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骨關節有積液,該怎麼辦?

自由人91994


個人身體肥胖或者時常運動量比較大,膝關節長時間負重活動,就可能會導致關節滑膜出現損傷,嚴重時關節腔中就會出現積液。



上圖是膝關節的關節積液的磁共振圖像,這樣導致人在走路時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這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


那麼,關節積液怎麼辦呢?

(部分治療需要在骨科醫生指導下采取)

1、關節腔穿刺治療: 如果關節中的積液非常多,患者有明顯的疼痛症狀,一般治療無改善,那麼應正規的醫院進行關節腔穿刺,把關節腔中的積液、積血抽淨,再注入一些硬化劑,可以防止粘連,以減輕疼痛。

2、關節腔局部封閉治療: 因為關節腔有積液時常會讓患者感到疼痛,如果覺得疼痛難以忍受,可以採取局部封閉的治療方法來緩解,就是對關節腔內注射麻醉藥和激素類的藥物,以起到鎮痛消炎的作用,輕度的關節積液採用這種方法基本上可以治癒。

3、關節固定與康復訓練: 如果膝蓋的關節中有積液,但是量還不太多,病情處在早期的時候,可以多臥床休息,把患肢抬高,並且用彈力繃帶對患處進行加壓包紮,對於恢復關節的功能有好處。

對於極少量的積液,其實適量的運動對於消除關節積液是有所幫助的,但是一定注意運動不可以過度,比如選擇一些不負重,不給關節增加負擔的運動。   


二、如何預防關節積液復發

關節積液是一種慢性病,容易復發,即使經過治療病情得到緩解,也要在平時多注意,防止復發。  

1、保暖 : 患處受寒往往會加重病情,即使是病情穩定,因受寒也可能會復發,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患處的保暖,如果感覺不適時可以熱敷患處。

2、避免劇烈運動: 關節積液患者即使經過治療病情得到緩解,也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劇烈的運動,以免導致病情復發。


張浩醫生


人體身上的關節有很多,如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每一個關節都有出現積液的可能,其中最容易出現積液的就是膝關節了,因為膝關節是這些關節裡承受壓力最大的,不管是平時生活,還是工作、運動,都會用到它,關節積液之後會有僵硬感,因為關節腔裡充滿了滑膜液或者血液,此時膝關節會無法完全屈曲。


我有一個好朋友,非常喜歡打籃球,去年去跑馬拉松,結果才跑3公里,膝關節就劇烈疼痛,然後他就回家休息,睡了一個午覺起來膝關節就腫了,然後給我發了上面這張圖片,嚇我一跳讓他趕緊去醫院拍了個核磁,結果是前交叉韌帶斷裂,住院做了個修補術。可見膝關節出現積液也可能是由嚴重的關節韌帶損傷導致的,一定要去醫院拍片子!

那麼還有什麼原因會導致關節積液呢?

  1. 滑膜積液 ,當膝關節出現炎症性關節炎(包括化膿性關節炎),就可以導致滑膜積液,提示可能有關節內病變;
  2. 關節積血 ,關節積血可發生於急性膝關節損傷後,特徵為即刻發生、迅速腫脹(2-4小時內);
  3. 膕窩囊腫 ,膕窩囊腫是一種膕窩內可觸及的充滿液體的腫塊。它可能是一個真性囊腫,也可能是由於張力性的膝關節積液向後膨出導致;
  4. 滑囊炎 ,當滑囊炎發生在體表部位時,會出現腫脹、發紅、發熱,其中常見的有鵝足囊、髕前滑囊 、鄰近內側副韌帶的滑囊;
  5. 髕前滑囊炎 ,急性髕前滑囊炎是膝關節最大的滑囊炎症,位於髕骨和上覆皮膚之間,最常由創傷引起,因摔倒或反覆下跪直接受壓和摩擦引起(“女僕膝”),也會導致膝關節積液;
  6. 韌帶損傷,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在沒有創傷的情況下,韌帶損傷並不常見,損傷後短期內開始出現膝關節腫脹是其特徵;
  7. 半月板撕裂、損傷,半月板撕裂是指位於股骨髁和脛骨平臺之間的纖維軟骨墊破壞,由於半月板位置關鍵,並固有吸收震盪的特性,明顯撕裂會導致膝關節活動障礙和膝關節腫脹、積液;典型的半月板損傷機制是單足承重時膝關節旋轉。



那麼出現膝關節腫脹、有積液,怎麼辦?

