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悄然在時尚中更新的“年味”

又到一度過年時。只是提起過年,想必人們都普遍會說,現在的年味大變了!

悄然在時尚中更新的“年味”


在上了年歲人的記憶裡,過年是多麼趣味而幸福的事情。吃喝玩樂,串親拜年,玩著小牌到深夜,幫助村裡人吹吹打打地接新娘……那傳統的年味,真似一首歡樂的曲子,充滿著跳躍喜慶的音符,一直到元宵節,還會在拎龍燈的快樂聲中,不忍離去。

年歲大的人,早已失去了童趣,還是現在的生活好了,再也無須像過去那樣,說到過年有好吃的就饞涎欲滴。不知不覺地,那首過去的歡樂年曲,似乎已不再優美而變得寡淡,讓人頗感失落。

過去的拜年詞,只在簡單的言語中,如今的新年祝福,可以通過網絡製作,顯得千姿百態,爭奇鬥豔。以前喝喜酒,禮錢是裁一張小紅紙包著,現在送禮,有那印製好了的各式漂亮紅包,若遇有事或遠地不能參加,還能通過微信紅包,照樣送去對親朋的祝賀。那時的人們誰會想到出門去野遊,都只是蝸居在家,有限地享受小天地。

年味的悄然變化,應是時代進步的傑作。時光在一天天刷新日子,也在一年年刷新年味。只是無論怎麼變,似乎總離不開悠久的歷史文化,保留著傳統的古韻餘香。

“過年”一詞的由來,或者說它的初具雛形,得要追溯到遠古時期。相傳在遠古有種叫做“年”的兇惡“”怪獸,身大長角,眼似滾燈,山中霸王,虎獅懼怕。年的血盆大嘴,一口可吞食一人。山羊、猴子、野兔等聽到它吼叫,便即癱瘓在地。年在山上捕食動物,吃飽後便呼呼大睡在山洞裡。每當嚴寒將盡、新春快到時,年就跑下山吃人,因此人類也非常怕它。小孩若哭了,只要喊一聲“年來了”,小孩便嚇得不敢出聲。但年有三怕,紅色、響聲和火。於是人們在村前燃起篝火,往裡投新鮮竹子,使火堆裡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聲(這便是爆竹的由來)。年下山後,看到那篝火,又聽到響聲,果然就慌忙跑過去了。就這樣一夜過去,人們相安無事,第二天正月初一,鄉親們便拿出紅柑、花生等好吃的東西,邊吃邊行互道祝賀,把正月初一稱為了“過年”。爾後每到這一天,即便是“年”這怪物絕了跡,家家戶戶都仍然貼春聯,放鞭炮,點蠟燭,穿紅衣,以“紅”作為吉利的象徵。

悄然在時尚中更新的“年味”

遠古的兇惡怪獸“年”,造字時部首有個狗爪旁,後來隨著“年”的絕跡,現在於電腦和新華字典,都是查不到這個字了。

將過年亦稱為春節,則是到公元2000多年前由虞舜興起。舜帝即位時,帶領部下人祭拜天地,就把這一天當作了農曆新年的歲首,後來叫春節。春節在過去也叫元旦,所在的月份叫元月。中國曆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為正月,漢朝的初期沿用秦歷。到漢武帝劉徹時感到曆紀太亂,才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便沿用此夏曆紀年,直至清末,長達2080年。春節在不同朝代也有不同名稱,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兩漢時叫“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及至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時,逐宣佈廢舊曆改陽曆,用民國紀年,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作為民國元年的新年,但不稱元旦。不過那年的民間,仍按照傳統的舊夏曆,依然在當年的2月18日壬子過傳統年。1913年7月,時任北京政府的內務總長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了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最後是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的最高政治局協商會的首屆會議上,才決定應該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故把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而春節到來的準確時辰,則是夏曆的每年歲末的半夜子時過後。

歷史是一條偉大的長河,起自源頭,流向永遠,盪漾著許多美麗的浪花。每朵浪花都閃著粼光,承載著各個時段內,燦爛的文化符號。

悄然在時尚中更新的“年味”


