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code>英語裡再沒有哪兩個字,比“不錯”更害人了。-《爆裂鼓手》/<code>

《爆裂鼓手》講述的是安德魯的一段大學生活,他被弗萊徹老師選中參加樂隊,期間飽受弗萊徹老師嚴苛教學的折磨,安德魯瘋狂的訓練,最終在音樂廳的演出中回擊弗萊徹老師。

影片聚焦於兩人畸形的師生關係,同時也是安德魯追求夢想的故事,帶給我許多關於大學生活的思考。如果早些看到,或許我能度過一段更好的大學時光。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爆裂鼓手》於2014年上映, 由達米恩·查澤雷導演,邁爾斯·特勒、J·K·西蒙斯主演,豆瓣評分8.7。


關於做什麼:你可以不知道要做什麼,但總得做點什麼。

“大學是人一生中最好的時光。”臨近畢業的我對著剛入學的新生說,就像當年學長對我說的。這不僅因為在這裡你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同學、牽伴一生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時候,每一位年輕人都擁有大把的時間,但時間也是最寶貴的,大學四年轉瞬即逝,不要荒廢時光,儘管去做點什麼。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01

大學前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當然是最好的,儘管努力就好,大學會給你最好的舞臺。

在我的印象裡,很少部分人在高中就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清楚的規劃,但這部分人是十分幸運的,他們不必在未來的時光為“選擇”而苦惱,只需努力就好。

安德魯的夢想是成為音樂家,謝爾佛是全國最好的音樂學院,這是安德魯報考這所大學的原因,大學期間也為夢想付諸努力,獨自練習的他被弗萊徹老師選中參加學校最好的樂隊,開始時十分吃力,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近乎瘋狂的訓練,用努力掙得“核心樂手”的位置,得到演出的機會。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在這點上,我們其實無需指責弗萊徹老師近乎變態的苛刻,上場表演需要達到“核心樂手”的標準,就好像報考某所大學需要達到分數線一樣,既然選擇了這個目標,就需要為這個目標付出相應的努力,高中班上有人凌晨起床又挑燈夜讀,運動員為了提高成績不斷加練,安德魯為了達到“核心樂手”的標準練習到雙手出血,都是一樣的道理。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記得大學一位高考發揮失常的同學和我說過:“當我來到這所大學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自己要更努力學習。”他大一時自學高年級課程,大二開始修“雙學位”,大三就修完了全部學分,無論哪個學期課表總是滿滿的,本科畢業時保研,現在又被導師推薦到南開大學讀博。看似開掛的人生,不過是用超乎常人的努力和汗水換來的,就像觀眾對安德魯近乎瘋狂的練習表示對不解,我們也會對周圍優秀且努力的人表示不解,為什麼要如此拼命?因為目標就在那裡,他們只管努力去達成。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02

大學裡還不知道自己做什麼?儘管去做點什麼,大學給了你最多的選擇。

安德魯遇到了心愛的女孩——妮可,她就讀福特漢姆大學,還沒有自己的專業,來到這所大學的原因是,福特漢姆大學是申請的一大堆學校中唯一錄取她的。妮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在電影院兼職的時候,遇見了喜歡自己的男孩。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大多數的大學生應該和妮可一樣,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迷茫,甚至對於目前學校、專業的選擇也沒有好感,但在大學裡,選擇的機會有很多,可以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到校外兼職實習、旁聽不同的課程、甚至換個專業,重要的是去做點什麼,在不斷嘗試中獲得靈感、找到目標,或許還會邂逅喜歡的人。

“如果你覺得有比上課更有意思的事情,那就逃課去做。”這是大學裡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的一句話,這鼓勵很多人嘗試課堂以外的事情,這句話也成為了大多數人荒廢大好時光的理由,他們逃課的目的是休閒娛樂,是打遊戲、逛街、睡覺,比起枯燥的課堂,這些事情“更有意義”。但做點什麼,不是休閒娛樂,不是打遊戲、逛街、睡覺,而是通過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提升自我。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大學從來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下一個階段的起點,大學也不是可以休憩的時候,需要在這時為自己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於社會的殘酷:欠下的總是要還的,有些事情越早知道越好。

