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在群裡討說法,家長霸氣回懟

照顧孩子,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尤其是他們還不會走路之前這個階段。到他們上幼兒園後,大人們才可以稍微輕鬆點。

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在群裡討說法,家長霸氣回懟

但這些磨人的小妖精們,總是會做一些讓人崩潰的事情。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很多家長認為放在學校,他們就會乖乖的上課聽講。

可孩子從來都不是這樣的讓人省心,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直接暴怒。媽媽直接在群裡向老師討說法,別的家長霸氣回懟。

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在群裡討說法,家長霸氣回懟

朋友是幼兒園老師,就遇到一件讓人崩潰的事情,她帶的是幼兒園中班,這個年齡的孩子,基本都可以獨立的上廁所。

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在群裡討說法,家長霸氣回懟

而一位家長在放學後,突然在群裡發了一張圖片,上面顯示她的孩子在學校尿褲子,並且老師並沒有給孩子處理,導致孩子穿著溼褲子回家。直接在群裡質問朋友,說她沒有盡到做老師的責任。

朋友表示很委屈,第一時間給這位家長道歉。但這位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是第一次,孩子已經5歲,這個年紀的孩子大都能夠自己上廁所。

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在群裡討說法,家長霸氣回懟

並且孩子尿褲子後,也沒有向老師表明自己不小心尿褲子。

講道理的家長們一般會息事寧人,可這位家長卻始終認為老師是在推卸責任,一直在群裡發一些攻擊老師的話。

家長群裡另一位家長看不過去,表示:"已經不是那些嬰兒了,怎麼孩子還不會自己上廁所,你這家長的教育有問題。"

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在群裡討說法,家長霸氣回懟

發生這種事情,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畢竟小孩子身體很容易生病。家長們也不要過於苛刻,畢竟教會孩子獨立上廁所這種事情,是應該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讓孩子掌握的。各位家長們最好提前教會孩子這幾件事情:

第一、能夠適應學校的休息時間

在家裡,孩子們都是根據自己的習性來玩耍休息的,但到了學校可不是這樣的。每一節課之間休息時間,都是固定的。

就連吃飯時間,都是統一的。在上學前,可以提前讓小傢伙們體驗下這種作息時間,以免他們之後不習慣。

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在群裡討說法,家長霸氣回懟

學校的時間,都是統一規劃好的,並且是需要長期遵守的。這也是讓很多小朋友不習慣的地方,以至於他們會產生抵抗心理。

第二、大膽表達出自己的需求

幼兒園無法做到一對一,因此孩子遇到什麼問題,要大膽的舉手告訴老師。有事情及時表達出來,不要讓孩子過於羞澀。表達出自己的需求,也更容易和小朋友們相處。更能讓老師瞭解孩子的情況,來幫助孩子。

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在群裡討說法,家長霸氣回懟

第三、懂得保護自己

進了學校,父母沒有辦法看到孩子的一舉一動,這時候就要教他們知道自我保護。小孩子之間很容易發生爭吵,有的甚至會動手,這就在考驗孩子是否具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在家裡,爸爸媽媽們可以告訴孩子,在有同學欺負自己的時候,趕緊找老師。不要和同學發生爭執,更不要和同學動手。

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在群裡討說法,家長霸氣回懟

第四、獨立的完成一些事情,學會自理

就像尿褲子這種事情,最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會孩子自理能力。這種事情,老師可以幫你,但卻不能每次都在你身邊。

幼兒園的孩子,都是從不會的狀態到會的狀態,不要讓孩子因為不會自己上廁所,而遭到同學們的嘲笑。

在學校裡面,很多孩子因為缺乏自理能力,而被周圍人孤立。千萬讓孩子因為家長的教育問題,而變得膽小懦弱。

寶寶從幼兒園溼著褲子回家,媽媽在群裡討說法,家長霸氣回懟

一些生存技巧,是需要家長們來教會孩子的,而不是讓老師們負責。幼兒園階段,就是讓孩子逐漸適應被約束,適應接受知識。

家長們最好在孩子上學前,教會他們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而不是一出事,就抱怨老師。各位家長們,你們覺得孩子穿著溼褲子回家,老師是否有責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