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長三角城市規劃,誰是最大的贏家?

沙漏遺愛


長三角發展好了,每個城市都是贏家。但是要說到最大贏家,我認為,安徽進入到長三角規劃之中的城市,才是最大贏家。其中,合肥是贏家中的贏家。

眾所周知,長三角是上海、江蘇個浙江三個地區部分城市組成的一個核心經濟區。起初只有十幾個城市,也就是主要臨近上海的城市。但是,隨著不斷擴容,目前,已經有二十多個城市了。不僅江蘇的鹽城和浙江的台州等城市也納入到規劃之中,安徽也有多個城市納入其中,如合肥、馬鞍山、銅陵等也都納入其中。

這也意味著,長三角城市群已經範圍大大擴大了,中心地帶也更加龐大了。如果規劃實施得好,帶動力之大,影響力之強,是無法預料的,也是令人期待的。而安徽部分城市的納入,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贏家。


譚浩俊


長三角規劃最失意的是蘇州,在規劃中蘇州地位被進一步貶低,可謂讓上海南京杭州甚至包括寧波南通都快意無比,但長三角的規劃最終得益的又是蘇州,原因如下,原來江浙滬有點分庭抗爭的味道,什麼杭州灣,什麼楊子江,如果任由大家這麼搞下去,上海的地位肯定會被弱化,南京和杭州就成為堅強的一級,作為緊鄰上海的蘇州,就會事實被弱化了。現在國家說了,長三角只能有一個老大,就是上海大家都圍著老大轉。而地理上圍著老大的大家看看,主要就是蘇州,包括太倉崑山吳江。也就是說大家以後要向老大發展,都必須經過蘇州。老大要向大家去虹吸資源也必須經過蘇州。所以蘇州就變成了一個繞不過去的長三角的核心。雖然在規劃當中,蘇州是吃了點虧。但是明眼人都看得見,蘇州未來發展只會越來越好。除非長三角把上海打造成一個孤島。至於南通,雖然可以通過崇明向上海發展。但根本無法跟蘇州陸地相偎相比。所以結論就是,長三角這個規劃。上海市是明著發財,蘇州則是暗發暗發。


歲月存在


從經濟潛力的角度來看,最大的贏家是合肥,其次是嘉興。

合肥:

合肥是一個幸運的城市,最近16年,合肥的GDP增長倍數翻了18倍,從倍率來看,合肥位居全國第一。

從高鐵角度來看,合肥目前的高鐵線路、規劃線路,在我國排名前三。極有可能衝刺第一!

從科技定位來看,合肥是我國兩個科技中心城市之一。

雖然目前合肥的GDP在長三角並不佔優勢,但是合肥的發展潛力,卻非常大。

中國當下城市的競爭,就是高鐵和地鐵的競爭,合肥已經在高鐵上搶佔先機了。

嘉興

嘉興地理位置非常好,位於上海和杭州的中間,同時距離寧波也只有一個小時車程。以嘉興為中心,未來長三角城際鐵路網建成。嘉興半個小時內,可以到達上海、杭州、寧波、紹興、舟山、湖州。一個小時之內,嘉興基本上可以覆蓋長三角70%以上的城市。同時,隨著上海城市空間的飽和,嘉興也將迎來一波大的發展浪潮。

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參與話題討論!


蔣昊說經濟


首先拋出結論:都是贏家,如果非要說誰是最大贏家,那一定是上海。

理由:

長三角歷經多年擴容,“朋友圈”不斷擴大,2019年,擴充為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長三角一體的意義很明顯,一:提升長三角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能級和水平,引領我國參與全球合作和競爭;二:探索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制度體系和路徑模式。

前一個的意圖很明顯,長三角對標的是國際知名的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東京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倫敦為中心的英國城市群。如果未來長三角真的能夠打造成能夠抗衡其他世界級的城市群,就像我們最後只記得紐約、東京、倫敦一樣,未來的世界人民將也只知道和只關心中國有個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了,到時候的上海才是真正的躋身為卓越的世界級城市一列了。這難道不是最大的贏家?

後者作為國內探索一體化的發展制度與路徑,如果真的實現了交通、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一體化的話,對任何城市來說都是好的。比如你在安徽就可以自由享用上海的服務了,難道能說不好麼。有人會說有虹吸效應,擔心安徽的人、錢、產業都跑了。任何地方的發展都是有其規律的,他們會到最適合他們的地方生產生活。所以不用多慮。


投資不打烊


我認為安徽是最大的贏家,尤其是合肥!

