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如果说硅谷是大大小小的创业公司的发源地,那么曾经培养出10多个独角兽,包括 Airbnb、Dropbox 等超级巨头的Y Combinator,就是硅谷的“精英班”,从Y Combintaor毕业的公司,有的估值都要翻上几倍。

甚至有人说,在硅谷有两种孵化器,一种叫做Y Combinator,一种叫做其它。

而YC的 Demo Day(毕业公司路演日),也成为各大投资人挤破头也要进去的地方。比名牌大学还要低的录取率,严格的审核流程,自带的明星光环,大牌的投资人,让 YC 每次 demo day 都热闹非常。

而它最新一期毕业公司的名单,也成为了各大 VC不惜一切都要抢到的“大杀器”。

Paul Graham:硅谷孵化器 Y Combinator(简称“YC”)创始人,硅谷创业教父,YC自2005年成立至今,从美国东北部的剑桥搬迁到西部的湾区,人员从4人扩张到19人,服务从短期的暑期夏令营到完整的创业生态系统。

先后投资了1000+创业公司,聚集了超过2400

位创始人,所有项目的估值总和超过650亿美金。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作为一家成立时间超过10年,在一级市场从事早起科技企业股权投资的孵化器,对比二级市场上的各大投资银行的市值,会是怎样的一种对比?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创造了650亿美金估值的庞大商业帝国的YC,其内部组织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接下来,我们想通过三个问题的回答,来试图对其进行解构。

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优质创业项目申请YC?

2、YC为什么能孵化那么多独角兽企业?

3、YC最核心的资源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优质创业项目申请YC?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换个方式来问就是,为什么YC明年能收到数量众多的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创业项目?

根据YC最新一期2015冬季的报名数据结果分析:收到5000份创业项目的申请,网络筛选到430多个项目,然后再5天的时间内,每天集中与17-25家创业企业进行面试。

YC最近几年国际项目的申请数量也每年在攀升。

数量众多的优质创业项目,其实来自于YC强大的品牌推广能力,以及多条渠道。

具体的渠道为:

2)自有品牌主导的线下活动

3)自己开发运营的互联网产品

YC在线上各渠道传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自己原创的,内容承载的形式有:文字(博客/书籍)、音频(博客)、视频等。

博客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线上流量最大的,首当YC创始人Paul Graham的博客,自从Sam Altman掌舵YC之后,YC官网博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布频率更高,内容涉猎也更广,包括YC所有合伙人的文章,对YC投资项目的最新介绍等,YC在2015年末还启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独立博客:Mcro。

这还是一个试验项目,由主编Colleen Taylor负责,Macro主要用来沉淀深度思考过的内容(说实话,现在的孵化器、创客空间、加速器真的没什么深度思考过的东西),以及YC投资项目背后的故事,而不会跟风事件性的内容。

书籍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在所有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孵化器中YC图书出版的数量应该是最高的。

创始合伙人Jessica Livingston出版过2本书,前总裁Paul Graham出版过3本书,现总裁Sam Altam出版过1本书。还有从第三方视角深度剖析YC三个月创业集训营整个过程的书籍。

Jessica Livingston

Founders at Work:英文版出版于2007年,台湾版《科技CEO的创新X创业学》出版于2011年,本书采访了33位美国早期创业者。

Female Founders Stories:针对YCs所有投资项目的女性创业者的访谈合集。

Sam Altam

How to Start a Startup:整理并收取了YC于2014年秋天在斯坦福开设的20节创业公开课(CS182B)的全部内容。课程包括:为何要创业、产品、增长、融资、文化、硬件等。

授课的讲师有:PayPal创始人Petar Thiel、YC创始人Paul Graham、YC总裁Sam Altam、A16Z创始人Mac Andressen、硅谷著名天使投资人Ron Conway、A16Z创始人Ben Horowitz、LinkedIn创始人Reid Hoffman。

Paul Graham

On Lisp:出版于1993年,一本关于Lisp Macro的书。

Hackers and Painters:英文版出版于2004年,中文版《黑客与漫画家》出版于2011年。

“这是一本能引发技术人思考的佳作,真正意义上的黑客精神、创业、编程语言,是这本技术散文集的三个主题。”—摘自冯大辉的评论。

ANSI Common Lisp:出版于1995年,Lips语言入门教学书。

The Launch Pad Inside Y Combinator,Sillcon Valley’s Most Exclusive School for Startups:详细描述了2011年YC冬季和夏季两期加速计划的完整过程,以及经历其中的项目,中文版为《YC创业营》。

播客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自有品牌播客节目Startup School Radio,节目在著名的沃顿商学院旧金山分校的商学院电台录制,主播Aaron Harris也是YC的合伙人之一。

内容涉及创业项目背后真实的故事,以及有关创业、产品、增长或融资相关的建议。

品牌活动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Startups school 是YC主导的线下品牌类活动,目前已经在纽约、硅谷以及欧洲等地成功举办。持续一天的免费活动,其中你将能听到来自创始人和投资人的经验分享。

自有产品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同Marco一样,hackernews也是YC旗下的实验项目,一个专注于程序员开发者的社区平台(新闻站)

总结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另外,历届YC投资毕业的优秀项目,也会推荐身边优秀有潜质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申请加入YC。这样就行成了雪球效应,优秀的项目会吸引其它同样优秀的项目。

以上是YC所有的项目渠道来源,包括线上的博客网站,实体书出版,播客音频节目,线下品牌活动,自有开发运营的产品,以及历届YC校友项目的推荐。如此众多高质量的渠道,构成了YC所有的项目来源。

