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三国东吴有哪些拿得出手的猛将?为何东吴少猛将?

五金员工陈可为


东吴的武将普遍比蜀汉,曹魏武艺要低一些,毕竟受到水战的影响,陆战确实不在行,比如几次合肥之战,逍遥津之战等等,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用诡计来获取军事利益,比如偷袭荆州。因此,东吴一直给朋友们印象大多不好,武将也弱的感觉,固然如此,其实东吴作为三国互相制衡中的一环,还是出现了不少作风勇猛的武将的,只是武艺不算特别出众而已,以《三国演义》为例。另外,说明一下,孙坚孙策父子的武艺和勇猛的作风在东吴属于顶级,孙策更是“江东小霸王”,但是二人属于主公,就不列入了。其余的有:

第一,接近超一流的太史慈。

此人属于三国上古的名将,连孔融都听说过他的大名,并接济他的母亲,应该解救孔北海的故事。太史慈的武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接近超一,在数万黄巾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和孙策大战一百回合平手;都是接近超一的表现。第二阶段,和程普三十回合平手;不能拿下或者击败会稽太守王朗(不知几合);和张辽七八十回合平手等等,证明太史慈武力退化了。

第二,强一流的甘宁。



甘宁是东吴将领中杀过敌将最多的,比如,射杀凌操,砍死邓龙,背射黄祖,射杀蔡曛,秒杀北地二将马延,张凯,链打朱光等等。特别是杀了在长坂坡中全身而退的北地四将之二人(大概弱一流),说明甘宁的武艺至少强一流。另外,甘宁“百骑劫曹营”,为孙权挽回不少面子。

第三,一流凌统。



凌操之子,作战骁勇,从来没有怂过,曾经找杀父之仇的甘宁麻烦,后来被甘宁所救而彻底化解。凌统又曾经和张辽,乐进分别斗了五十回合平手,武艺一流没有问题。逍遥津之战,护卫孙权以凌统和谷利最为得力,而且直到手下战死,凌统才撤退。

第四,一流周泰。

周泰战绩不多,不过夷陵之战能二十回合斩杀沙摩柯,已经说明武力水平。而且,在宣城,周泰为了护卫孙权,身收十二处伤;濡须之战,周泰先是数次救了孙权,后救徐盛,导致身负重伤,极其骁勇;可是,夷陵之战,周泰和韩当遇到关兴,张苞竟然躲入了阵中,算一个污点。

第五,一流程普。

孙坚四大部将之首,曾经和太史慈打了三十回合平手,武艺当在一流。

第六,弱一流黄盖。

黄盖战绩不多,不过几回合打中蔡瑁,两回合生擒黄祖,武艺还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黄盖在赤壁之战“诈降”的作用和风险巨大,没有一定的武艺不敢如此。

第七,弱一流的牙将谷利。



逍遥津之战,甘宁和吕蒙被截断,好在凌统和谷利挡住张辽,才让孙权脱险。特别是谷利,在战斗之余,还提醒孙权跃马脱险,后又和凌统全身而退,还是很难得的。

第八,祖茂。

孙坚四大部将中,程普可为一流,其余应该都在弱一流左右,祖茂便是。在讨伐董卓之战中,孙坚军被华雄军打败,祖茂躲在林后要偷袭华雄,反被斩杀。虽然此战祖茂发挥难看,但是华雄毕竟是强一流高手,祖茂敢于以弱击强,还是很勇猛的。孙坚得知祖茂牺牲,也放声痛哭。

第九,弱一流孙桓。

孙权宠爱的侄子,从小弓马娴熟,很有两个武艺不错的部将,李异和谢旌,所以自身的武力更是出色。但是,孙桓的对手是强一流关兴,他的武艺甚至略高于张苞,所以关兴三十回合打得孙桓大败而走。

第十,弱一流李异。



被孙恒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部将,当张苞三十回合击败谢旌后,李异提着斧头和张苞打了二十回合,随后张苞被谭雄暗算,李异刚要斩,反被关兴所杀。李异的武力其实不错,可惜遇到关兴,张苞两个强一流的好手。

