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乡村中学教师教两三个科目,每周20多节课正常吗?

小鹏英语


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来看,初中老师每周20多节课肯定是超过标准的。但是要说是否正常,只能说,不正常,但是很普遍,因为在农村中学,像这种情况很多,甚至还有一个礼拜上30节课的呢(包括早读下班和晚自习)。


在行外人看来,老师是个轻松活,似乎只需要用粉笔写写画画,悠闲地享受着国家的法定假期外加寒暑假。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课时量超标几乎已经成了常态。

中小学老师正常课时量一般是多少?实际情况又如何?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初中教师每周工作量为12—16节,小学教师每周工作量为14到16节。所以说,题主所说的每周20节的课时量,肯定是超过了有关标准。事实上,现在农村学校够严格按照课时标准执行的是少之又少,一般的老师课程量都在20节左右,我甚至见过一周课时量30节的(包括早读下班和晚自习),所以在农村学校来说,周课时20节并没有什么不正常。




为何农村教师课时量会超出标准?

农村学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老师课时量严重超标的现象?一句话,人少课多。有人也许有疑问,每年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考个编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似的,老师怎么会缺编呢?

其实,你如果拿出花名册去看,也许是不缺编的,满满当当,满编满员。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在这些人员当中,有请产假不能来上班的(开放二胎以来,产假人员暴增);还有停薪留职请长假不上班的;也有因为“身体原因”长期不能到岗的;还有学校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也是不上课,或者只象征性地上几节课的。


以我这所学校为例,定编120人,产假5人,停薪留职人员11人,身体原因不能到岗2人,这样算下来,缺编18人,加上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的课时量,最终都要摊到在岗人员头上,所以课时量超标也就不奇怪了,一个老师周课时量达到20节甚至更多也就成为不正常的正常!

结束语:农村学校缺编严重,加上请产假,请长假,校级干部,中层干部的课时量分摊到在岗老师头上,所以一线老师周课时量突破20甚至更多也就不奇怪了。这种现象不正常,但是很普遍!


周老师教育谈


捂脸,乡村中学教两三个科目,每周20多节课,这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少了二十节那才是不正常现象!

山村老师从毕业开始就一直扎根于山区中学,十年来一只都是两个班的主科教学工作。下面山村老师就以自身为例,算算自己一周的课时量!早早读一周1节(06:00—06:30早操前半小时的早读,两个班在一起,因此一周一节),早读每班2节(07:15—07:45两班四节,也就是说山村老师一个周五天每天早上都有早读课)正课每班每周8节(两班16节),晚自习每班2节(两班4节),统计一周课时25节!



学校学生每天课时量,早早读1,早读1,早上正课5节(7:50—12:05),下午正课4节(14:30—17:40),晚上5节自习(18:20—22:30)。

看了这个时间和工作量,和你所在学校相比怎么样?上小科目的教师相对来说要少几节,可能在二十节左右,因为校平均课时为19.8节!只有一种情况不用上这么多课,就是中层领导,这些所谓的中层领导,借口事物繁忙,只上其他教师的一半课时量为满课时!因此,把他们的大量教学工作就挤压给了其他教师。


因此,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课时量上20节太正常不过了。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调整心态,习惯就好!

以上仅代表山村老师所在学校,个人愚见。并不代表所有,网友们你们所在学校也是这样?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师看教育


乡村教师教三个科目,每周20节课正常吗?

我能感受到你在这种高课时量下的巨大压力!可能也参杂着些许的无奈。我觉得20节课超过了课时量,但是这种现象在乡村学校是很常见的!

乡村学校师资力量缺乏!存在教师夸科目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通!像教语文英语的老师还有早自习,如果你是两个班,那么你每周至少得上四个早自习,一个早自习30分钟,四个早自习120分钟也就是3节课!初中还要上晚自习,两个班的晚自习至少是4节课这样子!再加上课表上早晚自习除外的课至少都是20节课+!一周下来工作强度真的非常大!备课、写教案、做课件、上课、批改作业、做资料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社会和家长看不到的,所以说为什么要给老师放寒暑假喃?真的在这种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条件下,再不放假真的可能快要疯了!真的比喻的非常形象!

