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的“懶癌”,讓我終於明白,什麼能力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娛樂圈裡要評選一個“最懶”的人的話,沈騰是當之無愧的。

沈騰的“懶癌”,讓我終於明白,什麼能力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我第一次感到沈騰的懶是在他參加的一期綜藝節目《咱們穿越吧》。在節目中,沈騰是各種花式秀懶。能躺著不坐著,能坐著不站著,怎麼偷懶怎麼來。

我印象中特別深刻的一期是他們去書院當學生那一期。在那一期中沈騰是書童,被安排跟海路一起打掃澡堂。本來人家是女孩子,沈騰應該多幹點,這才像樣。結果是人家海路忙前忙後的打掃,而沈騰就坐在那裡,拿著一把掃帚假裝幹活,磨洋工。看的我是氣憤不已,怎麼有這麼懶的人呢?

沈騰的“懶癌”,讓我終於明白,什麼能力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懶”是不是沈騰打造的一個人設,通過“懶”來博取鏡頭?

還真不是,在一期採訪節目中,馬麗就吐槽沈騰的懶,說“人家是去參加真人秀,他到好,去秀真人。”有一次她去沈騰家,看見沈騰坐電腦前一動不動,問他怎麼了,沈騰說沒事,就是起不來,一天沒吃飯,餓的沒力氣了,馬麗好奇問到“你茶几上不是有外賣單嗎?你怎麼不叫呢?”他說“我實在是懶得站起來!”真是有夠懶的!

我時常想,這麼一個“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人,要是在古代,不餓死才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就會耍嘴皮子。除非被人家大小姐包養,不然他靠什麼養活自己。

但是在現在卻不同了,人家沈騰不僅混好好的,而且大受網友的們歡迎,是流量的保障。有多少電影、綜藝節目,網友是衝著他才看的。

沈騰的“懶癌”,讓我終於明白,什麼能力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這不僅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們到底是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如果說不看現在成績,只看沈騰表現的話,估計這種孩子可以劃到養廢了的一列。試想,如果沈騰沒成功,他能幹啥?他就是一個被父母寵愛慣了的巨嬰,必須依靠別人養活他。估計沒有父母願意培養這樣的孩子。但是現在沈騰不僅成功了,而且活的有滋有味的。

這跟我們通常的教育理念好像不符。一般來說,我們的父母都在逼著孩子努力學習、培養他們各種興趣愛好、提高他們的情商,我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才能出人頭地。

但沈騰的這件事引起我的反思,這些真的是培養孩子必須的嗎?或者說,什麼能力才最終決定了孩子的成功?

什麼決定了孩子最終的成就大小

我們培養孩子各種能力,提高孩子的情商智商,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取得更大的成就,這才是我們培養孩子的終極目的。假如我們對孩子的未來沒有什麼期望,我們也就不會花錢花時間的去培養他們。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孩子的最終成就大小呢?

我們父母一般來來說都是忙於教授孩子學習各種知識,上各種學前班、興趣班,或者努力培養孩子的情商、智商。既然父母們花了這麼大的力氣培養孩子的這方面的能力,那是不是說是這些能力決定了孩子最終成就的大小呢?

它們好像都有作用:清華北大畢業的孩子比那些初中沒畢業的孩子,相對來說,成功的比例更高。

但是又好像沒有。很多初中沒畢業的照樣是混的風生水起,很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很多211、985畢業的學生反而有很多畢業後就宅在家裡,一事無成的。

所以,我們可以說這些能力有用,但是它們與最終的成功卻沒有必然聯繫,它們也就不是決定孩子成功與否的必然條件。

那麼,什麼才是決定性因素,最終決定了孩子成就大小呢?

在我看來,最終決定孩子成就不是知識,也不是智商,更不是情商,而是孩子的合作能力。

首先,我們要明白,孩子的優秀、成功是什麼意思?