第十一,弱一流谢旌。

另一个被称为“万夫不当之勇”的部将,但是和张苞大战三十回合败走,其实谢旌的武艺不差,只是遇到武力更高,武学渊源更深的张苞而已。

第十二,弱一流丁奉。

丁奉前期就是二流武将,麦城之战中,丁奉还被关平打退,成功送出廖化去救援。但是,丁奉寿命长,后期随着经验提升进入弱一流的行列,比如张辽就是被丁奉射中,不治身亡;还有,东兴之战中,丁奉步战一刀砍翻韩琮,又飞刀射死准备逃跑的桓嘉,表现十分威武。


大飞熊骑士


其实东吴出了名的猛将还是非常多的,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谁!

第一名:小霸王——孙策

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东吴政权的主要奠基人。其作战英勇,堪比当年楚霸王项羽,人称小霸王。早年屈身于袁术,曾东渡长江,横江进攻樊能、于糜,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又在曲阿之战中大败扬州刺史刘繇。后与袁术决裂,被朝廷册封为骑都尉、会稽太守、讨逆将军,赐吴侯,命他讨伐袁术。后来孙策平定统一江东,成为一方军阀。孙策有智有勇,英姿勃发,其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堪称英雄豪杰。

公元200年狩猎途中,被仇家暗算身亡,时年26岁

第二名:孙坚

战绩:只身上城楼,斩敌将,斩华雄,三英(加程普,黄盖)战吕布及李,郭二鬼,董卓唯一怕的同盟军将领,豪强!

第三名: 周瑜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后来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真乃江东第一名将也!

第四名: 陆逊

陆逊字伯言。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善于忍辱负重,不计较当前得失。巧夺荆州一战,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专注于樊城之战。而夷陵之战中,作为吴军主帅的陆逊统观两军主客观态势,确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后发制人,相机破敌的战略。陆逊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与“王佐之资”的周瑜相提并论。

第五名: 吕蒙

吕蒙东汉末年吴国的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后来跟随孙权慢慢受到重用。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第六名:太史慈

太史慈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太史慈的射术确是史上有名的。他跟从孙策讨伐麻保贼,有一贼于屯里城楼上毁骂孙策军,并以手挽著楼棼(城楼上的柱子),太史慈便引弓射之,箭矢更然贯穿手腕,更反牢牢钉在楼棼上,围外万人无不称善。可惜太史慈死的太早了。太史慈临亡之时,叹息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孙权知道慈死,十分悼惜。

第七名:甘宁

甘宁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后来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先后随孙权破黄祖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战功赫赫。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他为人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第八名: 陆抗

陆抗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丞相陆逊次子。陆抗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他曾经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能以弱吴逼退强晋三路雄师,成功平定步阐之叛,陆抗功不可没。此战之后,羊祜认为有陆抗在吴国就气数未尽,故而暂停灭吴大计。他与他的父亲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 ”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陆抗死后,吴国再无良将。很快吴国就被晋国所灭。

第九名: 周泰

周泰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后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

第十名:韩当

字义公,善骑射,体力过人。早年跟随孙坚征战四方,功勋卓著,是江东政权的主要建立者之一。参与过赤壁之战,随吕蒙攻打南郡,随陆逊一起参加过夷陵之战,大破蜀军。老将韩当有万夫不当之勇,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第十一名:程普

程普,字德谋。是东吴将领中资历最老的一个,辅佐过孙坚、孙策、孙权三代。跟随孙坚征讨过黄巾之乱、董卓作乱,斩华雄、破吕布,跟随孙策平定江东,赤壁之战时任副都督,和周瑜一起大破曹军,攻伐南郡。历任裨将军,领江夏太守、南郡太守、荡寇将军。

第十二名:黄盖

黄盖,字公覆,早年追随孙坚,辅佐过孙坚、孙策、孙权三代。善使铁鞭,曾经生擒刘表大将黄祖,赤壁之战时诈降于曹操,后用火攻大破曹军,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之一。后平定武陵、益阳,历任偏将军、武陵太守。


