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小書包"造型,為何現在越來越少了?

車尾背個“小書包”?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越野車外掛式備胎,它是最能表達越野情懷的一種裝備,曾經經常出現在越野車或SUV的尾部。在當時,越野車的定位都是很純粹的,那就是為了越野為了幹粗活而生,因其自身的定位,全尺寸備胎對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要把這種大的備胎掛在底盤下面,反而會降低離去角,從而影響車子的越野性能,再加上受到二戰美軍的小吉普和牧馬人的影響,於是更適合越野需求的小書包(外掛備胎)便開始流行起來。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這是越野車曾經給人們的最初的印象。但是,最近這些年的一些SUV或者越野車,通通都往城市化的方向發展了,曾經代表著不羈、放縱、愛自由的“小書包”現在卻越來越少見了,甚至只有高配的越野車上才會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越野車都不愛背“小書包”了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成本太高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外掛備胎需要對後備箱門內部進行加強,這就和防撞梁是一個道理,生產一輛錢不多,但是生產幾百萬輛那就得很多錢了。現如今,各大廠家都為了降低成本而絞盡腦汁,簡配一個外掛式備胎罩和一個全尺寸輪胎,會讓廠家在一輛車上省下不少的成本。

容易毀尾門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外掛式備胎是懸掛在車尾門上的,這就非常考驗尾門或備胎支架的強度,但是有很多城市型SUV為了節約成本用的都是塑料殼,在激烈的行駛中,尤其是越野路段,備胎的重量對後尾門的拉扯力度是非常大的,很容易造成後尾門的下沉或變形。正因如此,很多越野車玩家一般也都是在後期自己加裝了一個強度更高的備胎架。

容易造成異響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其中,有很多“小書包”是採用後備箱側開的形式,它主要是依靠著鉸鏈和車身的連接。然而車子的行駛總會經歷各種顛簸,長年累月下來,車門的重量和備胎自身的重量就非常的容易使鉸鏈鬆動、縫隙加深從而產生異響。

開關後備箱門不方便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在外掛式備胎中有兩種掛法,一種是比較簡單的掛在車尾門上,另外一種就是有個備胎架,開車尾門時要先把備胎架給打開。備胎本來就有一定的重量,特別是大尺寸SUV,那就更重了。再加上在城市裡,大部分停車位通常都比較小,如果以這樣的方式打開,那就真的是非常的不方便了,中看而不中用。

影響車後視線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外掛式備胎的體積一般都是比較大的,如果掛在後車門上幾乎就佔了大半個尾門了。雖然後車窗並不常用,但是在倒車的時候就會影響倒車影像,其視線也會受到阻擋,會形成一個盲區,如果這時車輛後方有小孩或者是其它物體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售價更貴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要把如此大重量的輪胎掛在尾門上,那肯定對製造工藝要求非常高,所以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造車的成本,也提高了車輛自身的售價,你去參考一下2018款普拉多的售價就知道了,有外掛備胎的車型都要多加一萬元。

容易被盜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有些車的外掛式備胎是裸露在外面的,想偷走它,只需擰幾個螺絲就可以了。好一點的還會給它加個罩,但也很容易被偷走。而一條全尺寸備胎加輪轂的價格少則幾千,大則幾萬,如果被盜,那的確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功能性降低了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外掛式備胎最早是在硬派越野車上出現的,它是為了車輛在複雜的路況下,輪胎被扎的時候,讓更換輪胎更為的方便。但現如今的市場上是城市型的SUV當道,外掛備胎本身的功能性儼然已經降低了,所以好多廠家都取消了這項配置。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但是呢,“小書包”也並非一無是處,如果你在泥濘的路上輪胎壞了,這時候要換備胎,結果你車後備箱放滿了行李,那這時候你就知道外掛備胎的方便了。另外,減少車內備胎還會給後備箱騰出超大的空間。因此,這個“小書包”不僅僅是因為好看,而且還非常的具有實用性,不然當初它也不會被掛在那麼多的越野車上了嘛。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雖然“小書包”有它的優勢,可也因為上述一些弊端,導致了很多城市型的SUV不再使用它。目前還有“小書包”的車型,基本上都是像牧馬人、奔馳G、豐田普拉多等這樣硬派的越野車,他們的車體都是自帶大梁結構的,整體通過能力很強,再加上“小書包”的加持,外觀則更顯硬朗。所以,“小書包”這個經典的越野車元素,也將會由它們繼續傳承下去。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

曾經越野車上那經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