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长三角城市规划,谁是最大的赢家?

沙漏遗爱


长三角发展好了,每个城市都是赢家。但是要说到最大赢家,我认为,安徽进入到长三角规划之中的城市,才是最大赢家。其中,合肥是赢家中的赢家。

众所周知,长三角是上海、江苏个浙江三个地区部分城市组成的一个核心经济区。起初只有十几个城市,也就是主要临近上海的城市。但是,随着不断扩容,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个城市了。不仅江苏的盐城和浙江的台州等城市也纳入到规划之中,安徽也有多个城市纳入其中,如合肥、马鞍山、铜陵等也都纳入其中。

这也意味着,长三角城市群已经范围大大扩大了,中心地带也更加庞大了。如果规划实施得好,带动力之大,影响力之强,是无法预料的,也是令人期待的。而安徽部分城市的纳入,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赢家。


谭浩俊


长三角规划最失意的是苏州,在规划中苏州地位被进一步贬低,可谓让上海南京杭州甚至包括宁波南通都快意无比,但长三角的规划最终得益的又是苏州,原因如下,原来江浙沪有点分庭抗争的味道,什么杭州湾,什么杨子江,如果任由大家这么搞下去,上海的地位肯定会被弱化,南京和杭州就成为坚强的一级,作为紧邻上海的苏州,就会事实被弱化了。现在国家说了,长三角只能有一个老大,就是上海大家都围着老大转。而地理上围着老大的大家看看,主要就是苏州,包括太仓昆山吴江。也就是说大家以后要向老大发展,都必须经过苏州。老大要向大家去虹吸资源也必须经过苏州。所以苏州就变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长三角的核心。虽然在规划当中,苏州是吃了点亏。但是明眼人都看得见,苏州未来发展只会越来越好。除非长三角把上海打造成一个孤岛。至于南通,虽然可以通过崇明向上海发展。但根本无法跟苏州陆地相偎相比。所以结论就是,长三角这个规划。上海市是明着发财,苏州则是暗发暗发。


岁月存在


从经济潜力的角度来看,最大的赢家是合肥,其次是嘉兴。

合肥:

合肥是一个幸运的城市,最近16年,合肥的GDP增长倍数翻了18倍,从倍率来看,合肥位居全国第一。

从高铁角度来看,合肥目前的高铁线路、规划线路,在我国排名前三。极有可能冲刺第一!

从科技定位来看,合肥是我国两个科技中心城市之一。

虽然目前合肥的GDP在长三角并不占优势,但是合肥的发展潜力,却非常大。

中国当下城市的竞争,就是高铁和地铁的竞争,合肥已经在高铁上抢占先机了。

嘉兴

嘉兴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上海和杭州的中间,同时距离宁波也只有一个小时车程。以嘉兴为中心,未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建成。嘉兴半个小时内,可以到达上海、杭州、宁波、绍兴、舟山、湖州。一个小时之内,嘉兴基本上可以覆盖长三角70%以上的城市。同时,随着上海城市空间的饱和,嘉兴也将迎来一波大的发展浪潮。

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参与话题讨论!


蒋昊说经济


首先抛出结论:都是赢家,如果非要说谁是最大赢家,那一定是上海。

理由:

长三角历经多年扩容,“朋友圈”不断扩大,2019年,扩充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长三角一体的意义很明显,一: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二: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

前一个的意图很明显,长三角对标的是国际知名的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如果未来长三角真的能够打造成能够抗衡其他世界级的城市群,就像我们最后只记得纽约、东京、伦敦一样,未来的世界人民将也只知道和只关心中国有个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了,到时候的上海才是真正的跻身为卓越的世界级城市一列了。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赢家?

后者作为国内探索一体化的发展制度与路径,如果真的实现了交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一体化的话,对任何城市来说都是好的。比如你在安徽就可以自由享用上海的服务了,难道能说不好么。有人会说有虹吸效应,担心安徽的人、钱、产业都跑了。任何地方的发展都是有其规律的,他们会到最适合他们的地方生产生活。所以不用多虑。


投资不打烊


我认为安徽是最大的赢家,尤其是合肥!

