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方和池莉谈起,作家的气节决定了城市的气质

有人说,作家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塑造者。当下,我却觉着作家还有个伟大的地方,就是在一座城陷入苦难时期的初始,他们可以独立的描述,进而去维护一座城市灵魂的体面。作家的气节,也侧面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气质。

湖北作协老大李修文接受采访时说:“我什么都做不了,我是个作家;我的心是乱的,现在没法写作”。

相比较这位身居高位的男作家,方方和池莉两位女性作家最近的声声呐喊,则显得巾帼不让须眉、铁肩道义,给了这座城市更大的力量。


从方方和池莉谈起,作家的气节决定了城市的气质


方方的警告:作家同行,如果要谄媚,请守个度!

我非常想提醒一下我的同行,以后你们多半会被要求写颂文颂诗,但请你们在下笔时,思考几秒,你们要歌颂的对象应该是谁。如要谄媚,也请守个度。——方方

机警的给宣传工作者上了一个灵魂课程:坚守底线,提前发声,避免丑剧上演!但是正义总是有小丑衬托,在轮番上镜道歉。内疚。自责之后,大家并不领情,地方终于忍不住了,主动发声:求求表扬我吧!是的,《长江日报》上就刊登了这样的报告,认为民众应该赞赏和讴歌地方长官,给他暖暖心,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群溜须拍马的人在为主子挣一些颜面,却不知道反而让自己的主子像极了“巨婴”。

方方警告湖北的作家们不要谄媚!湖北的作家们确实没有歌功颂德,毕竟他们都深居在家隔离,也是没有素材的!可是为啥方方却能每天一篇篇日记的对外输出呢?

可见,作家的高阶和低阶之分,就在于一个作家是不是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有些作家恐怕临时的爱好,或者为自己的脸上贴一些金粉!于是,他们不是为这片土地书写的作家,而是接受领导安排,成为讴歌颂扬的工具,如果问这样做对还是不对?自己却全然无法有任何见地的!他们天生就没有见地吗?不是的,在体制内,少说话,少做事,做死鱼一般的沉默者,即便是作家文人,就可以不至于饿死。

这不,官方从来没有忽略这样的听话的群体,时不时的总要发动一群文笔杆子,最近一次不是让颂扬,而是让人去感恩,感恩一切。一时激起万层浪!这样的号召最后 被全国人的口水淹没了回去。

看,作家群体是怎样的,人们看这个城市的气节就是怎样的!

池莉:隔离、隔离、隔离……将隔离进行到底。


从方方和池莉谈起,作家的气节决定了城市的气质


对待烈性传染病,唯一的方式就是隔离,继续隔离,将隔离进行到底。阻断一切人与人的接触。

相比较方方感性层面的批判,池莉作为当地响当当的作家,发出的声音则更为专业,只是因为她之前就是一个传染病专业的医生。

“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走暴迹象。走暴不是预兆,在我们这个城市,夏天的走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是我写的《霍乱之乱》的开头。


《霍乱之乱》写于1997年5月21日的汉口,这是来自于我个人专业工作经历的小说。我曾经做了三年的流行病防治医生,当我不得不离开卫生防疫部门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把自己的担忧写成一部小说:人类尽可以忽视流行病,但是流行病不会忽视人类。我们欺骗自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池莉: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歌颂和肤浅的煽情,而是反思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宣泄情绪,讲大道理,也不需要高调的口号,需要的是我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对防疫有利。这段时间,我也看到还以爱的名义、情的借口,大肆地泛滥爱与情。一时间,无数人,通过微信、抖音、微博,发表无数条煽情文字。爱与情,都是好东西,然而绝对不可以滥用。这是一场战争,战争必须让愚蠢无知廉价的爱与情走开!唯有将严格隔离坚持到底,人类才有可能赢得胜利!


湖北作协老大李修文:“我什么都做不了,我是个作家;我的心是乱的,现在没法写作”。

然而,方方和池莉却可以持续发声:

1、感谢四面八法支援湖北的人们!但是拒绝外面的人诋毁湖北的人。

2、客观理性的分析疫情下的武汉,对各种丑陋的现象进行揭露。

3、保卫一个作家该有的独立的思考!而不是接受命令去歌颂。

4、作为意见领袖,代表这个城市最广大的市民的声音去诘问

……

你看,湖北的作家,在疫情期间,并非什么都不能做,你们任何时候都可以拿起笔去描述荆楚大地上的人间、去惩恶扬善、去发现人们抗击疫情的可爱和伟大、去揭露愚昧和昏庸,同各种势力做抗衡。只有在一群群作家感性的描述中,决策者才能从感性中获取理性的方法!

永远要记住,作家们,你的笔是你思想的工具,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才是一个作家伟大的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