  1. 傳統的年味首先體現在“吃喝”,但“吃喝”已隨著繁華盛世的到來,顯得基本多餘了。老輩人的童年,都是在窮困潦倒中度過,小時候經常捱餓,巴望著過年那是望眼欲穿的事。去到親戚家拜年,能美滋滋地吃上一碗用肉片加雞蛋煮的油水泛泛的麵條,那是在平時絕難有的。而今的人們,基本上都不為“吃”發愁,相反還只愁吃不下。天天大魚大肉,到了過年一多,反想那過去吃厭的青菜蘿蔔。以前過年時,只要進了年關,屋道里便到處能聞到米糖香,聽到家家戶戶踩年糕的歡笑聲,既而殺年豬,直到大年三十吃過了年夜飯,都是媽媽們大顯身手,炒花生和炒薯片的美妙夜晚。如今卻超市裡各式可口的糖果點心琳琅滿目,誰還稀罕那過去的土製年貨。
  2. 體現年味的第二個字是“玩”。在過去,小孩子穿著新衣服,除了平時的踩高蹺、踢毽子、丟手帕、捉迷藏……過年主要的是玩放鞭炮。那還是有錢人家的孩子,窮家的孩子只能去別人家門口,撿拾那沒有放響的啞炮。大人則玩些紙牌,後來有點錢的人就買臺電視看春晚。慢慢地玩牌是自動麻將機,電腦手機也應運而生。這些現代化科技元素的滲入,使得小孩明顯改變了童趣,大人也不再滿足於低俗的打牌,老老少少地流行起了玩手機和電腦,到虛擬的網絡世界裡盡情遨遊,手機比父母和愛人還親。人們互相間拜年,特別是給千里外的遠方親朋拜年,只要擺弄條微信或圖片發出去,就能見面如晤,天涯若比鄰。不但如此,人們把上親戚朋友家拜年,現在已慢慢看成了是一種任務,很多都投機取巧地毛糙了事,好抽空開車去找個風光之地,盡興地旅遊愜意一番。
  3. 體現年味的第三個字是“樂”。“樂”主要表現在風俗。就像鬧洞房和舞龍燈,可謂是最好的樂法。村子裡哪個年輕人結婚,四鄰八舍都去幫忙。吹吹打打的迎親隊伍,嫁妝抬著十幾二十個人槓,恰似一條歡樂的長龍,慢慢地蠕向男方家。晚上再大鬧洞房,將歡樂推至巔峰。那元宵節時的舞龍燈,更是幾乎全村出動,在熱鬧的鑼鼓與鞭爆喝彩聲中,人們得到了無有樂趣,同時對新年的好運充滿憧憬。可如今,婚俗已經簡化,用幾輛車子,擺擺樣子就行了。龍燈也沒得拎了,變成了需要拯救的民俗文化,只是象徵性地有時弄一弄。

對於這些時尚,玩牌倒好些,老人也覺得機器洗牌更方便,但旅遊就大齡人中稀有人隨了。而那時髦的玩電腦和手機微信,更只有少數大齡人能具慧根略知一二,多數人是望塵莫及,耄耋老人是更加弄不來。於是有不少人搖頭,大呼世道變了,連過年都不見原來的樣了。

大齡人直呼年味變了,是因為他們沒有想到,時代是一輛前進的列車,每到一站都有不同的風景。當它到達一處較大的驛站時,肯定會有跨時代的人群。這些上了年歲的人,正是。大齡人的情結,還多半留戀於舊站臺的風景,對新時代的移風易俗難以融洽。試想在遠古時期,當“年”那種怪物絕了跡,沒“年”可過的時候,那時候的大齡人,是否也會有種失落,覺得年味變了?而他們的後裔,因為沒見過“年”樣,更沒驅趕過“年”,便不會有任何失落。後代們更替著過年風俗,推動著泱泱的歷史前行,豐富多彩地昇華生活,是一種社會發展與進化的必然現象。

莫嘆舊時趣,且看新景象。隨著人們的觀念不斷更新,隨著農村城鎮化的不斷到來,隨著交通發達和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我想城裡人不再為放不了煙花炮仗,不能像鄉下人那樣有著濃濃的年味而覬覦,過年時或去美麗的山水景點旅遊,或到佛家聖地祈福,而農村人也慢慢地學樣趕時髦,都將是新的時尚年味內容,越來越成為風行。

悄然在時尚中更新的“年味”


只是不管怎樣,特別在農村,其祭祖、迎春、接福、拜年……等等的主題習俗,想必還是會依然存在並流傳的,因為那是中華民族的根,是傳統文化的璀璨之光,不會輕易磨滅的。不過年味定還有變,因為會隨著時尚,繼續不斷地刷新,會隨著時代的腳步,堅實而不可阻擋地朝前邁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