老刘侃三国


喜欢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汉末三分时代,东吴的战将们武力值普遍比较弱,根本不能与曹魏和蜀汉相提并论,能拿的出手的真没几个。

矬子里选将军,筷子里拔旗杆,咱们就把东吴战斗力排名靠前的战将列举一些,并将其武力值与曹魏和蜀汉的同层次战将做个对比。

一、孙策(魏之夏侯惇、蜀之李严)

孙策肯定是东吴战斗力最强悍的猛将,在江东这片区域他排头名。虽然神亭岭一战他与太史慈大战数百合未分出高低上下,但孙策的战绩和杀伤率远远高于太史慈,攻击力要更胜一筹。

那么在曹魏阵营中,与其最接近的应该就是夏侯惇了;在蜀汉阵营中,比较接近的是李严,属于比五虎将低一个层次的猛将。

二、太史慈(魏之张辽、张郃,蜀之魏延、关平)

太史慈号称是东吴第一猛将,武艺精熟,箭法出众。但太史慈的战绩并不理想,平局多,未斩获过敌将首级,而干掉的喽啰兵不少。

合肥之战,太史慈七八十合与曹魏猛将张辽战成不分胜负,武力值基本上就属于这个层次;在蜀汉阵营中,比较接近的是魏延。

三、甘宁(魏之夏侯渊,蜀之姜维)

甘宁的技术全面,战斗风格实用而多样化,他是东吴阵营中战绩最好的猛将,除了带病上阵挨了沙摩诃一箭外,其余所有战斗都获得了胜利,斩将数目排在东吴众将之头名。

东吴排兵布阵,往往以太史慈为将首,那么我们就将甘宁的武力值定义为略逊于太史慈。在曹魏阵营中,比较接近的是夏侯渊;蜀汉阵营中姜维在同一层次上。

四、凌统(魏之乐进、臧霸,蜀之关兴、张苞)

凌统是东吴将二代的代表人物,年轻一辈中就属他武艺高强,作战勇敢了。凌统的缺点是没有斩杀过一名敌将,也没有取得过一次胜绩。

濡须口之战,凌统分别与张辽、乐进打成平手,说明他的防御力还是蛮不错的。像凌统这样的武力值,在曹魏阵营中同一水平的有乐进和臧霸,在蜀汉阵营中有关兴和张苞这俩年轻人。

五、程普(魏之曹仁,蜀之王平)

程普是东吴的三代元老,在江东诸将中威望很高,武艺也不错。当年在刘繇大寨前曾经硬磕太史慈三十回合未分胜负。那么就将他的武力值定位于比太史慈略低,但短时间内也不会败阵的水平。

在曹魏阵营中类似的战将有曹仁,在蜀汉阵营中王平接近于这个水准。

六、周泰(魏之李典、蜀之马岱)

周泰是东吴阵营中比较另类的战将,他是以悍勇闻名,实际战斗力则并不算很强。合肥之战中,他与韩当联手都只能与许禇战平。

在曹魏阵营中也就是李典的水平,蜀汉阵营的“一刀流”马岱的武力值比较接近。

东吴其他的武将就都不算理想了,韩当、黄盖稍微强些,至于潘璋、徐盛、丁奉、蒋钦那些战将,在蜀汉五虎面前都是“战不数合”的水平,就不一一分析了。


馋嘴肥猫铲史官


东吴猛将并不少,其中著名的有孙策、太史慈、程普、黄盖、甘宁、周泰、丁奉等。下面说一说甘宁和周泰。

一,甘宁。



甘宁,字兴霸,是东吴最耀眼的武将。孙权认为,甘宁与曹魏名将张辽不相上下。

在濡须之战中,吕宁率一百名骑兵,夜踹曹军大营。拔开鹿角,大喊一声,杀入寨中,径奔中军来杀曹操。原来中军人马,以车仗穿连铁桶相似,不能前进。甘宁只将百骑,左冲右突,曹兵惊慌,正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那甘宁百骑在营内,纵横驰骋,逢着便杀。各营鼓噪,喊声大震。甘宁从寨之南门杀出,无人敢当,百骑回寨,不折一人一骑。