弗萊徹老師嚴苛的教學方式、暴躁的脾氣是樂團每一位學生的噩夢,言語上挖苦諷刺學生,毫無疑問,他的教育方式有待商榷,但也從另一個角度給我了很多思考:大學是不是把學生保護的太好了?大學就像一座“象牙塔”,遠離社會的黑暗面,但又充滿了諸多不現實。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是不是需要有人把沉溺於個人世界的學生罵醒?大學期間老師的教育大都是溫柔、點到為止的,既不能傷了學生的面子,也要維繫短暫美好的師生關係,很少有老師會把話講的很深,真正刺痛學生的內心。反觀弗萊徹老師的一些教育方式是值得肯定的:直接指出學生問題、督促學生看管好自己的樂譜,同時又肯定學生的價值。

社會是每位學生的最終歸宿,像弗萊徹這樣嚴苛的老師,才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了社會的殘酷。(當然,我不贊成用髒話和暴力教育學生的。)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01

沒人會照顧你的情緒,真正長大成人的時候是哭泣著吃完午餐。

一次失誤、一次跑調都會成為弗萊徹訓斥學生、宣洩情緒的理由,這是弗萊徹的教學風格,在弗萊徹疾風驟雨般的咒罵後,有的學生退出了樂團,也有的一直堅持訓練、表演。毫無疑問,在弗萊徹的樂團訓練是有巨大壓力的、不快樂的,需要將自己委屈、悲傷甚至憤怒的情緒收斂,進而投入訓練。

觀眾會認為弗萊徹老師的方法不正確,過於苛刻和嚴格,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但從另一個方面想,每一次的訓練都是一次“壓力教育”。大學生儘管大都是成年人,但依舊不懂得對自己行為負責,在學校、家庭的庇護下度過安逸舒適大學生活,他們很難更加無情的社會中生存下去。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這是近些年網絡上十分流行的話題,電梯裡睡著的快遞小哥、年近花甲依舊賣菜還債的阿婆、連續做手術到暈倒的醫生、在地鐵哭泣著啃麵包的白領,有太多數不清的例子證明著生活很難。大學生之所以有安逸舒適的生活,是有人在默默的抵抗下一切,是父母為他們提供了物質條件,老師和學校將他們護在身下。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而學校和老師在保護學生的同時,也需要指出學生的問題、感受挫折,不再沉迷於自己的世界裡,比起未來生活中遇到的苦難,學校裡的挫折似乎更容易接受。

02

機會都是靠本事掙來的,機會意味著你取代別人的同時,也有可能被別人取代。

安德魯被選弗萊徹老師選中的原因是“雙倍搖擺”,由於主力鼓手的樂譜丟失,作為替補的他抓住上臺機會成為了“核心樂手”。但依舊因為“雙倍搖擺”,安德魯也隨時有可能被新來的替補所代替,但是安德魯做出了令競爭對手震驚、膽怯的行為——在弗萊徹老師的指揮下不斷加快擊鼓的速度、突破極限,他也保住了“核心樂手”的位置。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生存法則適用於叢林,也適用於人類社會。蔡康永說: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而為了留把握住這個機會,需要付出比競爭者更多的努力。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在學校沒有經歷的教訓和挫折,到了社會都會一一到來,而關於人生的道理、經驗越早知道越好,而不是輕易被社會的殘酷擊倒。

