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過草地,身有“四件寶”,減重丟東西,卻不扔破臉盆

紅軍為什麼非要過草地,難道沒有其它路可以走?當然不是,紅軍當時最起碼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條是東出四川,另一條是從理番出平武、青川、碧口,沿陰平,再出文縣、武都,第三條就是過草地。

紅軍過草地,身有“四件寶”,減重丟東西,卻不扔破臉盆

有三條路,紅軍為什麼選擇了最難走的草地呢?1935年6月29日,紅軍在兩河口制定《松潘戰役計劃》,決定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分左、中、右3路,向松潘及其西北地區前進。這3路大軍的具體任務,是從松潘以北的兩路口、黃勝關迂迴攻擊松潘地區的敵人,切斷平武、九寨溝東援之敵的來路,從東面、東北面相對較好走的路直入甘南;右路軍11個團從蘆花、毛爾蓋向南與左、中路大軍合擊松潘。

紅軍過草地,身有“四件寶”,減重丟東西,卻不扔破臉盆

作戰計劃從6月底7月初開始正式執行,遺憾的是,當左路軍抵達松潘時,張某人卻命令紅四方面軍全部原地待命,如此,等待中路、右路合圍松潘的左路軍就成了孤軍作戰,難以在兵力上形成優勢。

戰機稍縱即逝。7月底,胡宗南20個師在松潘地區集結,薛嶽的6個師從雅安部署平武地區,與胡宗南部靠攏,川軍的20多個團已佔領茂縣、靖化、北川以及岷江東岸地區,針對紅軍的包圍圈已經形成,並且在逐步縮小。如此一來,紅軍37個團就要面對胡宗南部、薛嶽部和川軍大約26個師又20多個團的,兵力懸殊如此之大,《松潘戰役計劃》流產。

紅軍過草地,身有“四件寶”,減重丟東西,卻不扔破臉盆

為了跳出這個重兵圍成的包圍圈,紅軍無奈,只能選擇從若爾蓋縣的班佑、巴西地區進入甘南,這條路線就必須經過鬆潘以北荒涼的草地。草地人煙罕見,被稱為“魔怪之地”,縱長500多里,橫寬300多里,海拔3500米以上,沼澤叢生、毒水橫流,比玄幻大片裡的洪荒之地還要荒涼。

據有關資料記載及紅軍老戰士回憶,當時紅軍過草地有三怕:

一怕陷入沼澤。我們看過電視,大多人都知道沼澤,陷進去後,越掙扎陷得越深。有的紅軍戰士不慎陷入其中,往往要好幾個人才能拉上來,而且還不能用力過猛,不然也會被帶進去。沼澤中的泥水是有毒的,受了傷的戰士陷進去,輕則紅腫瘙癢,重則潰爛化膿。

二怕下雨。儘管紅軍過草地時,已是盛夏時節,但草地上的氣溫早晚溫差大,如果下了雨,紅軍衣物不能及時曬乾,很容易感冒,這是其一。另外,下雨後的草地更加難以行走,草甸溼滑,更容易掉進沼澤裡去。

紅軍過草地,身有“四件寶”,減重丟東西,卻不扔破臉盆

三怕過河。草地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溪河,淺一點的好過,深一點的對於紅軍來說就是考驗了。如果遇到下雨,那就更加困難了。由於挨凍受餓,大部分紅軍身體虛弱,禁不住河水刺激,幾乎每過一條河,都有戰士倒下。

儘管有“三怕”,但最難的還是吃的問題。

李雲龍在給婦女們講長征時故事時說,他的部隊過草地,不僅有糧,還有牛肉乾。這種情況有沒有?有!但那是極少數個別。紅軍過草地時,糧食供應是最大的難題,肉更是奢侈品,只有重傷員才能分得一小塊兒馬肉。毛主席警衛班戰士戴天福犧牲前,讓戰友鍾福昌一定要把自己捨不得吃的一塊馬肉交給毛主席。

為了解決“吃”的問題,紅軍戰士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挖野菜,但因為吃野菜有部分紅軍戰士中毒,後來試吃野菜就成了黨員幹部的“特權”。大連第九幹休所的女紅軍萊玲回憶,她曾在紅四方面軍隨部隊三過草地,吃過野菜,啃過樹皮,吃過皮帶,但也吃過“全魚宴”,吃過“多味火鍋”。

紅軍過草地,身有“四件寶”,減重丟東西,卻不扔破臉盆

萊玲回憶說,第三次過草地的時候,她們衛生營安營紮寨,女兵們尋找野菜時發現兩個水塘,塘裡的水不深,魚卻特別多。可能是因為少有天敵,水塘裡的魚又肥又大,成群結隊地游來游去,女戰士們高興壞了。萊玲與戰友們商量,把隨身攜帶的針彎成魚鉤,然後捕一些蟲子當魚餌。這些魚竟然不怕人,搶著吃魚鉤上的蟲子,女戰士們抓了很多魚。

回到營地,戰士們把捕來的魚烤的烤、燒的燒、煮的煮……瞬間,草原上飄起魚香陣陣,儘管沒有調料,但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說起女紅軍戰士用針釣魚,我們順便說說,當時紅軍戰士的“四件寶”。

第一件寶是牛皮。過草地的時候,紅軍斷糧就把隨身帶的牛皮製品切成小塊,和野菜一起煮著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紅軍“吃”的難題。

第二件寶是棍子。草地行軍,棍子不僅可以當扁擔,還可以當柺杖,又可以在沼澤地探路,宿營休息時還可以用來搭窩棚。

第三件寶是鐵針。鐵針縫縫補補,在紅軍長征及過雪山草地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件寶是臉盆。臉盆既可用來洗臉、洗腳,又可用來煮飯煮菜;既可戴在頭上遮擋風雨,又可以反扣在溼草地上當凳子。一些戰士為了減輕負重,逐漸扔掉一些東西,但破舊不堪的臉盆卻總是捨不得扔。

紅軍過草地,身有“四件寶”,減重丟東西,卻不扔破臉盆

這不,臉盆又派上了用場。紅軍來到毛兒蓋後,糧食都吃完了,大家分頭找到好些野菜,有野韭菜、野蒜……大家把臉盆拿出來,將這些野菜一鍋煮,還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多味火鍋”。有紅軍老戰士回憶,這是她一輩子吃過最好吃的“火鍋”。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裡,渡金沙,爬雪山,過草地……戰勝了圍追堵截的敵人,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最終贏得了勝利,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想,這種不畏艱險的樂觀主義精神,就是其中之一吧。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