它們都是一個相對名詞,是相比較而言的,只有團體中才能產生意義。如果只有一個人,所謂的優秀、成功就無從談起。你一個人在荒山野嶺中,你會說自己優秀、自己成功嗎?不會。只有當你生活在群體中,帶給了別人更大的利益了,別人才會看重你,這時才體現出你的價值來。如果你創造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別人都需要你,也就要付出相對的價值來跟你交換,這時你擁有的價值就多了,於是你就富有了,也就是我們說的成功。

人與人之間,價值與價值的交換是什麼?是合作。越多的人與你建立合作,你創造的價值就越大,你獲得的價值也就越多。

沈騰的“懶癌”,讓我終於明白,什麼能力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無論是那些清華北大畢業的,還是小學初中沒上完的,是那些情商智商高的,還是薄情寡義的,但凡他們在我們社會中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一不是合作能力出眾的,為大眾創造了更大價值的。

相反,那些名校畢業,知識淵博,卻一事無成的,就在於他們的價值只對他們自己起作用,並沒有跟大眾合作,創造社會價值,因此也就得不到其他人的價值回報。

所以,決定人們最終成就大小的,不是智商情商,也不是知識文化,而是人們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越大,與越多的人建立合作,那你獲取的價值也就越多,成就也就越大。

沈騰為什麼成功?就是因為他為其他的人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別人都想從他這裡獲取精神快樂,於是他們就跟沈騰建立了合作。每個人可能付出的價值並不多,只是關注他,但是他卻可以把這關注跟其他的價值交換,於是就獲得鉅額財富了。

而我們父母天天努力培養的知識、文化、情商等等,可以更好的支撐合作,但並不是合作能力的必需品,甚至沒有都無所謂。

沈騰的“懶癌”,讓我終於明白,什麼能力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怎樣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

要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有3樣能力是孩子必須要具備的:

1、孩子本身的價值

合作的根本還是等價值交換,因此價值才是根本。

從理論上來說,價值也有高低貴賤之分。越具有稀缺性、需求度越高的價值才越高。就像糧食,需求度倒是很高了,但是可以提供的人太多了,因此可以合作的人也就太多了,相互競爭打壓,就不值錢了。但是對於價值來收,幾乎每一種價值都有其適用的範圍,擅長的人也都很多,因此關鍵是價值的大小。

就拿搞笑來說,現在搞相聲、小品的很多,他們也大多可以逗人一笑,但是創造笑點的能力卻不一樣,沈騰明顯就屬於水平比較高的,人們也就更願意跟他建立合作。

所以提高孩子本身的價值不是父母決定,而應該靠孩子擅長什麼,喜歡什麼,然後深耕這個價值,讓孩子在這個價值體系中具有權威性,這樣才能在將來更多的贏得別人的合作。

沈騰的“懶癌”,讓我終於明白,什麼能力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2、與價值匹配的相關能力

光有這份價值能力還不夠,他需要更多的為社會服務,為社會創造價值才能最終獲得相對應的財富。因此,價值與社會的連接需要的能力也至關重要。否則,自身的價值再高,無法與社會建立合作,也是鏡中花水中月。

比如孩子搞笑能力很強,這種能力需要拋頭露面,在人前展示,但是孩子卻不會待人接物,總是目中無人,那麼他的這個搞笑價值在展示過程中就很容易出問題,因此父母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相反,如果孩子繪畫能力強,那是不是目中無人無所謂,反正他們一般也不會拋頭露面。

3、宣傳推廣自己的能力

當孩子本身有了價值,也具備了與社會建立價值連接的能力,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積極的貢獻價值,與更多的人建立合作關係,這就需要宣傳推廣自己了。

現在不是以前了,價值過剩導致“酒好也怕巷子深”,所以好的宣傳推廣能力至關重要,可以決定我們的價值變現速度。很多人本身就很好的價值,但是不擅於展現自己,因此也就無法跟更多的人建立合作,也就得不到相對應的價值。相反,有的人雖然自身價值並不高,但是會營銷,懂得宣傳自己,因此獲得不菲的價值回報。

應該說現在建立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開公司、上電視、搞直播、做網紅等等,其實這都是在宣傳自己,嘗試與更多的人建立合作關係。科技的發展為人們的合作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方式,也越來越方便人們之間建立合作了。父母們一定要注意孩子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