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有些人不认可沈鹏、张海的书法作品?

杯说一二


这个事情其实很正常,别说是沈鹏和张海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摆出来展览,随便找过来一万个人来看,能认可的估计不到一千。有些艺术上的东西确实能难让人人认可,我刚开始学书法那会,沈鹏和张海是书协的主要两位领导好像,那会看他们的字我也不认可。但是现在在回过头看他们的字,还是有一些品位的空间的,跟当初的看法有点不一样了。

应该说从启功、吴玉如、沈伊默等这些人之后,我们的书法的方向发生了一些问题,但这种方向的改变其实是令人有些担忧的。现代的书法家都在追求个性的展示,都想写出不一样面目的书体,本来这也是学书法最后必然要做的一件事,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现代的书家别说跟古代的大家比了,就是跟启功等老一辈书家比,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法的问题而是学识、文化、修养等问题,所以现代书家的字写出来感觉不耐看,缺少底蕴。

还有一个问题是西方现代美术的思维方式对书法产生了影响,现代书家追求的不是作品的内涵而是通过文字外形的变化或者线条的改变,试图从画面上给大家带来一种视觉冲击或者视觉刺激。而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书画的根本是意象美,这是与西方美术最大的区别。书法是我们特有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他是线条的表现艺术+文字本身内容+作者各体情感的抒发。我们再回头看看现代的书家,有几个能自己写诗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两位老师的作品:

上面是沈鹏先生的作品,沈鹏先生以草书见长,应该说功力不俗。但细节的地方还有欠缺,用笔不到位,感觉没有力气了。其中的“和”为追求效果,故意夸张变形。下面的这幅牌匾也是,这幅牌匾应该说非常好,但是总给人一种可以而为的感觉。就是有一种为了改变而改变,从有意识到无意识还要一段路走。不过这三个字“御苑门”我还是蛮喜欢的。

张海先生应该是以他的草隶见长的,但我个人觉得上面的行草书要好于下面的隶书。下面的隶书我画圈的地方,好几个不同的字,但末笔竟然出奇的写法一样,已经有一种习气在里面了,可能隶书写的太熟了,熟了就容易俗了。而上面的行草书反而表现的那种生涩的效果比较好。

以上也是我个人的拙见,水平不高,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教,让我多向大家学习学习。


翰墨今香


沈鹏和张海都是当今著名的书法家,一个擅长隶书、一个擅长草书。

对于沈鹏的书法,我个人是非常的喜欢的,逸笔草草,不计工拙,加上他的书写速度非常的快,他的书法给人的感觉气势还是非常的强的。

我们大部分人看不懂他的书法,主要还是因为他在书法上的理解是要超出我们常人的,研究书法几十年,没有经过书法训练的人或者书法的初学者看不懂也是正常的。像他这个水平的书法家,技法肯定是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所追求的层次和境界当然也就不一样了。


沈鹏草书: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再加上他写的是草书,当今社会懂书法的人少之又少,何况他写的又是草书。单单草书的识别,就把很大一部分人排除在外了。事实上很多专业学习书法的人都未必能够完全认识草书。

再加上他本身的职位,受到很多的批评也是正常的。

沈鹏楷书千字文局部

张海主要擅长隶书,他以行草书的笔法写隶书,又被称为“草隶”,他的笔力和书法的功夫都是很好的,但是对于他的这种书体的创新,我个人也欣赏不了,总感觉少了一些隶书的雅致。



张海隶书

总之,书法的评价虽然有很大的主观性,但它还是有最基本的规则的,这种规则就来自于欣赏着对于古代书法的学习和认识,没有这些作为基础,是很谈书法欣赏的。


张海行草书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红楼梦》公认的经典,有几个人能看下去的,更不用说《金瓶梅》了。感兴趣的只是其中露骨的床笫之私,把它看成是诲淫侮盗的低俗玩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沈鹏张海两先生我素未谋面,我只是见字如面,觉得这两人是从书法传统中走过来的,在书法素养上是很有底蕴的。他们的书作的学统意义,大于他们书作的艺术价值。即他们是在传承书法艺术向书法创新向我们指明了道路。我有时惊叹于沈鹏先生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书学素养,行草从汉晋处发笔,朴拙厚重而又飘逸潇洒,当代几人能到此境界。

可为知者道,难为俗者言。

能讨大众喜欢,必是俗书。

审美那么简单,一眼看尽,再无余味,那是艺术吗?

梵高的作品,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摆在我面前,我也看不出它们美在哪里,因为我不懂。但我不会说:"呸,丑画"。

在艺术上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边站队,而自己又没有自知之明,岂能有眼光去做"知人之明"的事呢?

读书法的人,没有二三十年的功夫去涉猎碑帖,自然不懂黑白,不辨美丑!


彼山苍苍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是个无聊的问题。我认可他们有什么用? 一来他们根本不认识我老大贵姓,即使我崇拜他们那也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二来他们写得好孬对我丝毫没有什么影响,我写得怎么样与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


书法这东西,充其量就是自娱自乐项目,只不过是一种玩儿法而已,根本就分不出来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

不要神叨叨的把书法说的挺玄乎,所谓艺术性,只不就是在写字的时候,适当的加入一点点个人想法。

书为心画,我就是想借助书法这个载体表达我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是我自己的“书法隐私”,干嘛非得让别人认可? 难道我这辈子是为别人练书法吗?



以上是我的想法。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间发布的信息,会有预想不到的惊喜。谢谢支持!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这问题很可笑!为什么非要别人认可,别人又为什么非要认可呢?

