜,是这样的。我教他们做牙签羊肉,因为我们是羊肉店嘛。

【解说】送出去的是温暖,得到的是帮助人的快乐。在共享厨房里,人们找到了集体的力量,找到了家的感觉。

【同期】企业代表 徐勇

经常来,因为我们参加社区搞的这个活动,第一(是因为)我们是外地调派过来这儿工作,不经常回家,社区主办这个活动,我们能经常在这儿接触到家乡的人,有一种归宿感,有一种家的感觉。

【解说】走进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街道天华社区,百余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厅里不仅容纳了政务中心、图书室等,还专门设置了“乡愁故事馆”。已经建成两年多的“乡愁故事馆”看似只是一个老物件的聚集地,实际让居民们有了一个平台,摆出自家故事,增进沟通了解。

【同期】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街道天华社区党委书记 王锐

我们这个社区是一个新型的城市社区,这里的居民和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大家凝聚在我们天华一个很小的地方,我们想通过这个乡愁,联系大家的感情,让大家对天华这个地方更有很好的认同感,能成为他们更好地为社区做贡献的平台,发挥出(他们的)力量。

【解说】人在这一头,乡愁在那一头,人们在这里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分享着人生的喜怒忧愁。

【同期】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街道天华社区党委书记 王锐

通过我们的平台,为我们整个社区居民和我们的员工更好地融入我们社区,感受到社区的各种服务和关心。

【同期】天华社区居民 张育思

确实这些对我们来说收获不小,对整个居民来讲,了解社区,了解政府,起了一个桥梁作用,一个纽带作用,这是最基层的。实际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个行业各个系统的东西都要落实到社区来,要靠社区来贯彻。

【解说】对社区发展治理来说,乡愁既是抓手,也是路径;共享既是付出,也是回报。2019年12月5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主办的“Hi·社区”社区人才讲坛暨成都市双流区“共享家园·社区治理”讲坛在双流区举行。社区管理者和参与者在会上分享社区发展治理的经验、案例,探讨可持续性发展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他们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社区发展需要居民热心参与,共享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开端。

【同期】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长埂社区党总支书记 陈聪

站在整个社区发展治理,尤其是在治理的角度,能够让我们的社区居民融入进来,让他们从观看者变为参与者。

【同期】成都市双流区社会发展治理委员会副主任 刘毅

如何和老百姓一起把心连在一起,干部跟群众距离拉得更近,把这项工作干得更有声有色?主要是通过共享超市把干部和住户、和群众的心(连一起)。搭建这种平台,更好交流的平台,不光我们的政策宣传或者是老百姓的共享、共治,都充分地展示出来。

【同期】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王家场社区居委会主任 罗勇

我们也是把我们的居民、商家、企业,让他们融入之后,让他们成了发展和决策的主人,让他们能够在定位和政策引导方面有更好的提升,同时也解决了一些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也化解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

主编:李杰 王健

统筹:孙彪

记者:杨华 刘海

配音:潘锴(实习)

音响:田里 郝晓江

视频技术:董硕

字幕灯光:邹建波

摄像:邰剑秋

音频技术:田里

系统技术:郝晓江

技术监制:王宏达

终审:叶兴增

监制:樊华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