YC为什么能孵化那么多独角兽企业?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Airbnb、Dropbox、Stripe、Zenefits等大家熟悉的独角兽公司,都是YC早期的孵化项目。

YC的孵化服务分为两类:盈利性、非营利性。

盈利性

盈利性服务的形式是讲所有的投资、服务、导师对接和Demo day打包在一个孵化计划内。

这么做意味着:大量项目统一收集、统一筛选、集中投资、集中孵化。

具体的孵化计划形式又分为两种:针对首次创业人群的【YC协会】,针对稍微成熟团队的【加速计划】。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YC协会】:针对首次创业的人群,投资2万美元,在8周时间内通过YC导师的建议将想法转变为一家创业公司。可以被认为是迷你版的加速计划。“加速计划”是YC最核心的服务产品,每年两次,小金额(12万美元)投资于大批量的项目(最近一批一次性投资了107个项目)。

最近YC把加速计划产品化做了更加细分的分类,拆分为:软件领域、教育科技、生物科技4个领域。

软件领域:产品祥泰多为App和Web.

硬件领域:与软件领域相比,硬件领域创业在很多地方有许多截然不同的需求。YC与硅谷著名的硬件孵化器Bolt达成了战略合作,Bolt的合伙人和工程师将给与YC投资硬件项目在产品开发和大规模生产方面指导。

教育科技:专门针对教育领域的孵化器品牌Imagin K12加入YC,保持独立运营,负责YC的教育条线。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生物技术公司的创业成本正在下降,周期正在缩短,这些和互联网项目的相似度非常高。未来小团队利用有限的资金,就可能创造出颠覆性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市场化。

这种更加细化的领域分类,意味着除了传统的软件领域之外,YC的投资正在染指硬件、教育、生物科技等其它领域。小金额大批量地投资早期项目,是YC成功孵化出那么多独角兽企业的投资策略之一。

非盈利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YC大部分的工作室投资于创业公司,但部分具有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创业项目却并不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例如那些商业周期非常长的项目,那些试图解决开放性问题的项目,那些所有技术都开源的项目。

YC想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提过这些项目的效率和产出(相较于传统的研究实验室和NGO组织),YC实验室就致力于此。

Open AI:是YC实验室旗下的第一个非营利项目,采用公司化的运作模式,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

与其它同样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验室不同,Open AI并不急于追求快熟的财务回报。

利用市场化的机制,提升传统基础科学领域研究项目的效率,提高产出,在相当长周期的时间窗内寻求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

YC最核心的资源到底是什么?

由于YC每轮投资的额度非常有限,所以投资可能不是YC最核心的能力,同时,YC也并不提供办场地给创业团队。

我们认为,YC最核心的是其自身强大的合伙人团队,背后丰富的导师资源,以及能够将这些人脉资源与自己投资的项目进行有效对接的中间平台

YC目前全职的合伙人共有19位,关键人物如下: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拥有强大的合伙人和导师团队并不足够,需要有一个中间平台,能够有效地将上游的人脉资源和下游团队需求结合起来,才算完成闭环。

为此,YC成立了一个新的兴趣项目:Open Office Hour。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高校的中间平台,将YC上游强大的合作人与导师团资源,以及下游YC众多的投资项目创始人,做一个有效地对接。

YC帝国的崛起

以上三部分,分别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优质创业项目申请YC?YC为什么能孵化那么多独角兽企业?YC最核心的资源到底是什么?

这三块内容只是对YC帝国的解构。对于某一细节领域的深度理解,给与我们解构的能力。

而真正产生价值,发挥创造力的,在于结构后的重组。接下去,我们试图重组整个YC帝国,看其内部组织到底呈现一个怎样的形态。

根据冰山理论,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庞大的危险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以下。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以此类推,那些独角兽公司,以及YC所投资的其余1000+项目就是YC帝国这座冰山暴露在海平面之上的部分,而真正危险的部分隐藏于海平面以下,那就是:YC的创始人/导师团队,强大的品牌推广能力、产品化的服务能力。

冰山模型揭示了帝国的内部组织机构。如果我们再细化一步,把YC位于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单独抽离出来,拿我们所熟悉的汽车引擎作对比,你会发现: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YC的创始人/导师团队=汽油(人脉)

强大的品牌推广能力=引擎(推广)

产品化的服务能力=传动系统(服务)

引擎模型揭示了YC最核心的投资服务能力。

解构和重组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YC,这个投资了价值650亿美金公司的孵化器的解构和重组。

简单来讲,充分利用合伙人/导师的人脉资源,借助大量原创的内容,线上媒体的宣传渠道和线下品牌的活动吸引创业项目,经过筛选后小金额大批量地投资这些早期项目,再把所有投资的优秀项目的创始人资源沉淀下来作为导师,把投资的优秀项目的品牌沉淀下来用于下一轮孵化计划的推广。

这是整个YC帝国正向闭环的运作模式。

2017年中国新增5000多孵化器,共有近8000家孵化器和5000家创客空间,总数占全球一半,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大企业趁着政策的东风进入这个行业,越来越多环境优美、装修新颖的空间开门招商。

可是,举目四望,中国却并没有像YC一样成功的孵化器。

是创业者太少,还是我们做的不够好?

我想,很多孵化器的老板们早已心知肚明。

文章整理自知乎博主梅晨婓

Your Life Can Be Bett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