书法是主观个性非常强,但又是很大众的……说艺术也好,技艺也罢,是没有一套审美衡量标准的。

被大家认可,符合书法“法则”的,也有人认为是刻板、生硬、俗气;而被大众嗤之以鼻的丑书、怪书、乱书……则也有人认为是高雅、有韵味。

连二王甚至欧颜柳赵都不可能符合每个口味,更何任况技不足以压界,德不足以服众的沈鹏、张海?当今书法无“大家”。这是现状,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今以书名世者,只是玩玩,玩地位、玩名气,借书法之名给自己挂一块“高雅”的标签而已。而真正学书者还是在民间,心态,就是标准。

书法,大众也从来都是玩儿。自古书家都只是把书法当做学问的一张“名片”,而从不把书法摆在学问才华的前面。直到民国,只要读过书的,其书法几可甩当今书家几条街,但也从不把书法当作独特的“艺术”来炫耀,认为写好字只是读书人应必备的技能而已。而这种认识,正是通过普及书法从而提高民众素质教育的正确途径……。





临池管窥


不认可沈鹏先生和张海先生书法的人,要么不是书法艺术圈内的人,不懂书法 不爱书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我有什么关系。我都遇到过类似的人,他们都会站在利益的角度看待这种问题,甚至全凭自己的感觉或利益关系下定论,不在理而在利。故当你说谁谁好有水平是他们就非常不感冒,当涉及利益关系的人和物时,转瞬又是另外一种面孔。

要么就是对书法一知半解,唯我独尊的人,自己半瓶水,为了显得自己多么有水平,甚至自认为自己超越羲、献,其它人都看不到眼中,嗤之以鼻。甚至完全以自己的半瓶子水作为衡量和评判书法的标准,似我者遵,异我着妄,这种人大有人在。

还有就是不懂装懂的人,不识得一箩筐字,对书法指手画脚,妄自菲薄,这种人也非常可怕。

其实,这些对于沈鹏和张海先生来说,根本无须理会。自有传统书法艺术理论和现代美学理论做评判标准的支撑,一个两个人无知的非议是掩盖不了具有创新和引领时代的价值的书法艺术的灿烂光辉的。
















翰墨书道


我是一人。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为什么有些人认可沈鹏、张海的书法作品?

沈鹏和张海两个人的书法以外的实力非常强,有人认可,并不是认可他们的字。

字因人贵是古往今来一直存在的现象,这是现实。

什么是书法以外的实力。他们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重要的成员。

看看沈鹏的履历。

沈鹏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兼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顾问、炎黄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书法之友》杂志名誉主席、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上面这么多和书法相关的职位名头,人贵不贵,字因人贵。

再看看张海的履历。

张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师县。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艺术品中国资深顾问,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上面这么多和书法相关的职位名头,人贵不贵,字因人贵。

抛开身份社会地位看,那么他们的字,他们认为能够代表他们风格的字是什么样的。

沈鹏风格风貌的字如下。

张海风格风貌的字如下。

他们两个人的字很有风格,但是我不能分清他们写得算是什么,个人风格过于强烈。

如果不看沈鹏和张海两个人的书法以外的实力,真的有人认可他们的字吗?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什么是书法?书法的道在何?达到什么标准称为书法?什么水准属于写字?篆丶隶.魏碑等等能称为书法吗?……这些都没弄懂,谈书法,可笑。书法在中国发展巳有数千年的历史,特别在近两千年,达到高峰,逐渐完善。是晋唐达到顶峰,逐年来书法家们在不断的完善,在探索。经过数千年人们探索总结了书法成功的两条道:一:二王道。二:颜真卿道。如果书法没有在这两条道上去探究,属野道。是死道。看历代来有成就的书法家有谁离开了这两条道而成为书法家?通其一道乃为家,通其二道,将二道通融者为圣。其余篆,隶,魏等只起辅助作用。

沈,张即不通王道,也不通颜道。随便两挥画,超越古今了。野道!异想天开道!矇骗道!瞎吹道!门都未入道!你能知道!


揽海一一鹰


书法艺术,因其线条、形体、结构,最为接近寻常国人的美学意趣。近两千年以来,人们对书法艺术的高深造诣尊崇有加,绝不仅仅驻留笔画之间。寥寥数笔的横竖撇捺,更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盘根错节结合一体。赵孟頫曾有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篆,六法原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显然,形式上的和谐匀称,线条上的蕴蓄流畅,无一不是华夏艺术心灵的审美极致。爰为此故,且将目光由诺大中华文化移至沈张墨宝。还需推敲高下吗?这二位,以及他们豢养的丑书泼皮,已经将书法折腾得面目皆非了。都说文化不曾断流,半世纪前,问号已然高悬。


闻鲁生


艺术上的事,观点不同是很正常的,正如神圣如王羲之,亦有很多人认为他的字过于媚俗。

张海的字,一直以来就有争议,很多专家认为其格调不高。张海先生本是一位出色的书法活动家,而书协主席更多的职责是组织一帮人为书法工作,而书法艺术更多的是其个人的事,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不应对张主席的字有更高要求。

对于沈鹏,我妄谈一句,他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历届中国书协主席中,如果说能以个人的书法艺术载入史册的,那一定是沈鹏:要么是字最好的,要么是字最烂的。

关于沈鹏,网上骂其丑书者大有人在,而赞其书法者,也大有人在。对我而言,还是很喜欢他的字的。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