对于这种情况估计学校也是实在安排不过来,才会这样安排的,如果大家都是一样的课时量那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接受吧!带着怨气上课,对学生对自己都不好!坦然接受,一学期过得挺快的!


有趣的Soul


乡村中学教师教两三个科目,每周20多节课正常吗?这也要分不同地区的乡村学校,那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学校,中学教师教两三个科目,应该很正常,但每周二十多节课有点夸张。


我的一位朋友在凉山雷波县的一乡村中学任教,这所学校离县城很远,交通也不方便,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任教,学校里的优秀教师又愿意借调到县城去教书,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校不得不聘请代课教师,代课教师往往只任教一个主科,面对一些科目无人教的情况,学校只好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分配给老师,导致有的老师教三个科目。我朋友任教初中语文、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另外还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周18节课,他们学校的平均工作量为15节。但题主说的乡村中学每周20多节课,应该是比较少见的。


我们县为国家级贫困县,乡村中学的老师教两个科目的很正常,但老师的工作量很少,每周八九节课,这是普遍情况。原因是农村学生人口急剧减少,加上一部分学生随父母进城务工读书,而老师人数有增无减,导致一部分老师无课可上的情况。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到离城近的乡村中学,那时的生源很好,初中生就有2000多人,每位老师都要教两个科目以上,周课时达到20节,老师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而如今20年过去了,这所学校的老师还是和以前差不多,但初中学生只有180人,老师每周只有几节课,很少有老师任教两个科目的情况,这就是目前农村中学的现状。


Lance课堂


乡村中学教师每周2O余节课,严格规范地说,是不正常的。而现实中这种现象是存在的。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周课时国家是有规定的。每周12一16节,各地区教育部门在此范围作出具体规定。周课时超过16节的,应作超工作量,也就应该計发教师超课时津贴。在学校的绩效工资中列支。

为什么会出现教师超工作量问题?

主要就是学校没有严格按编制标准配齐教师。如应配20名教师,可能实际只有17名教师,那么所差的3名教师的课时就只能由17名教师来分担。所以产生超工作量。

中小学校应开设课程,每学科每周多少节,国家是有课程设置标准的。

学校缺编带来的影响:

1,不能满足课程设置要求,会产生少开学科,或学科课时不足。

2,加重授课教师负担,超工作量,会产生力不从心的现象。

3,严重影响学生学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学校要完成各项工作,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配置规定的编制人员。所以国家加大了缺编教师的公招补充。





洪爷33344611


乡村教师每周20多节课正常。笔者自己也是一周20几节课,而且本校这样工作量的老师并不少见。用我们校长的话:四五十岁就觉得自己老啦?😃😃😃不过,教两三门科目不太正常。江苏地区,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的教师数学老师同时要兼任体育老师,语文老师还要带一门政治等。教师不是全才,但学校需要学生需要,被逼到全才。这背后就是我国某些地区“乡村教师”、“农村师资”的缺乏。


令人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均衡,到现在为止我国的一些经济欠发达、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学校和山区学校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导致还存在一些教师必须教两至三门学科的情形出现。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均衡教育资源,迫切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合力给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空间。只有创造条件用心打造一个优良的农村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


Scarett


对于小学来说属于正常,特别是班型小的学校,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兼课也不为怪,15节以上的老师太多了。


王西海高效学习法


你你意思是课时多了还是少了?科目多还是科目少?


杨锅来了


今年我是最轻松的,带三个班的物理,每天三节课,一周三个晚自习。九年级放月假。没有带班主任,管理学校后勤总务,学校文印室。 去年带两个班九年级物理,七年级两个班地理,带七年级班主任。学校总务,文印室,实验室管理员,男寝室管理员。那是太累啊,主要是学校管得紧。每天班主任量化通报


白开水99739766


太正常了,二十多年前都这样,还不是小班,一个班七八十人,一周二十节课,工资二三百块,不如洗碗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