1,急性損傷導致的關節腫脹、積液,制動、絕對休息,有條件可以冰敷,減輕炎性水腫,送往醫院明確是否有關節周圍結構損傷;

2,慢性膝關節積液,首先要查明原因,上訴那麼多原因都可以導致膝關節的積液,在查明原因的基礎上,針對性治療;

3,針灸理療,大家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很多外國運動員都在用針灸去治療和緩解運動系統的損傷,超短波、電磁波和紅外線等都可以促進關節積液的吸收;

4,局部麻醉阻滯止痛,對於周圍滑囊炎的患者,可以局部阻滯麻醉,減輕疼痛;

5,關節腔穿刺抽液和滑液分析,這鑑別膝關節炎症性病變病因的唯一方法,一般機械性病變不會產生白細胞增多,而炎症性病變的白細胞計數超過1000個細胞/mL;穿刺抽出液體之後可以注入激素、玻璃酸鈉等藥物,止痛、消炎,減少積液。

6,關節腔沖洗,對於退行性變導致的關節腔積液,可以行膝關節腔沖洗術;

7,關節鏡手術,對於一些長期膝關節積液,老是復發的患者,可以通過關節鏡進去看看內部結構,明確診斷、改善症狀,需要的可行手術切除或修復病變結構。


正常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出現OA(骨關節炎),因為關節本身就會慢慢退化,也會導致關節積液,但是突然出現的關節腫脹,長期的關節積液,都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普外三角針


骨關節積液多見於膝關節,膝關節是人體的承重關節,很容易收到損傷,從而導致炎性滲出增多,出現膝關節積液。



1.常見人群:

(1)體重偏大者:體重偏大的人,對膝關節的磨損較常人大。

(2)重體力勞動者:長期超負荷搬、提、扛重物,對膝關節的損傷非常大。

(3)年齡大者:隨著年齡的增大,膝關節的骨量慢慢減少,形態發生異常,力線發生偏移,損傷幾率會增大。

2.預防方法:

(1)體重偏大者,要注意控制飲食,進行較重,不建議通過劇烈運動來減脂,後期體重減低後可行適當運動。

(2)重體力勞動者,如果是發病期,絕對靜止負重勞動,如果是慢性期,建議佩戴護膝,保護膝關節。

(3)年齡大者,積極調節骨代謝,補肝益腎,強筋壯骨。

(1)急性期:制動休息;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消炎鎮痛;口服維生素促進損傷修復;口服中藥湯劑活血化瘀止痛,健脾利水消腫。

(2)慢性期:適當活動;口服氨基糖苷類藥物,保護軟骨;口服中藥湯劑補肝益腎,強筋壯骨。

針灸、推拿、艾灸疏通局部經絡,消腫止痛。


通督針灸推拿張斌


骨關節有積液,是直接抽液去掉還是消腫止痛呢,哪種方法才能有效呢。要做正確的選擇就必須清楚為何關節有積液.

正常的關節在關節腔裡是有關節液來潤滑的,關節液的分泌和排出處於一種平衡的循環狀態。而檢查關節有積液是什麼狀態呢?當關節的骨膜因運動過度引起磨損時,當骨膜因外力引起損傷時,不急時治療或治療方法不當時都會使關節液的分泌量增大,分泌量大而排出量不變就會日久積多,積多的關節液就是醫學上說的關節有積液。明白的積泌的來由,也清楚了是骨膜損傷這個病因導致關節有積液這個後果。臨床治療中,如果只去處理積液這個後果的就會是易反覆發作。如果以治療骨膜損傷這個病因為主的就能達到標本兼治,不反覆。30多年來,我治癒了數千例關節有積液的患者,均達到多年不更發,驗證了關節液的循環系統己修復到正常的狀態。同時也驗證了治療關節有積液的正確方法是:以治療骨膜損傷為主。

要治療不要試療,試療的後果是傷害患者,正確的方法選擇有治癒上百例經驗的醫生治療,療效才有保證。




用戶60074444351


骨關節積液多指膝關節積液,膝關節積液其病因是膝關節急性損傷關節內半月板、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損傷,或長期運動量過大,或是喜歡打球、跑步、跳舞、爬山,或經常上下樓梯之人,磨損軟骨等刺激膝關節內的滑膜,引起滑膜無菌性炎症分泌出大量的滑液。正常膝關節也有滑液,其作用是潤滑膝關節,使膝關節內結構在運動時潤滑地互不摩擦,延長膝關節的壽命,同時也給半月板、骨軟骨輸送營養,正常情況下滑膜分泌與吸收保持平衡狀態。當滑膜發炎出現分泌多於吸收,多出的就是積液。

積液是滑膜發炎而成,是積液的病因,要想消除積液就要清除滑膜炎之個病因。四十多年來我用中藥外治法治好數千例滑膜炎,而且治好後極少復發。一生行醫,講究的就是療效。世上沒有先有藥後有病的,世上只有先有病才有能治這個病藥。而這藥都是通過治好成千上萬的人而形成的。也許這就是療效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吧。


大米2748


疏通經絡針灸手法 很簡單就可以了


中原黑哥獨家膝關節病


劉醫生談骨論筋🥑關節積液怎麼辦🥑

如果關節出現問題,基本上除了疼痛以外就是積液。積液的最常見表現就是關節腫脹。比較多見的部位一般是膝關節和髖關節,不過隨著檢查設備的升級和技術的提高,人們發現,踝關節和腕關節也會有積液。有一些積液經過治療後很快就消退了,而有一些則反反覆覆,很難治癒。對於它們來說,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


積液是怎麼產生的?