在进攻皖城时,曹将朱光在城上指挥,城上矢石齐下,甘宁手执铁链,冒矢石登云梯而上。朱光令弓箭手齐射,甘宁拨开箭林,一链打倒朱光。士卒皆一拥而上,乱刀砍死朱光。余众多降。

甘宁之勇,于上二战可见一斑。虽曹魏和蜀汉的名将,也难以超越。

二,周泰。

也是在濡须之战,两军混战中,孙权听得曹军杀到江边,亲自与周泰引军前来助战。正见徐盛在李典军中厮杀做一团,便麾军杀入接应,却被张辽、徐晃两枝军把孙权围在垓心。曹操在高阜处,见孙权被围,急令许褚纵马持刀杀入军中,把孙权冲做两段,彼此不能相救。

周泰从军中杀出,到江边不见了孙权,勒回马又杀入阵中,于兵厚处寻见孙权。于是周泰在前,孙权在后,向外冲杀。周泰到江边,回顾又不见孙权,于是又翻身杀入阵中,又寻到孙权。他让孙权在前,自己在后,左右遮护,身中数枪,箭透重铠,终救出孙权。吕蒙接孙权上船。周泰听说徐盛还被困在重围中,便又第四次杀入曹军,把徐盛救出来。

这场战斗,在有曹魏张辽、徐晃、许褚三员名将在场的情况下,周泰四进四出,救出孙权和徐盛。此情此景,堪比当阳长坂坡之战的蜀汉名将赵云。

怎么能说东吴缺少猛将呢!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一个政权中武将给人的印象,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个政权的军事实力,军事策略还有领导人的风格

先说蜀国,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 蜀国武将都以勇猛著称,侧面上反应出刘备在初期军事实力占据劣势,所以只有武将之勇值得大书特书,如赵云七进七出,张飞据桥退兵等等,后期汉中之战以后,刘备气势如虹,军队相对处于攻势,就不怎么强调武将的武力了,比如关羽荆州之战,水淹七军靠的就是计策,在大后期夷陵之战之后,蜀汉军力衰微,国力空虚,就只剩下孔明的智计这个亮点了,所以蜀汉军事上前期彰显武将勇猛,中期武将用计,后期谋士计策,并不是说蜀汉前期武将不会用计, 后期的武将就不如前期武将勇猛,而是主君性格和军事实力决定了当前阶段能够发挥的实力层次

对比一下曹魏,就更明显了,曹魏武将在官渡之战前也是经常彰显武勇,后期曹魏大部分时间军事实力占优,所以不再依靠武将的武力,就给人造成了曹魏武将武力不如蜀汉的错觉

东吴自然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内部不稳 山蛮叛乱频发的国家,领导人孙权又是一个非常多疑的性子,武将自主权很少,主动对外发起战争次数极少,武将表现机会不多,就给人造成了这种印象,即东吴武将没有拿得出手的

毛主席说的好,时势造英雄,不管你有什么样的能力,如果没有机会你就不会成功,而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个人实力在时势配合下,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成为史书上的一笔


过尽飞鸿矣


东吴并不会少名将,只是不管是陈寿的《三国志》也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罢,没有人从东吴的角度来写历史和演义。

但是即使这样。东吴仍然有许多出彩的人物,给后世之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首屈一指的,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周瑜风流倜傥,谈笑风生,其风采不亚于诸葛亮,关羽单刀赴会,其历史的原型和主角,其实是鲁肃,吕蒙有“吴下阿蒙”的典故,从一介武夫发展成为文武双全的大将,陆逊“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陆逊之后,有陆抗。东吴下半场的演义,几乎全靠陆抗一人撑着,这有点像蜀汉的姜维,但是姜维没有入选七十二名将,陆抗有。