關於師生關係:合理的處理師生關係,而不是被其所羈絆。

01

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是學生本來就有的權利。

查理·帕克之所以成為查理·帕克,不是因為老師喬·瓊斯朝他的腦袋上砸了個缽。

當時帕克還很年輕,薩克斯吹的很好,一路拼到淘汰賽,然後玩砸了。喬·瓊斯差點沒把他的腦袋削下來,回到後臺受盡奚落,那晚哭著入睡,但第二天早上他做了什麼?練琴、練琴、還是練琴,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再也不能被任何人嘲笑。一年後他回到舞臺上,吹出了有史以來最牛逼的獨奏。想象以下,如果喬·瓊斯只是說,“還可以,查理。”“挺好的,不錯。”然後查理回去想,“老子吹的不錯啊”,就沒有後續了。

英語裡沒有哪兩個字比“不錯”更害人的了。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這是弗萊切老師為安德魯講的故事,關於偉大薩克斯手“大鳥”查理·帕克的故事,嚴苛的弗萊切老師也在尋找著自己的“查理·帕克”。毫無疑問,查理·帕克與喬·瓊斯的師生關係是彼此合適的,心智堅強的查理·帕克能夠承受住嚴苛的教育模式,與此同時,喬·瓊斯的“冷嘲熱諷”也能夠幫助查理·帕克突破自己的極限,達到更好的成就。兩人的相處模式比較特殊,但也能夠說明,

合適的師生關係更容易幫助學生成長。

錢學森與馮卡門是另一種相處模式,馮卡門是錢學森“尊敬的老師”,而錢學森是馮卡門的“中國朋友”,這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也幫助錢學森獲在美國完成了學業,在加州理工大學,錢學森獲得了航空和數學的雙博士學位,並與導師共同提出了“卡門——錢公式”。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無論哪種相處模式,作為大學生都有權利選擇合適的老師。這裡說的選擇,除了選擇課程教授的老師,也有機會選擇合適老師去深入的交流、學習,這會對自己的學業帶來很大的幫助,不用擔憂老師會嫌麻煩,老師都很願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現實的情況是,很少有學生在課堂結束後與老師交流。如果有機會,和老師聊聊,收穫會比你想象中的多。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02

好的師生關係是彼此成就,而不是彼此折磨。

弗萊切老師最引以為傲的學生肖恩·凱西是林肯音樂中心的首席樂手,但從弗萊切老師開始教導他就患上了抑鬱症,年紀輕輕選擇了自殺;弗萊切老師認為安德魯是自己的“查理·帕克”,在嚴苛的教導下安德魯變得和他一樣暴躁,近乎瘋狂的訓練也是為了能夠“擊敗”他。

弗萊切發掘安德魯的時候,兩人是惺惺相惜的,弗萊切給予了自己學生肯定,安德魯也十分看重老師的評價,但慢慢兩人開始互相折磨,弗萊切為了激發安德魯的潛能,不斷的加以刺激,而安德魯也為了能夠“擊敗”暴虐的弗萊切發瘋似的訓練,但最終兩人都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兩敗俱傷。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如果在大學碰到一個“壞”老師,正常的完成學業已經是奢望,甚至還會讓自己的尊嚴、健康、生命受到傷害。武漢理工“陶崇園墜亡”、成都理工老師騷擾女學生等等事件都在證明著“壞”老師對學生的傷害是巨大的。在大學裡,如果遇到“壞”老師,保護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保存好證據向學校尋求幫助,不要迫於老師的壓力而默默忍受,最後受到傷害的將是自己。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基於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在大學時期,學校賦予了我們很多選擇的機會,作為一個成年人,需要為自己的學業負責,去選擇合適的老師,並且對不合理的師生關係說不。


結語

平庸的大學生是相似的,不平庸的大學生各有各的輝煌。

有些事情不必經歷,因為前人總結出了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有些事情需要我們親自經歷,任何的成就都是需要付出努力。

看完《爆裂鼓手》,才發現自己彷彿讀了個假大學

《爆裂鼓手》帶給了即將離開大學校園的我很多思考,關於大學生活的思考:關於做什麼,關於社會的殘酷,關於師生關係的處理。

如果我能夠早點看到這部影評,我想我會度過一段更好的大學時光,像安德魯一樣不斷地練習,離夢想中的舞臺更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