长三角规划明确提出,领导小组在国家发改委,你如果不按照规划办,发改委就不给你批,所以执行力度比以往要大的多,不要以为是纸空文。

城市定位:合肥南京杭州为三个中心城市,中心区江苏9个,浙江9个,安徽8个,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中心区,安徽城市发展水平最差,但是规划提出后产业要素重新分配,无疑三地实力差距快速缩小。

中心区之外,有四个区域重点城市,江苏浙江各1个,安徽2个,可以说安徽占尽了便宜。江苏的大南京战略和苏南战略,现在看来彻底的失算,因为这些地区国家替你规划了,就算你不行上海会来扶贫的,南京杭州的国中看样也无望了,这个地区由上海引领。苏北4市明显比安徽和浙江中心区之外甚至部分中心区的城市强,却都没进入中心区,甚至区域重点城市只有一个。淮安位置和潜力,本应入选中心区,这次非但未入选,连区域重点城市都不是。这次的亮点是,国家发改委起主导作用,加上正在编写的空间国土规划也在发改委批复,可以看出大的区域有扁平化管理的趋势,即国家发改委~城市,好像弱化了省一级的权限。预计以后管理体制是中央~一体化的大区域~城市。


全球多语翻译


长三角城市规划有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微省共有26个城市,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打造产业集群基础非常好,未来发展可以说是共赢的,多赢的,非要找出谁是最大的赢家,笔者认为,可能是上海、苏州、温州以及合肥。为什么呢?上海是经济最发达的,定位是金融中心,金融最发达,金融需要服务实体经济,长三角的城市规划让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牢固,也会更好的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有利于上海提升金融服务,有利于上海未来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苏州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九十年代新加坡与中国共同开发的苏州工业区获得了先行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强化了苏州的经济地位,让苏州成为了产业基础最强的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强者恒强,长三角城市规划会让苏州在产业升级和打造产业集群方面更加具备优势。

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后来在炒房炒地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温州最近十年成为了失去的十年,后来温州出现的民间金融问题淘汰了大量的温州企业,现在剩下的温州企业数量还是全国城市中最多的,经过风雨没有倒下的企业会更加成熟,温州人的创新精神和拼博精神还是存在的,温州如果能够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参与长三角城市规化发展,未来还是能重新上路。

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城市,交通便利,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借助长三角城市规划的机遇,未来也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不能去炒房炒地,炒房炒地没有出路。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个人觉得是南京吧,自安徽大部城市入圈之后,从版图上看,南京位于区域中心,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咽喉。同时有高度依赖自己的独立都市圈,最终与沪形成东西双核的格局。且南京这座城市发展至今,一直靠着虹吸安徽的人才和资金(南京很多私营老板均为安徽人,以及投资置业的),可以说这一点是保证了江苏省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家和江苏省强力推动苏省强省会计划,结合双圈战略,可以说是潜力无限。虽说都有发展瓶颈,合肥及杭州,但南京手握的王牌更好更多。

也有人说是安徽的滁州,其实也没有错,滁州地理位置特殊,是南京撬动皖北的支点,同时受到合肥干扰又比较少,滁州至今与合肥没有直通铁路和高铁,所以滁合间的交流很少很少。南京目前缺的是国土面积和人口,变相的投资和发展滁州的医疗、教育、交通,一来可以享受到滁州高速发展中的政策红利。二来这条可以吸引滁及皖北地区的人员流向(南京儿童医院滁州分院投入使用已有五六年,大批宁合之以及滁周边的儿童,看病不再奔南京合肥,而是转道滁州,一来可以为南京分流,二来可以说是合肥狙击战。),试想这一条经过滁州,开往蚌埠,亳州的轻轨是什么?他就是一辆人口专列啊,在皖北合肥都市圈腹地装了一部电梯,往滁州和南京引,皖北地区同皖东地区和江苏的弱联系必将成为强联系,投资和定居合肥变为投资和定居南京。滁州作为南京的江北门户、金陵锁钥,房价、物价均低于南京,同时有着南京的楼盘(物业)、教育和医疗配套,全时无缝立体交通对接(老京沪线、京沪高铁、北沿江高铁、宁滁轻轨s4号线,公交接驳),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置业问题,房价同昆山,只会升不会降。

