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举全国之力70万大军讨伐吴国,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全军覆没。这当然是小说家之言,现在但凡有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历史上的蜀国不可能拿得出70万人的军队,要知道在蜀国灭亡时,官方在册的总人口才不过94万人。

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三国志•后主传》:“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十万二千”的军队数量,基本也是蜀国长期以来的总兵力水平。

而且“70万大军”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举个例子,假设将70万人排成队列,分成两列行军(即一排两人),前后间隔半米,那么70万人的行军队伍总长度大约是350公里!

350公里,约等于北京到济南的直线距离!

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这纯粹是罗贯中为了突出刘备兵败之“惨”而做的艺术加工,而且太夸张了些。

其实真实历史上,刘备东征的队伍可以分为三部分:刘备主力+黄权江北军+武陵蛮夷兵

但在具体人数上,说法不一,真假难辨。

《傅子》的“八万人”说法

有明确记载的《傅子》中说:“(孙)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按照《傅子》的说法,刘备东征总兵力达到了八万多人,而且最终全军覆没,只有刘备一人逃回。

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蜀国根本拿不出八万人的东征队伍。此时的蜀国早已不是“跨有荆益”的全盛之时,在总兵力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还要分兵驻守地方。

比如魏延镇守的汉中,守备兵力就不会低于两万人,否则他也不会说出“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的豪言壮语,而且在后来王平驻守汉中时,还记载了一句“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

除了汉中,还有赵云督江州率领的后备军及各地方守备军,总人数也不会太少,所以去掉这些人,蜀汉是怎么也挤不出八万人来的。

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所以《傅子》记载的“杀其兵八万余人”可以作为参考,却不能尽信。

刘备“支党四万”说

如今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刘备的总兵力在五万人,主力为四万人。

其出处为孙权给曹丕的上书,记载于《魏书》:“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有说法认为这里的“支党”只是刘备的先锋军,毕竟“支”有分支的意思,但这恰恰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要了解文言文中古语的意思,不能单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还要结合上下文甚至整本文献来看。

在整本《三国志》中,“支党”一词出现多次,但每一个都没有“先锋”“前部”的意思,其意思皆为“党羽”“部队”。所以通过“支党四万”就认定这只是刘备前军进而推断出“刘备军队人数远大于四万”的结论显然是不对的。

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而且此处“支党四万”是孙权给曹丕上书时的说法,于情于理,都没有孙权只说刘备前军而不提刘备主力的道理。所以基本可以断定的是,“支党四万”就是刘备东征时的主力部队。

黄权江北军与武陵蛮夷兵力

黄权的“江北军”是不与刘备军协同作战的,而是驻扎在江北来防备曹魏。

《三国志•黄权传》记载:“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而江北军的人数在三国时期史料中是没有记载的,但在《晋书》中却记载了谢艾的一句话:“黄权愿以万人当寇”,可见黄权的江北军人数大约在一万人左右。

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同时,刘备还派遣了马良前往武陵郡联络五溪蛮,相约共同起兵。

《三国志•马良传》:“及东征吴,遣马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

五溪蛮是随同刘备主力军一道作战的,依据是陆逊“火烧连营”大破刘备军,马良与蛮王沙摩柯也在此战中阵亡。但五溪蛮兵在人数上是难以确定的,后来东吴步骘“率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恰逢五溪蛮夷叛乱,于是步骘“周旋征讨,皆平之”,步骘用一万杂牌军就平定了五溪蛮,可见五溪蛮兵的战斗力并不高。

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所以在刘备军之外,偏师大约有黄权江北军一万,加上兵力不详随同作战的五溪蛮兵。

刘备主力军分析

对于刘备主力军,除了一个“支党四万”的记载,其实还有多处,只是在人数上并不明确。

《三国志•孙权传》:“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陆)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可见按照《孙权传》中的说法,刘备军一共有“五十余营”数万人,此战全军覆没,刘备“仅以身免”。

“仅以身免”显然是夸张的说法,而且“五十余营”也并不能说明蜀军的人数,因为在三国军制中,并没有“营”一级的单位,所以这里的“营”应该只是“营盘”,一营多少人是非固定的。

这在其他史料中也能佐证这一点。例如《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这里的“屯”和“营”显然都是指营盘和营寨。

那么本段记载中唯一有用的信息,便是刘备被消灭的这“数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数万人是包含了五溪蛮兵的。

刘备在“夷陵之战”真实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这个“数万人”恰好对应了刘备的总兵力,那就是“支党四万人”+五溪蛮兵。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刘备东征的总兵力大概在5万~6万,兵力构成大概如下:

刘备主力军四万+黄权江北军一万+五溪蛮兵不详

五万多人,也符合此时整个益州所能调动的兵力之和,是刘备的“举国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