長三角規劃明確提出,領導小組在國家發改委,你如果不按照規劃辦,發改委就不給你批,所以執行力度比以往要大的多,不要以為是紙空文。

城市定位:合肥南京杭州為三個中心城市,中心區江蘇9個,浙江9個,安徽8個,眾所周知無論是中心城市還是中心區,安徽城市發展水平最差,但是規劃提出後產業要素重新分配,無疑三地實力差距快速縮小。

中心區之外,有四個區域重點城市,江蘇浙江各1個,安徽2個,可以說安徽佔盡了便宜。江蘇的大南京戰略和蘇南戰略,現在看來徹底的失算,因為這些地區國家替你規劃了,就算你不行上海會來扶貧的,南京杭州的國中看樣也無望了,這個地區由上海引領。蘇北4市明顯比安徽和浙江中心區之外甚至部分中心區的城市強,卻都沒進入中心區,甚至區域重點城市只有一個。淮安位置和潛力,本應入選中心區,這次非但未入選,連區域重點城市都不是。這次的亮點是,國家發改委起主導作用,加上正在編寫的空間國土規劃也在發改委批覆,可以看出大的區域有扁平化管理的趨勢,即國家發改委~城市,好像弱化了省一級的權限。預計以後管理體制是中央~一體化的大區域~城市。


全球多語翻譯


長三角城市規劃有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安微省共有26個城市,長三角經濟一體化,打造產業集群基礎非常好,未來發展可以說是共贏的,多贏的,非要找出誰是最大的贏家,筆者認為,可能是上海、蘇州、溫州以及合肥。為什麼呢?上海是經濟最發達的,定位是金融中心,金融最發達,金融需要服務實體經濟,長三角的城市規劃讓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牢固,也會更好的發揮上海的龍頭作用,有利於上海提升金融服務,有利於上海未來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之一。蘇州是江蘇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九十年代新加坡與中國共同開發的蘇州工業區獲得了先行發展的優勢,進一步強化了蘇州的經濟地位,讓蘇州成為了產業基礎最強的城市,經濟的發展是強者恆強,長三角城市規劃會讓蘇州在產業升級和打造產業集群方面更加具備優勢。

溫州是我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後來在炒房炒地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溫州最近十年成為了失去的十年,後來溫州出現的民間金融問題淘汰了大量的溫州企業,現在剩下的溫州企業數量還是全國城市中最多的,經過風雨沒有倒下的企業會更加成熟,溫州人的創新精神和拼博精神還是存在的,溫州如果能夠抓住產業升級的機遇,參與長三角城市規化發展,未來還是能重新上路。

合肥是安徽的省會城市,交通便利,產業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夠藉助長三角城市規劃的機遇,未來也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是不能去炒房炒地,炒房炒地沒有出路。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個人覺得是南京吧,自安徽大部城市入圈之後,從版圖上看,南京位於區域中心,是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咽喉。同時有高度依賴自己的獨立都市圈,最終與滬形成東西雙核的格局。且南京這座城市發展至今,一直靠著虹吸安徽的人才和資金(南京很多私營老闆均為安徽人,以及投資置業的),可以說這一點是保證了江蘇省均衡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國家和江蘇省強力推動蘇省強省會計劃,結合雙圈戰略,可以說是潛力無限。雖說都有發展瓶頸,合肥及杭州,但南京手握的王牌更好更多。

也有人說是安徽的滁州,其實也沒有錯,滁州地理位置特殊,是南京撬動皖北的支點,同時受到合肥干擾又比較少,滁州至今與合肥沒有直通鐵路和高鐵,所以滁合間的交流很少很少。南京目前缺的是國土面積和人口,變相的投資和發展滁州的醫療、教育、交通,一來可以享受到滁州高速發展中的政策紅利。二來這條可以吸引滁及皖北地區的人員流向(南京兒童醫院滁州分院投入使用已有五六年,大批寧合之以及滁周邊的兒童,看病不再奔南京合肥,而是轉道滁州,一來可以為南京分流,二來可以說是合肥狙擊戰。),試想這一條經過滁州,開往蚌埠,亳州的輕軌是什麼?他就是一輛人口專列啊,在皖北合肥都市圈腹地裝了一部電梯,往滁州和南京引,皖北地區同皖東地區和江蘇的弱聯繫必將成為強聯繫,投資和定居合肥變為投資和定居南京。滁州作為南京的江北門戶、金陵鎖鑰,房價、物價均低於南京,同時有著南京的樓盤(物業)、教育和醫療配套,全時無縫立體交通對接(老京滬線、京滬高鐵、北沿江高鐵、寧滁輕軌s4號線,公交接駁),其實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一部分人置業問題,房價同崑山,只會升不會降。

