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郭樹清呼籲警惕非法集資:回報超10%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過去20年,中國人經歷了一個“躺著賺錢”的時代。以前,銀行存款、理財產品有銀行兜底,我們不用擔心自己的本金和利息被掏空。熱門城市的房產,只要有足夠的耐心持有,不僅收益能實現翻番,最終也會有人高價接盤。

如今,隨著監管升級、調控升級,從銀行、信託、基金,到房產、債券,靠膽子賺錢、靠投機掙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如何才能實現財富跑贏通脹,我們變得越來越焦慮了。

這世上從來就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從古自今,皆如此。

5月,一行三會剛剛宣佈:銀行理財改預期收益為浮動收益,不再承諾投資保底,當“甩手掌櫃”的時代一去不返,未來投資者“買者自負,風險自擔”。

比如在2012年,中誠信託有30億的信託產品出現兌付危機。在到期前,最終還是有機構進行兜底,投資人本金安全保住了。但資管新規出臺之後,以後這種理財產品的“兜底”兌付方式,將會被禁止。

6月,在上海陸家嘴金融論壇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就敲響了警鐘:在打擊非法集資過程中,通過多種方式讓人民群眾認識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可以說,從一行三會出臺的大資管監管新規,銀行必須打破剛性兌付條款,到更早之前推出的存款保險制度,也只保50萬上限的存款。再到郭樹清一針見血指出理財產品背後的高收益陷阱,甚至他還呼籲投資人:一旦發現存在高回報的項目,要積極提醒,積極舉報,讓龐氏騙局無所動行。這一方面為投資者盲目理財敲響了警鐘,也在警告涉嫌非法集資的騙子,一個“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另一方面,過高許諾理財產品的收益,背後暗藏著巨大的風險。就拿銀行理財產品來說,很多人炒房錢不夠,炒股會被割韭菜,把錢投到銀行理財上是最簡單的理財方法,總比眼睜睜坐等縮水要好。在經濟向上的情況下,市場風平,大家其樂融融,銀行有的賺,可以正常給你兌付本息,一旦到了經濟下行期,或是金融危機來了,銀行自身都虧損連連,放出去的貸款難收回來,哪有錢兌付本金和利息,理財產品就會出現大面積虧損,甚至嚴重的情況下金融系統都會出現動盪。

所以,監管層提前發出預警,給高燒不退、魚龍混雜的市場降降溫,目的是防患於未然,既保障投資者的財產安全,也保證不讓金融風險發生。

郭樹清呼籲警惕非法集資:回報超10%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下面給大家劃重點,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到底說了啥?

1、思想上要樹立金融防範風險,樹立預防為主的意識,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努力把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和早期階段。

比如,近期頻頻出現的違約潮,從地方融資平臺到上市公司,蔓延的主體非常廣。企業違約風險明顯要高於過去幾年,像宜化、中弘、億陽、丹東港、富貴鳥、中安消、中城建、春和,這些都是老面孔了,新增加的企業名單不斷拉長,連國儲能源這樣的企業都被曝出3.5億美元債務違約。

甚至還出現了江南化工被杭州銀行強行抽貸划走款項的例子,雖然銀行不地道,但為了避免損失擴大,銀行也不得不自保。如果債務違約持續惡化,更多企業將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危險,最後影響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企業為什麼還不上錢?除了個別的惡意拖欠,違約還不上錢無非兩方面原因:“公司經營出現了不行了” 或 “銀行收緊貸款、資金週轉不開”。還有一點是在思想上缺乏風險意識。

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征程上,郭樹清也提出要妥善處理:

一是,要遵循市場規律,實行差異化金融政策: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的企業要堅決退出;出現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幫助其渡過難關。

二是,加快企業結構調整,建立健全企業、銀行、政府各方責任共當和損失分擔機制。

三是,大力推進信用建設。金融機構要帶頭講誠信,真實反映資產情況,真實披露相關信息。各類企業要依法披露自身信息,特別是對債權人更要及時、全面、準確地通報經營狀況。

四是,努力解決違法成本過低問題。無論是金融企業還是非金融企業,都要認識到,做假賬就是違法犯罪。

五是,合理把握金融創新與風險防範的平衡。金融創新有利於滿足金融消費者多層次、個性化需求,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要有利於金融風險防範。

六是,加強機構投資者隊伍建設,努力促進一流水平投資銀行的形成。

2、要堅持以結構性去槓桿為基本思路,尤其以國有企業為去槓桿的主要目標,同時有力遏制銀行業、保險業資金脫實向虛的勢頭。

數據顯示,金融危機後,中國槓桿率攀升,過去10年間宏觀槓桿率從140%左右攀升至250%以上,增幅超過美國30年的槓桿增長過程,特別是企業和家庭部門的總體債務額增加逾120萬億人民幣。這種增速使銀行系統面臨資金壓力,為經濟穩健運行埋下隱患。所以,中央打出嚴監管、穩貨幣和調結構的組合拳,防範槓桿率被動攀升,防範金融風險。

