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在這個春節中,野味是被人們經常談及的話題之一,特別是引起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蝙蝠。

可能有很多人在討論的過程中都會唾棄食用野味的人,很多認為是他們食用野味才導致這次疫情的發作,甚至有些人疑惑明知道蝙蝠帶有很多病菌,會嚴重傷害到身體。

但為什麼總是有人想要吃野味,是什麼讓這些人無視傷害,導致新型冠狀病毒的不斷蔓延?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蝙蝠一直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它身上所攜帶的病毒種類超過100種,其中包括SARS病毒。

而從蝙蝠的外貌上來看,它並不是看起來特別有質感並且能讓人想要吃的一種食材,但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義無反顧的將蝙蝠煲湯吃肉。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一場疫情的背後,同時可能是一曲野生動物的哀歌

在經歷2003年的非典風波後,市面上食用野味的人雖然有所減少,但沒過多久這股食用野味之風再次掀起。

總是有很多人對野味有著執念,總想食用一番,甚至有些明知道各種野味中所帶來的病菌會影響身體性命,也會義無反顧想讓自己品嚐。

也正是如此讓很多人感覺到疑惑,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對吃野味的執念如此之深?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為什麼總是有很多人想要食用野味?

一、虛榮心作祟

由於在日常生活中各種野生動物是比較常見或者根本接觸不到的,並不像雞鴨魚肉滿大街存在,所以也就在飯桌上成為了物以稀為貴的食物。

也正是因為如此讓很多人想通過吃野味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和財力,吃野味可以讓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得到足夠的滿足,尤其是虛榮心方面。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二、存在特殊的誘惑力

在目前有不少人堅信,各種野生動物要比普通的飼養動物更具價值,甚至有些秉承著藥補不如食補的理念。

很多想通過吃野味來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如在網上流傳著虎骨能治風溼,吃狼肉能幫助壯膽,也正是這些流傳的營養價值讓這些野味充滿著各種誘惑力。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三、人類的征服欲在作祟

隨著社會幾千萬年的發展,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可以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得到自己適合的生存發展條件,人類可通過自己的雙手和創造力來得到想要的東西,這也在在潛移默化中讓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征服欲和強烈的控制慾望。

而在歷史上所記載的一些野獸動物,也就更容易引起人類的征服欲,食用野味就能體現他們征服野生動物的表現之一。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野味,並沒有多大的營養物質

中國食療文化,從古到今,一直以來都沒有變化。

也正因如此,“以形補形"影響下,也驅使著人們不斷攝取野味,但需要知道的是各種野味所帶來的效益往往是達不到想象中的效果。

有各種研究證據表明,相對於家禽家畜,各種野味身體中所存在的蛋白質能量以及碳水化合物,基本和這些家畜家禽相差不多,如果想要通過攝取野味提高營養補充能量,食用雞鴨魚肉就能滿足這一條件,完全不需要進食稀罕的野生動物。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人們在所吃的家禽家畜類食物,大多數是經過衛生防疫部門嚴格檢疫後才投放到市場中供人購買食用。

而這些來路不明的野味中並沒有通過嚴格檢驗,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危機,特別是這些野生動物中所攜帶的病毒,不要說食用,有時候只是接觸到皮膚也容易導致感染。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無論是獵奇還是求鮮,吃野味都是一場瘋狂的冒險,都是一次次受到大自然“詛咒”。

老饕們貪吃野味,吃出的不是品味,而是愚昧。

這種陋習背離健康飲食文化,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

為了自己,為了他人,請拒絕野味。

艾滋病、非典、冠狀病毒,攜帶病毒的野味,為何國人就是戒不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