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人間至味是清歡,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2020年開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中國這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國家,突然被按了暫停鍵。

從除夕那天開始,每天看新聞,盯著各種數據,心裡始終忐忑,後來,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老爸兩度入院,中間只隔了十天,每次都是和時間賽跑,第一次還進了ICU重症監護室,病因都是糖尿病引起的各種併發症。血糖最高的時候達到20.7,低的時候幾乎命懸一線。

我們的心臟跟著他每天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醫生科普了很多以前從未聽過的專業術語。也查閱了一些糖尿病相關的資料,對照老爸的情況捋了一下,發現很多問題其實可以避免,因為疏忽,成了現在這樣的局面。所以有了這篇#糖尿病防疫科普#文。

人間至味是清歡,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一、什麼是糖尿病?

1、西醫糖尿病診斷標準

我們正常人在飲食之後,隨著血糖的升高,胰臟分泌胰島素的量也會相應增多,從而使血糖下降並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當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不足,不能隨著飲食後血糖升高而增加,起到降血糖作用或獎血糖作用弱,就成了糖尿病。

西醫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滿足以下任意一個條件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A. 有多飲、多尿、多食及體重減輕症狀,且任意時間血糖值≥11.1毫摩爾/升;

B. 空腹血糖≥7.0毫摩爾/升,伴有或不伴有“三多一少”症狀(即A提到的多飲、多尿、多食及體重減輕症狀);

C.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餐後2小時血糖值≥11.1毫摩爾/升,伴有或不伴有“三多一少”症狀。


2、中醫對糖尿病的辨證分型

中醫上,糖尿病即消渴症,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三個證型。煩渴多飲為上消,消谷善飢為中消,消而便數有膏為下消。

A. 上消:肺熱上津。

主症:患者通常感覺煩躁易怒、口乾舌燥、口渴多飲、小便頻數、舌尖紅、苔薄黃而幹、脈洪數等;

B. 中消,此類型又分為胃熱熾盛與氣陰兩虛。

胃熱熾盛主症:患者多食易飢餓,形體消瘦,尿量頻多,大便乾燥,舌紅苔黃而乾燥,脈滑而有力。

氣陰兩虛主症:口渴多飲,多食易飢與大便溏洩並見,或飲食減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身體消瘦、骨蒸勞熱、自汗盜汗、舌質淡、苔白而幹、脈象弱。

C. 下消,此類型又分為腎陰虧虛與陰陽兩虛。

腎陰虧虛主症:多飲多尿,尿液渾濁如淘米水,或尿甜,口乾舌燥,或伴有腰膝痠軟、五心煩熱、頭暈目昏、皮膚乾燥瘙癢、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陰陽兩虛主症:小便頻數,渾濁如淘米水樣,甚至飲多少尿多少,面色黧黑、皮膚焦乾、腰膝痠軟、形寒肢冷、陽痿不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而幹、脈沉細無力。

人間至味是清歡,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二、為什麼會出現糖尿病?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後代發病率相對較高。

但也有研究證明,父母均為糖尿病患者的,子女並非100%會患病,還與後天的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

我爺爺奶奶並沒有糖尿病,但奶奶的兩個妹妹都在晚年的時候患病。爺爺奶奶生了五個兒子,三個女兒。

兒子中只有我爸大概五十多歲的發現患病,現在六十幾歲,併發症已經多得讓人頭皮發麻。女兒中有兩個姑姑都是六十多歲以後發現,但因為兩個姑姑飲食控制得好,沒有出現太多併發症。


2、不良的生活習慣

第一大不良習慣,熬夜,不注意休息,這是我老爸患病很大的一個原因。他喜歡打牌,常常一打就是一天一夜。今年年初二,他身體其實很不舒服,哥哥和幾個堂兄弟打牌,他竟然坐在旁邊看了一整夜。晚上睡覺,他已經有心衰的跡象,呼吸困難,但打牌看牌卻跟個正常人一樣,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第二大不良習慣,飯後不運動,甚至吃完就躺下睡覺,這幾乎是糖尿病的大敵。這也是我老爸的一個惡習,有時候晚上很晚回來,吃完沒多久就睡。這應該也是他會患病的一個原因。


3、飲食習慣

很多人誤以為吃糖多就會得糖尿病,這其實是一個誤解。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在人體內都可以提供熱量,引起血糖升高。

中國近些年糖尿病患者人數大增,尤其是曾經比較貧困的地區,經濟發展迅猛,糖尿病患者急劇增高。因為不缺錢了,從省吃儉用突然跨越到海吃胡喝,身體無法適應這樣的劇變,又缺乏保健意識,就很容易患病。


4、缺乏運動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慾壑難填,為了住更大的房子,開更好的車,拼命忙碌,所有的時間都填滿了工作。根本無暇顧及運動,健身。吃得多,卡路里沒有及時消耗掉,日積月累,血糖自然就上去了。


人間至味是清歡,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三、如何預防糖尿病?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儘量做到不熬夜;

2、平衡膳食,通過食物合理攝取脂肪、蛋白質、糖類三大營養成分;

3、平時多參加戶外運動,與大自然接觸,增強身體免疫力;

4、經常體檢,發現患病儘早治療,如果不幸患病,要端正心態,糖尿病並非不治之症,遵從醫囑,配合食療,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或推遲各種併發症出現。


人間至味是清歡,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歷經重重波折,老爸終於出院。始終記得,他被送進了ICU重症監護室,站在走廊裡那種心情。

從前在影視劇裡看ICU這個場景,只覺得驚心動魄。親歷現場,聽著醫生科普的那些晦澀難懂的醫學名詞,各種各樣可能出現的突然狀況,才知道,除了提心吊膽,就是無能為力,還有時間被拉得漫長的煎熬等待。

老爸被送進病房的第二天早晨,醫生走到出重症病房門口,喊他的家屬,說手術順利,他人已經醒了,想吃開水衝雞蛋。

那一刻的激動心情,我想餘生都不會忘記。

也是在那一刻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人間至味。

人間至苦,是你無法預料的、比明天更早到來的意外。

人間至甜,是生逢和平時代,國家強大,能對抗一切意外;是家人健康,在一起點點滴滴的清歡,是劫後餘生的一碗開水衝雞蛋。


人間至味是清歡,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年少時,我們都曾有過無數美好的理想,後來發現,這些所謂的理想大多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們為此付出慘重代價,摔得頭破血流。

鍾南山院士說的對,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很多事,盡力了就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原因有很多。

天地萬物,各有其位,各有其時,各有其用,不需要強求。

穿過風風雨雨,活著就是最大的理想。

吃好睡好,身體好,就是最大的幸福。


#糖尿病防疫科普# #戰疫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