國有企業去槓桿仍是未來重中之重。有分析稱,未來國企去槓桿的主要路徑有三條:一是清理殭屍企業 ,加大兼併重組力度。二是穩步推進債轉股。三是處理好政府和企業的關係,要減少隱性擔保、剛性兌付,促使國企運行更加市場化。

未來無論中國如何推進金融改革,都必須遵循“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根本原則,否則一切金融行為將失去意義。中國金融長期“脫實向虛”,會導致產業空心化,未來或許需要“放水養魚”,降低企業負擔和成本,讓做實業有利可圖,引導資金和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聚集,助力中國製造崛起。

正如郭樹清所說的,要歸根本源,服務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努力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3、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目前有人對於金融開放、引入外資股東心存顧慮,但外資銀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只有1.3%,外資保險公司也不過6%左右。事實上,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更無法想象有許多中國金融企業進入全球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前列。

關於金融開放,央行行長易綱此前也表態過,金融對內、對外開放絕不意味著“國門大開、一放了之”。在開放過程中,金融管理部門要加強依法金融監管,堅持持牌經營。同時易綱還提到,金融開放過程中管理部門還要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消費者保護,並對內外資一視同仁。金融服務不是越複雜越好,而是越有效、越精準、越適合消費者的需求越好。

4、各類隱性擔保、剛性兌付等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公害,這種局面必須改變。

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提示非法集資風險時表示,“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一旦發現承諾高回報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積極舉報,讓各種金融詐騙和不斷變異的龐氏騙局無所遁形。”

雖然這對投資者來說沒有了“剛兌”的保護,風險要自擔,畢竟都是成年人了,自己投資要有承擔後果的勇氣。從長期來看,為了避免所負責的理財產品虧損太多,未來資管機構會認真對待投資者的血汗錢,提升自身的理財能力!

中國理財市場打破剛兌是一個大趨勢,不僅金融監管部門要求金融機構打破剛兌,而非金融機構,比如網貸行業也早已被要求去擔保、去剛兌。

下面給大家列一個理財騙局的黑名單:

泛亞貴金屬事件:2015年9月,超過100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泛亞投資人聚集在證監會門口維權。他們身著印有標語的白色T恤,拉起橫幅,高喊“活捉單九良,還我血汗錢”等口號。監管的缺失,人性的貪婪,令這家號稱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延續了數年瘋狂的圍獵資本遊戲。最終資金鍊斷裂,20多個省份的22萬投資者的430億元資金難以討回。

MMM金融互助:月息30%,通過發展下線來維持,許諾高回報和高抽成,沒有經政府核准的公司組織,只有一個複雜無比的網站,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為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之一,騙完印度又跑來騙中國!但是還有很多人趨之若鶩地參與,甚至下血本投資。他們抱著僥倖心理,覺得賺一把就跑,都無比自信地覺得自己不是那最後一棒。可是,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

民間借貸崩盤:一般以年利率20%、30%甚至更高的回報為幌子,投資者一開始投入幾萬後,嚐到“甜頭”便追加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最終借款人逃跑、企業倒閉。

“原始股”氾濫成災:在“無股權不富”的投資概念衝擊下,一場場原始股售賣大戲開始集中上演。除了高回報、一夜暴富等收益誘惑外,“上市公司”這些個虛晃的光環給了非法集資更堂而皇之的馬甲。謹記:掛牌≠上市,四板≠三板,天上不會掉餡餅。

銀行理財“飛單”:即銀行員工被投資公司的高佣金所吸引,私自與其他投資公司“勾結”,以銀行的名義出售投資公司的理財產品,並過分誇大收益加以矇騙,導致投資者上當。

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騙錢:或者假冒或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並在網上發佈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

現貨白銀投資:以高額回報誘惑客戶開戶,然後開始向你介紹現貨白銀,說現貨白銀交易更加靈活,可以雙向買賣,漲的時候可以做多,跌的時候可以做空,盈利空間大,開戶後,有專業的老師帶著操作,做了幾天可能會賺一些,然後會說你的錢太少來錢慢,又讓投資者加大資金量,結果就是無休止的虧損。

高額回報,騙老人的錢: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或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群眾投入資金。

所以,未來投資者要擦亮眼睛,剋制貪念,讓那些“鼓吹無風險理財、高收益理財”的騙子去見鬼吧!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

2018年陸家嘴金融論壇,鳳凰網財經全程報道,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原文閱讀查看。今晚邀請您一起關注鳳凰網財經舉辦的梧桐夜話,共話中國經濟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