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江苏“虚拟货币”特大传销案告破!2年发展50万会员

江苏“虚拟货币”特大传销案告破!2年发展50万会员

不到2年时间,发展会员50余万人,涉及资金109亿元,这是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今年破获的一起“虚拟货币”网络传销案涉及的人员数和资金量。

利用互联网作为传销平台更具欺骗性和诱惑性,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聚集传销手段,因其蔓延速度快、涉及地域广的特点,社会影响极大。

江苏“虚拟货币”特大传销案告破!2年发展50万会员

新型网络传销案件多发 涉案资金巨大

今年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发现辖区一名46岁的女性参与网络传销,顺藤摸瓜一举摧毁了一个名为“网络黄金积分”的网络传销组织。

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发现,该组织名为广东无界商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设立分公司,并在互联网上建立“ES”交易网站。

以投资购买全球兑购物券赠送ES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1万元的会员费,获得加入资格。

并按照4阶20层的顺序组成层级,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依据,经营模式涉嫌传销犯罪。

江苏“虚拟货币”特大传销案告破!2年发展50万会员

该案涉案人员之多、涉案金额之高,令人咋舌。2014年8月,主要案犯裴某,王某某夫妇组建这一传销组织,至今年4月案发时已发展会员50余万人,涉及资金109亿元。


这是徐州公安机关近几年办理的9起重大网络传销案中的一起。这些传销组织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运营模式大致相似。

一般都会发行并炒作一种虚拟的电子货币,忽悠民众以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购买成为会员,再许以高额返利,鼓励会员拉人头加入

一旦资金链断裂,或者达到一定资金量,组织者抽款逃离,广大底层会员往往血本无归。

江苏“虚拟货币”特大传销案告破!2年发展50万会员

新型网络传销诱惑性高 再生能力强

这类“虚拟货币”传销借助于网络,炒作虚拟货币的概念,再以电子商务为包装掩护,具有欺骗性强、诱惑性高、再生力强等特点。

在“网络黄金积分”一案中,组织者非常善于和敢于包装自己,在该项目的宣传材料中就有公司负责人和各国领导人的人工合成照片。

江苏“虚拟货币”特大传销案告破!2年发展50万会员

新型网络传销多在境外运作 打击难度大

警方调查表明,“网络黄金积分”一案涉及金额高达109亿元。然而,警方目前冻结、暂扣的涉案资金仅3.8亿元,大量资金已通过地下钱庄流向了国外。

这些案件都是“网上来网上去”,人员之间互不相识,追踪难度大,组织头目往往藏身国外,在境外架设服务器,甚至开会也在国外。

一旦发现被侦查,立即关闭境外服务器,致使公安取证难。同时,一些民众深陷其中,明知是骗局,仍想捞一票走人。

所以应当加强宣传,让民众对这类犯罪提高警惕。那么具有传销性质的虚拟货币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具有传销特点的虚拟货币

这类虚拟货币通常只是名义上叫做虚拟货币,实际上运营模式就跟传销差不多,譬如:

1. 机构控制价格或者故意抬高价格;

2. 通过发展下线来推广;

3. 需要缴纳一笔入会费。

如果你被诱惑去购买这类虚拟货币,等价格涨到最高点的时候,机构就会大量抛售,从而导致价格暴跌,最终这些虚拟货币变得一文不值。

江苏“虚拟货币”特大传销案告破!2年发展50万会员

二 虚拟货币常见的四种诈骗手段:

第一是号称高大上的神秘外国背景——犯罪分子会化身为背景神奇的创始人;

第二是打国家政策的擦边球——犯罪分子直接套用国家的相关政策,利用受众对政府的信任骗取钱财;

第三是自称有特别神奇的关系网——犯罪分子经常在会员群里晒出与各路政要名人合影的PS照片,骗取受害者的信任;

第四是蹭“区块链技术”等热点——犯罪分子常常套用“区块链技术”等热点概念吸引受害者投资,宣传时多鼓吹一夜暴富。

江苏“虚拟货币”特大传销案告破!2年发展50万会员

三、正规的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诞生的时候并非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解决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它们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区块链软件是开源的;

2. 不承诺任何回报与收益;

3. 拥有技术和专利方面的优势;

4. 不要求发展下线;

5. 在国内外主流交易平台上可以交易。

可以看出正规的虚拟货币跟传销的虚拟货币还是相差很大的,稍微对虚拟货币有些了解的就能分辨出来。

但是当前虚拟货币并没有实际的运用场景,大家只是为了炒而去交易,因此市场风险还是很大的,大家投资时必须谨慎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