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套房子换了两枚古币,他觉得很值。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有位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杜月笙。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做为鼎鼎大名的黑道大佬,杜月笙肯定做过很多坏事,所以他的结局也比较落寞。


杜月笙一共娶了五位太太,有八子三女,可谓是人丁兴旺。其最小的儿子叫杜维善,出生于1933年,他从小就和父亲杜月笙聚少离多,对于父亲做的那些事,只能在别人的口中偶然听到。杜月笙出身贫寒没怎么受过教育,因此发达之后对有文化的人特别尊重,在对待自己子女的教育上也非常严格,学习稍微有点懈怠就会挨打,所以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杜维善不善言谈,专于学问,有一种老一代文人的低调和务实。


后来杜月笙在香港去世,临死前把子女们叫到身前,告诫他们:“永远不要踏入黑道,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这句话杜维善谨记在心,长大之后,杜维善成为了一名地质工程师,并在收集地质标本的那段日子里逐渐喜欢上了古董收藏,此后一心专研,成为一名涉猎广泛的著名收藏家。


只要看到哪个拍卖会上有稀有的古钱,他立马携带巨款前往拍下!几十年的收藏生涯,数万枚的珍贵古钱,他和其他收藏家不同的是,基本上都是只收不卖!很多人带着商业眼光看待收藏,因此在收藏过程中,往往会冒出很多民间传说的故事。但杜维善在别人眼中很是“固执”,他为人和善,却在学术问题上毫不相让,没有找到确切史料的情况下,他不承认任何传说中的东西。


这些钱币有多珍贵呢?像萨珊王朝金币,


做为已经移民加拿大的杜维善,收藏了这么多的珍贵古钱,自然可以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991年,杜维善来到了上海博物馆,本是学术交流,然而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密码箱:萨珊王朝、埃兰王朝、安息王朝、西突厥、贵霜王朝、蒙古帝国、帖木迭儿汗、阿鲁浑汗......20多个古代西域国家的367枚堪称顶级文物的钱币,他说捐就给捐了!


作为“丝绸之路”钱币收藏第一人,杜维善带来的藏品很多中国学者在以前连见都没见过,填补了丝路古国货币的大量研究空白。然而远不止如此,杜维善前后7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共计捐出2128枚,不仅包括稀有的丝路币,还有秦汉时期的半两钱、五铢钱。更有若干宋代金锭、明代银锭等珍贵文物,按照收藏市场的行家估算,总市值达到了惊人的18亿人民币!


这些捐赠义举让本来古钱收藏乏善可陈的上海博物馆,瞬间变成全国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波士顿钱币博物馆。


杜维善受到了各界人士的赞扬,但他却淡淡的说:“父亲的嘱咐我永不敢忘,我本身就是个中国人,把这些藏品落叶归根我愿意。”他谦虚的态度,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是在行动上令人敬佩。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