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晉文公和趙盾之間的關係——既是翁婿,又是連襟

趙卿父子(三)

晉穆侯去世後太子仇和自己的弟弟公子成師倒沒什麼問題,但是穆侯弟弟殤叔篡位自立為國君。太子仇後來從叔父殤叔手裡奪回了國君之位。當二王並立的局面持續了二十多年之後奪回君位的晉文侯出手了。周平王東遷得到了鄭國、秦國的輔助。這時邦君諸侯始不朝於周,晉文侯迎平王而立於京師,“京師”指的是“宗周”,三年之後東徙於“成周”。之後又過了九年,晉文侯終於找機會殺了“周攜王”,讓周平王的地位穩固了。這就是《國語*鄭語》裡說的“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晉文侯是安定了周王室,但是緊接著晉國的內亂就來了,晉穆侯時大夫師服的話要應驗了。


晉文公和趙盾之間的關係——既是翁婿,又是連襟


晉文侯死後,其子伯繼位為晉昭侯。從晉穆侯到殤叔自立,到太子仇奪位為文侯,到文侯死而昭侯繼,晉穆侯的那個被師服預言“成師大號,成之者也”的少子成師一直都在,想必經歷了這麼多晉國的內亂他也鍛鍊得經驗豐富。成師是晉昭侯的叔父。晉昭侯做了一件如果能早知道後果一定會後悔死的事:晉昭侯把自己的叔父成師封於曲沃,號桓叔,又稱為“曲沃桓叔”。當時晉國的都城名“翼”,而曲沃地盤比國都翼還要大。利用這個優越的條件,曲沃桓叔又非常會籠絡人心,慢慢積聚起了勢力。

曲沃桓叔死後,兒子繼位就是曲沃莊伯。師服所預言的晉國內亂終於來了。曲沃莊伯帶領鄭國的軍隊和邢國的軍隊進攻晉國的都城翼,這時候的周天王是平王的孫子周桓王,周桓王派尹氏和武氏幫曲沃莊伯起攻打翼城大宗。而真正的晉國國君晉鄂侯逃到隨地去了。隨,就是現在山西介休。但後來周桓王和曲沃莊伯又發生了矛盾,於是周桓王又在晉國都城翼重立晉鄂侯的兒子為晉國國君,就是晉哀侯。曲沃小宗傳到莊伯的兒子,也就是曲沃武公的時候,曲沃武公進攻晉國的都城翼,俘獲了周桓王立的晉哀侯。從此以後曲沃代翼,小宗驅趕了大宗,曲沃一支奪取了晉國國君之位。

曲沃武公變成了晉武公,晉武公很快去世,他的兒子詭諸即位,史稱其為“晉獻公”。晉獻公伐驪戎,得驪姬,再一次導致了晉國內亂,但就是在動盪中催生了晉國的第一代霸主,隨之而起的就是趙氏卿族的閃亮登場。


晉文公和趙盾之間的關係——既是翁婿,又是連襟


晉國的這一次內亂後果嚴重,導致從此晉國無公族,首先要從事主晉獻公的婚姻說起。晉獻公的夫人是賈國之女,可稱之為“賈姬”,按照春秋時期對貴族婦女稱呼的慣例,可以分析出來,“賈姬”是賈國姬姓之女。問題是晉獻公也是“姬”姓。晉獻公和賈姬夫妻犯了周代同姓不婚的忌。而且賈國的始封君姬公明和晉國第一位國君晉侯燮還是親兄弟,都是唐叔虞的兒子。賈姬無子,晉獻公立的第一個太子名字叫申生,這是晉獻公和齊姜生的兒子。沒錯,這個“齊姜”正是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的女兒。齊姜嫁到晉國來並不是嫁給晉獻公的,是嫁給晉獻公的父親晉武公為妾。但是晉獻公和庶母私通,《左傳》記載,“烝於齊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烝”的意思就是與母輩私通。齊姜的女兒稱為“伯姬”後來嫁給了另一位春秋五霸秦穆公,兒子申生被立為太子。如果沒有後來發生的事,可能申生就會順利即位成為下一代晉國國君。