理論上是這樣,長三角戰略上海和南京得意最大,其次就是江浙滬邊界區及蘇皖邊界區,參考長三角示範區,以及南京都市圈跨省示範區的建設。


Sean離開了北京


得利排序:浙江>安徽>上海>江蘇

關鍵部分大家全疏忽了,且看各地定位:

浙江:互聯網、創業產業中心,意味著科創區、硅谷、總部經濟,意味著人才、科技,意味著項目、政策。後續爭奪高端規劃、項目、資金便可名正言順!不是製造業中心,但不可能讓我們不辦廠吧?不是金融中心,我們民間金融業本來就發達,況且是金融試點區。不是商貿物流中心,開玩笑!我們是這方面祖師爺!不是航運中心,但最大的寧波港就擺在那裡!

安徽:能源供給中心,我有多少能源?重點不在於給我什麼頭銜,重點是給了我身份!我承認比江浙滬有發展差距,但我可獨享江浙滬發達區的溢出紅利!又有國家科學中心和科創區加持,高中低均佔,我怕誰?

上海: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航運中心,似乎沒有多少新意,事實上已經是中心了,但重點是再次強調,由我主導,產業鏈附加值後段由我掌控,任何侵犯我既得利益必不允許,否則,蘇州機場便是下場!

江蘇:製造業中心,可憐的江蘇,幾十年前便已製造業全國第一,現在被套上帽子,製造業中心意味著加工廠,或者加工車間,意味著藍領、打工仔,意味著環境汙染、能源消耗!你想向上遊、下游延伸產業鏈嗎?對不起,規劃不允許!不能搶別人的飯碗,要有一體化意識!


馬甲弘毅


長三角一體化規劃,比較受益或是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城市應該是上海的青浦、江蘇蘇州的吳江、浙江嘉興的嘉善。分析如下:

一是,2018年11月的上海首屆進博會上提到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是我國城市化最為密集的區域,包含了45個城市和全國約1/6的人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到66.66%。長三角定位為要把長三角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範區,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意義重大。

二是,2019年2月《青浦、吳江、嘉善2019年一體化發展工作方案》發佈,方案表明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有望在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省市交界的區域落地,面積佔地2300平方公里。該方案涉及上海的青浦、江蘇蘇州的吳江、浙江嘉興的嘉善,原本處在各自省市地理邊緣的區縣,有望成為長三角示範區的重點發展區域,特別值得關注。

三是,三地各有特色。青浦區位於上海的郊區,也是唯一一個與江浙兩省都交界的地區;浙江嘉興的嘉善縣則有著澱山湖地區的古鎮特色;而江蘇蘇州的吳江區於2012年撤市(縣級市)設區,也是經濟實力較強的地區。

四是,三地發展潛力巨大。在地理區位上講,三地屬於兩省一市的交界地,也同時位於長三角一體化的地理中心區域;從行政角度來看,三地剛好能把三省市緊密聯繫在一起;從經濟發展角度三地形成的結合帶可以將三地由原先的省市邊緣區轉變為經濟發展的熱點區域。

三地已經開始在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生態、城鄉協調、交通、旅遊、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共建共享以及城市治理等多個範圍內開展一體化進程的先試先行,發展潛力很大。





城鄉規劃師qal


一個成功的城市群規劃,贏家肯定的多個。

1.江浙滬皖都市圈區域,典型的有臨滬區域、南京都市圈、江蘇浙江安徽交叉片區。

原因是核心城市產業人口服務溢出效應和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模式。

2.具體舉例。例如已經初具規模的江蘇崑山、吳江和上海聯動,江蘇南通和上海聯動、南京江寧和安徽馬鞍山、南京到杭州寧杭高鐵通道上的城市群。

3.以南京江寧向南區域為例,寧宣黃、揚馬高鐵、寧和城際等軌道交通直線聯絡,並穿起南京南站、祿口機場、南京都市圈安徽城市、寧杭線城市。南京和杭州的產業互聯網、軟件服務業大量資源人員流動在軸線上,並通達世界各地。1小時空鐵生活圈。

南京江寧九龍湖到上秦淮公園、未來科技城片區的產業居住氛圍日益成熟,圖為區域產業南京未來網絡小鎮區域和住宅銀城旭輝.雲臺天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