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军政商界都推崇王阳明?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日本,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

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其实,很多时候这是个误传,或者是日本阳明心学爱好者的虚构。日本最早的王阳明研究者,是17世纪的中江藤树。当时幕府推崇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在日本的影响有限。一直到19世纪,闭关锁国被打破,一些日本人思考落后原因时,才开始排斥程朱理学,转而将注重行动的王阳明学说作为一种思想资源。

明治维新中的重要人物,如吉田松阴、西乡隆盛及高杉晋作等,都曾阅读王阳明著作。在此风气下,出生较晚的东乡平八郎,读过一些王阳明的著作,自然不足为奇。

之后在明治维新中,阳明学又成为抵制文化层面全盘西化的文化武器,到了近现代后三菱、瑞穗两大财团的创始人,以及部分海军军官和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都成了阳明学的信奉者。


为什么日本军政商界都推崇王阳明?

日本的有关阳明心学的著作


好了,背景说完了,接下来我们重点讲“阳明心学”的理论到底讲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阳明心学中的两个大概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一、首先,我们明确一下,什么是“致良知”

这一切都要从“亚圣”孟子说起……

话说,《孟子》中有一篇文章,叫《孟子·尽心上》,原文是这样的: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大致意思是:人不用学习就知道的,是本能;人不用思考就懂得,是本性。

这里就是王阳明“致良知”的背景出处。很多人认为,“致良知”的意思,就是要运用自己的良知、善良,去探求自己内心的善心。其实这是不完善的,也可以说是对阳明心学的误读,结合《孟子·尽心上》我们可以知道,所谓“良能”指的是“本能”,所谓“良知”指的不是良心,而是“本性”,也就是人的初心。那“致良知”的意思就很明显,就是说要探究你的本性,你的初心,你内心最原始的、最坚持的、最强的信念。运用现代的哲学思想来说,是要将“本我”升华为“超我”的东西,也是探究最真实的人性,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核心思想。

有一些企业、团体,经常搞一些“致良知”的社团活动,疑似精神控制学员,要求学员在王阳明照片下写出自己曾做过的恶行。有学员在学习后公开下跪忏悔,称自己“连畜生也不如”。这样的行为是完全背离了王阳明的宗旨,致良知是探寻人之初心,是让人不忘初心,探究事物的原理、本质,不是让人搞什么忏悔,王阳明先生原本对佛教、道教之类的宗教是批判的接收的,认为他们是放弃世界,放弃责任,放弃自己,不是救世之学,因此根本不可能教人学宗教的忏悔那一套。


二、什么是“知行合一”

这个概念与今天我们理解的知行合一的概念也略有不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二者不可分割。比如,你知道要孝顺父母,但是过年过节不探望父母,父母有困难不帮助,不赡养父母,那你知道孝顺与不知道孝顺有什么区别?一定要做到了,才算是真正懂得真正知道这个道理,所以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

韩寒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们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这就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的结果,“听过”和“懂得”是截然不同的,而“懂得”与“做到”又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常常误把“听过”理解成“做到”,而事实上,我们根本没做到,所以“过不好这一生”是必然的,因为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以上这两点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当然,王阳明先生还有很多别的思想元素,但基本上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阅《传习录》


为什么日本军政商界都推崇王阳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