理论上是这样,长三角战略上海和南京得意最大,其次就是江浙沪边界区及苏皖边界区,参考长三角示范区,以及南京都市圈跨省示范区的建设。


Sean离开了北京


得利排序:浙江>安徽>上海>江苏

关键部分大家全疏忽了,且看各地定位:

浙江:互联网、创业产业中心,意味着科创区、硅谷、总部经济,意味着人才、科技,意味着项目、政策。后续争夺高端规划、项目、资金便可名正言顺!不是制造业中心,但不可能让我们不办厂吧?不是金融中心,我们民间金融业本来就发达,况且是金融试点区。不是商贸物流中心,开玩笑!我们是这方面祖师爷!不是航运中心,但最大的宁波港就摆在那里!

安徽:能源供给中心,我有多少能源?重点不在于给我什么头衔,重点是给了我身份!我承认比江浙沪有发展差距,但我可独享江浙沪发达区的溢出红利!又有国家科学中心和科创区加持,高中低均占,我怕谁?

上海: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航运中心,似乎没有多少新意,事实上已经是中心了,但重点是再次强调,由我主导,产业链附加值后段由我掌控,任何侵犯我既得利益必不允许,否则,苏州机场便是下场!

江苏:制造业中心,可怜的江苏,几十年前便已制造业全国第一,现在被套上帽子,制造业中心意味着加工厂,或者加工车间,意味着蓝领、打工仔,意味着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你想向上游、下游延伸产业链吗?对不起,规划不允许!不能抢别人的饭碗,要有一体化意识!


马甲弘毅


长三角一体化规划,比较受益或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应该是上海的青浦、江苏苏州的吴江、浙江嘉兴的嘉善。分析如下:

一是,2018年11月的上海首届进博会上提到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是我国城市化最为密集的区域,包含了45个城市和全国约1/6的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6.66%。长三角定位为要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意义重大。

二是,2019年2月《青浦、吴江、嘉善2019年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发布,方案表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有望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省市交界的区域落地,面积占地2300平方公里。该方案涉及上海的青浦、江苏苏州的吴江、浙江嘉兴的嘉善,原本处在各自省市地理边缘的区县,有望成为长三角示范区的重点发展区域,特别值得关注。

三是,三地各有特色。青浦区位于上海的郊区,也是唯一一个与江浙两省都交界的地区;浙江嘉兴的嘉善县则有着淀山湖地区的古镇特色;而江苏苏州的吴江区于2012年撤市(县级市)设区,也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

四是,三地发展潜力巨大。在地理区位上讲,三地属于两省一市的交界地,也同时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地理中心区域;从行政角度来看,三地刚好能把三省市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经济发展角度三地形成的结合带可以将三地由原先的省市边缘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

三地已经开始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生态、城乡协调、交通、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以及城市治理等多个范围内开展一体化进程的先试先行,发展潜力很大。





城乡规划师qal


一个成功的城市群规划,赢家肯定的多个。

1.江浙沪皖都市圈区域,典型的有临沪区域、南京都市圈、江苏浙江安徽交叉片区。

原因是核心城市产业人口服务溢出效应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模式。

2.具体举例。例如已经初具规模的江苏昆山、吴江和上海联动,江苏南通和上海联动、南京江宁和安徽马鞍山、南京到杭州宁杭高铁通道上的城市群。

3.以南京江宁向南区域为例,宁宣黄、扬马高铁、宁和城际等轨道交通直线联络,并穿起南京南站、禄口机场、南京都市圈安徽城市、宁杭线城市。南京和杭州的产业互联网、软件服务业大量资源人员流动在轴线上,并通达世界各地。1小时空铁生活圈。

南京江宁九龙湖到上秦淮公园、未来科技城片区的产业居住氛围日益成熟,图为区域产业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区域和住宅银城旭辉.云台天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