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如何改善肝功能?專家表示:日常調節很重要

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講,醫生可以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但是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也是極其重要的,除了要接受正規治療外,更要合理搭配營養膳食,幫助自身肝功能得到改善。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肝硬化患者日常需要如何調節。

1.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無刺激、少食多餐

肝硬化患者經常會出現食慾不振的症狀,應給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且要少食多餐,以軟食且無刺激性的食品為主,不要吃堅硬且粗糙的食物,如油炸、堅果類食物。

肝硬化患者如何改善肝功能?專家表示:日常調節很重要

當肝硬化患者合併食管靜脈曲張時,更應注意嚴禁食用油炸食品和堅果類食品,這類食物很容易劃傷食管靜脈,誘發上消化道大出血,嚴重時危及生命。

2. 合理攝入蛋白質

肝臟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每天由肝臟合成的白蛋白約11-14克,當肝硬化時,肝臟功能受損不能很好的合成蛋白質,因此需要合理的食用蛋白質以防止肝性腦病的發生。

肝硬化患者可以吃以酪蛋白為基礎的飲食,如把奶酪摻到適量的雞、魚、瘦肉、蛋白食用。

3. 攝入適量的脂肪

很多肝硬化患者害怕吃脂肪,其實脂肪不宜限制過嚴,因為肝硬化時胰腺功能受到影響,膽鹽分泌減少,淋巴管或肝門充血等原因有一般的肝硬化患者出現脂肪痢,對脂肪吸收不良。

肝硬化患者如何改善肝功能?專家表示:日常調節很重要

如果患者沒有出現上述症狀時,並能適應食物中的脂肪,為了增加熱量,此時脂肪不宜限制過嚴;若出現上述症狀,應控制脂肪攝入量。

若為膽汁性肝硬化患者應採用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

4. 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直接參與肝臟代謝,促進肝糖原形成。增加體內維生素C濃度,可以保護肝細胞及促進肝細胞再生。腹水中維生素C的濃度與血液中相等,故在有腹水時應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

5. 限制膳食中水和鈉的攝入

當有輕度腹水或水腫的患者應給予低鹽飲食,每日鹽分攝入量不超過3克;嚴重水腫時應無鹽飲食,鈉的攝入量應限制在500毫克左右。

每日進水量則應控制在1000-1500毫升。

肝硬化患者如何改善肝功能?專家表示:日常調節很重要

6. 注意口腔衛生,用生理鹽水漱口

進食時,注意讓患者細嚼慢嚥,食物多樣化。營養原則為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和低脂肪。避免食用有刺激性及植物纖維素多、堅硬的食物,以免因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

禁菸、戒酒,不喝含有酒精成分的飲料,以免加重肝臟負擔而促使病情惡化,肝功能顯著減退的晚期患者應給予高蛋白飲食。

伴有腹水者,應按病情給予低鹽或無鹽飲食。腹水嚴重時還應限制每日的進水量,並置於半臥位,使橫隔下降,增加肺活量,利於呼吸,當出現高血氨時,則禁忌高蛋白飲食。

肝硬化患者一定要嚴格禁菸、禁酒,按照科學的飲食來進行護理,這樣才能有助於肝功能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