驪戎,據西晉杜預說所居在“京兆新豐縣”,就是陝西潼關的東北。近代顧頡剛又說在山西析城,王屋兩山之間。還有一說,其地在臨潼驪山。驪戎是西戎的一支,國君姓姬。“驪姬”的稱呼所表達的意思是說,這位女子是驪戎的姬姓之女。也就是說,晉獻公再立夫人又是與他同姓。不只驪姬嫁給了晉獻公,驪姬的妹妹少姬也嫁給了晉獻公。驪姬給晉獻公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公子奚齊,少姬也生了一個兒子,名“卓子”。儘管卜筮表示伐驪戎不吉,龜甲占卜也表示立驪姬為夫人不吉,但晉獻公一意孤行不聽勸告。


晉文公和趙盾之間的關係——既是翁婿,又是連襟


晉獻公在位時為晉國開疆拓土,確實為後來的文公稱霸打了很好的基礎。趙氏在輔佐獻公開拓的時候也得到了耿地作為自己的食邑。耿地在山西的西南部,就是現在的河津。並且為了防止晉國再有公室之亂,獻公盡滅桓、莊之族。內亂在晉獻公的幾個兒子之間發生了。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成為太子,想盡辦法陷害原來的太子申生以及申生的兄弟: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的母親是小戎之女,這個女子被稱為“小戎子”,小戎是允姓之戎。公子重耳的母親則出自於“大戎”,大戎也是唐叔虞的後代,姬姓,以狐為氏,重耳的母親被稱為“狐季姬”,又是和晉獻公同姓。

最後的結果是申生在曲沃上吊自殺,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五年後,正當齊桓公稱霸,會盟諸侯於葵丘時,晉獻公去世了。晉獻公死後,驪姬的兒子、太子奚齊居喪於次,“次”即喪居的茅屋,在這裡還未即位的奚齊就被太子申生黨徒晉國的大夫裡克和丕鄭所殺。受獻公託孤的晉國大夫荀息又立驪姬妹妹少姬所生的兒子卓子為國君。悼子是在獻公死前沒兩年生的,這時候超不出三歲。沒過一個月,這個不足三歲的國君在朝堂上又被裡克給殺了。荀息徹底絕望,於是也就自殺了。

那麼趙氏在晉國內亂中是如何選擇自己未來發展道路的呢?在這一場大亂之中,晉國的大夫們各有選擇:如荀息,算得上是“卿”一級的高官,受獻公託孤之重,選擇了堅決執行晉獻公的意志,不能則以死相報。裡克、丕鄭,算得上是太子申生的擁護者,在殺了奚齊和卓子後本來是想迎回重耳即位,但重耳覺得當時晉國大喪加大亂,不是最好的時機,就沒有回去。裡克和丕鄭迎回了夷吾,夷吾即位為晉惠公,最後克里和丕鄭皆死於夷吾之手。還有在晉國為大夫的狐氏三父子:狐突,是重耳的姥爺,現在仍被山西人尊稱為“狐爺”;以及狐突的兩個兒子:狐毛和狐偃。晉惠公夷吾死後,其子即位為晉懷公,晉懷公要求在朝的狐突把跟著重耳逃亡在外的兩個兒子狐毛和狐偃叫回晉國,不許他們跟著重耳。狐突沒有答應,於是被晉懷公所殺。狐毛和狐偃兩個舅舅跟著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可以說是盡心盡力。重耳逃亡到齊國的時候娶了齊桓公的女兒齊姜。齊桓公死後公子昭即位為齊孝公,狐偃和齊姜一起勸說重耳離開齊國,以防齊國有變。重耳貪圖齊國安逸不願離開,狐偃和齊姜一起灌醉了重耳把他扔到車上,然後趕路離開齊國。當重耳醒來,發現自己又踏上飄泊之路,又急又氣,提著長戈追打狐偃說,“若無所濟,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饜乎?”將來要成不了大事,我就是把舅舅你的肉都吃了又有什麼用?


晉文公和趙盾之間的關係——既是翁婿,又是連襟


趙衰事文公純屬天意。《史記*趙世家》說當時趙衰進行了卜筮,“卜事晉獻公及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於是在這場內亂中,趙衰選擇公子重耳,並跟著他一起踏上流亡之路。重耳流亡十九年的前十二年是在姥姥家,《國語》說“文公在狄十二年”,這十二年重耳解決了自己的婚姻問題,或者說再一次解決了自己的婚姻問題。在此期間,狄人伐廧咎如而得二女:叔隗和季隗。長者叔隗嫁給了趙衰,少者季隗則嫁給了重耳。重耳和趙衰又成了連襟。其實不僅如此,重耳回國即位之後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趙衰,他們又成了翁婿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