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軍政商界都推崇王陽明?

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回到了日本,作為日本軍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將領,他率領裝備處於劣勢的日本艦隊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成為了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由於他在戰爭中的優異表現,日本天皇任命他為海軍軍令部部長,將他召回日本,併為他舉行了慶功宴會。

在這次宴會上,面對著與會眾人的一片誇讚之聲,東鄉平八郎默不作聲,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只有七個大字: 一生伏首拜陽明。

其實,很多時候這是個誤傳,或者是日本陽明心學愛好者的虛構。日本最早的王陽明研究者,是17世紀的中江藤樹。當時幕府推崇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在日本的影響有限。一直到19世紀,閉關鎖國被打破,一些日本人思考落後原因時,才開始排斥程朱理學,轉而將注重行動的王陽明學說作為一種思想資源。

明治維新中的重要人物,如吉田松陰、西鄉隆盛及高杉晉作等,都曾閱讀王陽明著作。在此風氣下,出生較晚的東鄉平八郎,讀過一些王陽明的著作,自然不足為奇。

之後在明治維新中,陽明學又成為抵制文化層面全盤西化的文化武器,到了近現代後三菱、瑞穗兩大財團的創始人,以及部分海軍軍官和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都成了陽明學的信奉者。


為什麼日本軍政商界都推崇王陽明?

日本的有關陽明心學的著作


好了,背景說完了,接下來我們重點講“陽明心學”的理論到底講的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了解陽明心學中的兩個大概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一、首先,我們明確一下,什麼是“致良知”

這一切都要從“亞聖”孟子說起……

話說,《孟子》中有一篇文章,叫《孟子·盡心上》,原文是這樣的: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大致意思是:人不用學習就知道的,是本能;人不用思考就懂得,是本性。

這裡就是王陽明“致良知”的背景出處。很多人認為,“致良知”的意思,就是要運用自己的良知、善良,去探求自己內心的善心。其實這是不完善的,也可以說是對陽明心學的誤讀,結合《孟子·盡心上》我們可以知道,所謂“良能”指的是“本能”,所謂“良知”指的不是良心,而是“本性”,也就是人的初心。那“致良知”的意思就很明顯,就是說要探究你的本性,你的初心,你內心最原始的、最堅持的、最強的信念。運用現代的哲學思想來說,是要將“本我”昇華為“超我”的東西,也是探究最真實的人性,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核心思想。

有一些企業、團體,經常搞一些“致良知”的社團活動,疑似精神控制學員,要求學員在王陽明照片下寫出自己曾做過的惡行。有學員在學習後公開下跪懺悔,稱自己“連畜生也不如”。這樣的行為是完全背離了王陽明的宗旨,致良知是探尋人之初心,是讓人不忘初心,探究事物的原理、本質,不是讓人搞什麼懺悔,王陽明先生原本對佛教、道教之類的宗教是批判的接收的,認為他們是放棄世界,放棄責任,放棄自己,不是救世之學,因此根本不可能教人學宗教的懺悔那一套。


二、什麼是“知行合一”

這個概念與今天我們理解的知行合一的概念也略有不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是行的開端,行是知的結果,二者不可分割。比如,你知道要孝順父母,但是過年過節不探望父母,父母有困難不幫助,不贍養父母,那你知道孝順與不知道孝順有什麼區別?一定要做到了,才算是真正懂得真正知道這個道理,所以知與行是不可分割的。

韓寒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我們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其實這就是沒有做到知行合一的結果,“聽過”和“懂得”是截然不同的,而“懂得”與“做到”又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常常誤把“聽過”理解成“做到”,而事實上,我們根本沒做到,所以“過不好這一生”是必然的,因為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以上這兩點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當然,王陽明先生還有很多別的思想元素,但基本上是圍繞這兩點展開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閱《傳習錄》


為什麼日本軍政商界都推崇王陽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