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別吃野味了好嗎,“人造肉”還可以考慮一下

別吃野味了好嗎,“人造肉”還可以考慮一下

​在2019年,餐廳肉丸銷售量過10億個的瑞典知名的家居商場宜家,要推出“素食版”肉丸。

宜家表示,已經在歐洲大約290家商店中出售植物肉丸,其他市場也將會安排上。這種由豌豆,燕麥,蘋果和土豆等植物製造而成的“肉丸”,在外觀和味道和真正的肉沒差。

人造肉就在你身邊

其實“素食肉”、“人造肉”的概念已經並不算新奇,比爾蓋茨在近幾年投資了幾家人造肉公司,包括以素肉為主的BeyondMeat公司和研發動物幹細胞培養的Memphis Meats肉業公司。在未來的某一天,市場上很可能會大規模供應人造肉。

Beyond Meat、JUST、Memphis Meats、Impossible Foods...都是代表性的人造肉食品公司。更有代表性的是,你耳熟能詳的連鎖餐飲,也有人造肉產品。

別吃野味了好嗎,“人造肉”還可以考慮一下

漢堡王

漢堡王的人造肉供應商是Impossible Foods公司,其號稱用植物造出的漢堡跟牛肉漢堡一樣口感。

麥當勞

麥當勞近期宣佈選擇和Beyond Meat進行合作,開始在餐廳裡試推人造“植物肉”漢堡。預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28家餐廳做為期12周測試,售價每個6.49加元(摺合人民幣約34.92元)。

星巴克

咖啡廳巨頭星巴克宣佈,加拿大門店將引入與Beyond Meat合作的植物肉早餐三明治,新菜單在加拿大各地的1200家咖啡館推廣。

賽百味

賽百味與Beyond Meat合作,“人造肉”三明治“Beyond Meatball Marinara”在美國和加拿大的685家餐廳限定時間內推出。

迪士尼

迪士尼和Impossible Foods合作,計劃將人造肉漢堡“Impossible Burger”作為“首選植物漢堡”,加入到迪斯尼樂園、迪斯尼世界和迪斯尼郵輪的菜單中。

別吃野味了好嗎,“人造肉”還可以考慮一下

人造肉(Artificial Meat、fake meat),大概具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培育肉(cultured meat),是實驗室出來的肉製品。從活體家畜的組織上採集幹細胞,在實驗室培養皿經過添加營養液培育數週後形成的肉。從活的雞鴨魚牛身上採集幹細胞,實驗室裡培養一下,肉就能長出來,不用殺生。以此方式作為產品原料來源的企業有JUST的Clean Meat系列,Memphis Meat也在進行研究。

另一種人造肉則是仿肉、素肉(vegan meat),基於植物原料的人造肉(plant-based meat),或植物蛋白人造肉(plant protein-based meat),

用植物蛋白、豆腐等產品製作的肉類。其中,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公司,它們通過改變小麥麵筋、大豆蛋白或菌類蛋白的蛋白質結構,再加入調味料,以此模擬真肉的質感、味道和風味。怎麼聽起來和辣條那麼像?

不比真肉便宜,有吃的必要?

人造肉不比真肉便宜,有吃的必要嗎?要肉的香味,肉的口感,但不是肉,吃飽了撐著?不,是為了環保

Impossible Foods創始人是一個長期素食主義者,畢業於斯坦福的生物化學科。他表示“不要小看一個漢堡包,生產一個漢堡包所需要的能源,相當於駕駛18英里消耗的油,以及一個人3年零3個月喝的水”。

雖然大多數人都做不到不吃肉,但可以用一種相對對環境友好的方式來“吃肉”。

2019年總共有6.8億顧客在宜家進餐,如果大部分食客轉向使用植物性或純素食替代品,這意味著大大減少碳排放。

宜家表示,推出了素肉丸之後,去年其材料、生產、供應鏈和產品使用的碳排放量下降了4.3%,同時銷售額增長了6.5%。

除了環保,另一個理由就是減少病菌的危害

“人造肉”也叫“清潔肉”(clean meat),它比普通肉類更健康。所謂的健康,是傳統養殖業與人造肉在攜帶病菌方面的不同。

豬瘟、禽流感讓人人吃肉都提心吊膽,人造肉原則上沒有瘋牛病,豬流感,沙門氏菌,黃色葡萄球菌等等這類病菌。

生產商還可以控制肉的脂肪類型,生產出富含健康脂肪的肉類。

我們真需要吃那麼多肉?

美國癌症研究所總結了若干防癌的膳食建議:提倡清淡的飲食習慣,攝入多樣化( 5 種以上)的蔬菜、水果、全穀類和豆類, 並減少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攝入

2019版加拿大膳食指南也表示,和肉蛋奶等動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可以提供更多膳食纖維,更少飽和脂肪,可以多選擇植物來源的蛋白質,如豆類,堅果和種子。

人造肉的爭議

人造肉顛覆許多認知,引起了很多爭議。支持的人覺得這是保護環境、保護動物、保障人類口糧的一個好方法。而反對者認為這不是天然產物,不符合自然規律,口感等方面也不如普通的肉,而且在心理上也無法接受自己食用的所謂“牛肉”、“豬肉”不是直接來自於動物本身。

目前看來,市場上銷售的人造肉主要還是傳統植物蛋白素肉,和我們熟知的大豆齋肉,素雞,素蛋,素魚之類的各種素食無太大差別。

而另一種形式,細胞養殖的人造肉,商業化顯然還需要一段距離。Memphis Meat 的細胞養殖肉,成本高達 6000 美元一磅,還不能量產推出市場。

人造肉的主要消費群體是素食,或者半素食人群。用更多的植物蛋白如豆類代替肉類,是一種新興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更健康也更環保。

有美國民調網站調查民眾對人造肉的態度,研究顯示,大約33%美國人表示能接受定期吃人造肉。

別吃野味了好嗎,“人造肉”還可以考慮一下

現在看來素肉的價格會比普通牛肉貴一點,但是這種植物為基礎的漢堡相對而言是更健康,國外顧客也不在乎多花這點錢。

長遠來看,價格,口味,營養價值,食品安全問題是消費者真正關注的,如果未來人造肉能做到更便宜,味道和真正的肉一樣,營養價值也高,那民眾接受度也會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