關節內有一層特殊的結構叫滑膜,它既產生關節液,也吸收它。在關節內形成一個動態的平衡,起著影響關節軟骨、潤滑關節的作用。

當滑膜受到勞損、外傷、感染等各種原因刺激後,就會出現腫脹、充血、增生和炎症,打破了這種動態的平衡,導致關節液增多,這就會形成關節積液。

關節積液增多一般會出現關節的腫脹、伴隨著關節的疼痛,活動障礙。


引起關節積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關節滑膜炎,關節內的感染,關節外傷,風溼性關節炎,滑膜結核,貧血,低蛋白血癥甚至腎病等。

如果出現了關節積液應該怎麼辦呢?首先要分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來的,如果是感染引起來的,一定要積極抗感染治療。如果是結核引起來的,就要抗結核治療。低蛋白血癥,就要積極的補充蛋白質。其他的治療基本上都一樣。

1.休息關節,減少關節的活動。避免對於膝關節的進一步刺激,為治療提供基礎。

2.局部熱敷、烤燈、拔罐、艾灸等理療方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積液的消退。

3.藥物治療。可以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或者外用扶他林等。可以明顯的減輕滑膜的炎症。並且配合著活血化瘀以及病原治療。

4.當關節液量比較多時可以用注射器將其抽出來,再向裡注射激素。然後加壓包紮兩天。也可以注射玻璃酸鈉,既營養關節軟骨和滑膜,又可以起到抗炎效果。


5.手術治療。如果反覆抽液效果不好,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就是關節鏡手術。將發炎增生的滑膜部分切除,既切除了積液的產生部位,又切除了疼痛部位。

預防工作

平日裡一定要注意保護關節,因為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活動。1.減輕體重,減少關節負重。2.不要做對關節損傷大的活動。3.加強關節的活動鍛鍊,增強抗病性。4.保護膝關節免受外傷或者冷刺激。

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關節腔急性炎症,會出現腫脹和疼痛的表現。用手按壓的時候會有波動感,就是有積液存在。

中醫針灸可以用火針點刺梁丘穴,把關節腔裡的積液放出來,再用豪針圍刺。促進局部的循環,緩解疼痛。

西醫可以用注射器抽取積液的方法,也可以局部注射消炎止痛藥緩解症狀。


針灸張醫生


首先,我們正常的膝關節裡也是有“積液”的,它們由滑膜細胞分泌產生,我們把它們稱為關節滑液,顧名思義,這些液體主要的功能就是潤滑關節、為軟骨細胞帶去營養、同時帶出軟骨細胞的代謝廢物,正常情況下膝關節裡有5毫升左右。我們的滑膜細胞每天都在分泌出新的關節滑液,同時也吸收走舊的滑液,這種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滑液循環,形成了一種動態的平衡,為我們的膝關節正常活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什麼是骨關節積液?

一旦我們的膝關發生了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常見的關節炎、類風溼、痛風、半月板損傷、膝關節摔傷扭傷等,都會打破這種平衡,受到刺激的滑膜會發生炎症反應,滑膜細胞增生,分泌出非常多的滑液,而吸收滑液的能力卻下降了,也就是說,原本每天產生100份滑液,吸收100份滑液,大家相安無事,一旦有了各種疾病外傷的刺激,每天產生300份滑液,卻只能吸收50份,於是每天都多出來250份滑液,幾天甚至幾小時,關節就被這多出來的滑液充滿了,於是我們病人看上去,就是膝關節腫起來的。這種滑膜受到各種不良刺激(疾病或者受傷),而增生,滑液分泌吸收平衡被打破,產生的多吸收的少,滑液成分變差的情況,就是我們大家常常聽到的關節積液了。


  1. 關節積液特別多,關節腫脹非常顯著,膝蓋骨上方那裡已經完全飽脹了,脹痛不適,用藥不能緩解。
  2. 懷疑膝關節內可能有化膿性感染、結核等,為了抽液做滑液化驗分析,同時可予抽液。
  3. 準備採用膝關節腔封閉治療,或者準備向膝關節內注射藥物治療疾病時,可抽液之後再注入藥物。

抽液時一定要注意以下五點

  1. 關節腔抽液也好,注射藥物也好,一定要嚴格消毒!嚴格消毒!一旦感染,對關節是功能是災難性的。
  2. 抽液完要加壓包紮,加壓!就是要纏的緊緊的。
  3. 不要反覆的往關節裡抽水、打藥,容易感染!
  4. 關節腔封閉(打激素),每年不要超過3次。
  5. 糖尿病患者且血糖控制不好的,最好不要抽液和注射!
大家要記住,在沒有明確引起積液的原因之前,所有的抽液都是治標不治本的,且增加關節感染的風險,因此原則就是,能不抽就不抽,脹的受不了了才抽,或者為了確診病因才抽!

愛護120


首先推薦醫院治療。骨關節有積液可通過磁共振檢查分辨,還有例如膝關節可做浮髕試驗判斷積液情況,骨關節的積液要判斷積液的含量有多少,以及症狀,積液多,並伴隨腫脹疼痛需要穿刺抽出積液,還有其他藥物治療、中醫傳統治療,康復理療以及運動療法等相互配合達到治療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