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帕金森病早期如何預防關節問題?

“醫生,帕金森病人有關節問題怎麼辦?我爺爺自從得了帕金森病之後,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不愛出門,就喜歡宅在家裡看電視,還經常一個人發呆。最近,還患上了關節痛,甚至走不了路。”

醫生解釋,關於帕金森病的關節問題,比較常見的就是膝關節、手關節及脊柱畸形,這是帕金森患者長期的僵直症狀及異常姿勢導致。由於帕金森病患者不愛運動,長期異常姿勢得不到糾正,肢體活動能力越來越差,肌肉僵直,動作緩慢,就會出現關節疾病,這也是為什麼要強調帕金森病患者在確診後就應該堅持康復鍛鍊。

帕金森病早期如何預防關節問題?

預防關節問題,該如何改正異常姿勢?

帕金森病主要有震顫、僵直、運動障礙、走路不穩等症狀。到了中晚期,中線症狀尤為明顯,患者往往出現步態障礙、吞嚥發聲困難。除了藥物、手術治療外,功能鍛鍊也很重要。很多患者由於長期的異常姿勢,最終導致關節疾病。

那麼,帕金森患者應該如何改正呢?

1、可以試試“大步向前走”。這種運動量不是很大但是效果很好,帕金森患者長期堅持將受益匪淺。鍛鍊時建議患者在比較熟悉的環境,比如客廳或走廊等空曠的地方進行訓練,一般是五到十米的距離。患者雙眼直視前方,身體直立,起步時足尖要儘量抬高,先足跟著地再足尖著地,跨步要儘量慢而大,兩上肢儘量在行走時作前後擺動。其關鍵是要抬高腳和跨步要大。(鍛鍊時最好有其他人在場,可以隨時提醒和改正異常的姿勢)。

2、有的帕金森患者在起步和行進中,常常會出現“僵凍現象”出現,腳步邁不開,就象粘在地上了一樣。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採用下列方法:首先將足跟著地,全身直立站好。在獲得平衡之後,再開始步行,必須切記行走時先以足跟著地,足趾背屈,然後足尖著地。在腳的前方每一步的位置擺放一塊高10-15公分的障礙物,做腳跨越障礙物的行走鍛鍊。

此外,帕金森患者還需要堅持康復運動。

運動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減少肌肉的緊張和僵硬,幫助帕金森患者睡眠。鍛鍊還能促進心肺血液循環,幫助減壓,給予一種控制身體狀況的成就感。所以帕金森患者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喜愛的而又容易的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跳舞。嘗試讓這些活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什麼時間進行鍛鍊也很重要,應該選擇充足的休息並且經過藥物治療症狀得到很好控制的時候,開始時可能覺得困難,但只要堅持,帕金森患者就會從長期的鍛鍊中獲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