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则是有十二虎臣。从十二虎臣中,挑出个五虎臣,应该也是可以的。

比如太史慈,我觉得这名武将是可以媲美赵云的,与孙策一战,传唱千古,有信有义,忠孝双全,志向远大,是难得的完美将领,而且他箭术绝伦,不亚于黄忠。

比如甘宁,锦帆贼出身,又在东吴立下赫赫战功,是集侠义,将义一身的人物,本身就是传奇。而且在孙权心中,甘宁就是东吴的张辽。

比如周泰,则是骁勇善战,拼命三郎的将领。为了护卫孙权,几乎打得体无完肤,是东吴之中,高于曹洪,略低典韦,许褚的骁将。

还有吕岱,老将的典范,40岁出山,七八十岁还能骑马射箭,堪比黄忠。

其余如程普,黄盖,蒋钦,徐盛,凌统,贺齐等人,都是一时名将,只是他们的事迹,少人挖掘和宣扬罢了。





文士野


东吴有猛将啊,在初期,“小霸王”孙策和太史慈就是东吴的战力保证。

(太史)慈便前斗,正与(孙)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




孙策的事迹不用多说了吧,最著名的就是“挟死一将,喝死一将”。太史慈和他打个平手,也可以想见其战斗力。可以说这两个人和蜀汉的五虎、曹魏的许褚、典韦都是有一拼的,只是他们长期在偏僻的南方,打的都是渣渣,没有和北方名将交手的战例,所以显不出来。就好比一个运动员,有奥运会夺牌的实力,但从来不参加国际比赛,只是在自己国家窝里横,那又怎么会有国际知名度呢?

(甘)宁乃选手下健儿百余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孙)权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孙)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惟(周)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是日无泰,权几危殆。

中期的东吴猛将就得看甘宁和周泰了。甘宁“百骑蹈曹营”,带着一百个骑兵在曹营中杀了个通透,猛不猛?周泰三次杀进重围,救孙权,救凌统,猛不猛?只不过周泰猛则猛矣,武艺并不是太高,甘宁是毫发无损,周泰是浑身是伤,他的猛还是体现在痛觉低、血量高,能持久。这两个人比起孙策和太史慈就要差一些了,甘宁的武艺也就和曹魏的五子良将差不多,不如五虎将,周泰还要低一些。

(丁奉)乃使兵皆解铠,去矛戟,但兜鍪刀楯,倮身缘堨。吴兵得上,便鼓噪,斫破魏前屯,……前部督韩综、乐安太守桓嘉等皆没,死者数万。


后期的东吴猛将就是丁泰一个了。快七十的老头,冰天雪地不穿甲胄,以少敌多大破魏军,阵斩二将,猛不猛?不过他的猛是战术作风方面的猛打、猛冲,而不是武艺超群。

总的来说东吴武将层次确实要比蜀汉、曹魏低一些。毕竟是南方,首先在体型上就要差好多,像吕布(内蒙古人)、关羽(山西人)、张飞(河北人)这样接近2米、身长力大的,在东吴看来就和巨人差不多了,怎么打?东吴最能打的孙策、太史慈和甘宁,只有孙策是南方人中的异类,太史慈是山东大汉,“(太史)慈长七尺七寸”,甘宁是重庆人,祖上是从南阳迁移过来的,也就是河南人,也是北方人。


海军史研究会员


其实在东吴时期,善打的猛将以黄盖、程普较为出名。他俩自孙坚时期便开始追随孙家。程普是东吴开国老臣中的资历最深,而且年纪最大的一员猛将。他最出名的单挑战绩是用了三十回合便战平了比他年轻的太史慈。另外,他还曾经在短短几个回合内打败了蔡瑁,杀死胡轸和吕公。

而黄盖是作为东吴阵营资历第二的猛将,黄盖善使铁鞭,最出名的一件事便是生擒了刘表手下的大将黄祖。除了程普、黄盖两人还较出名的猛将便是太史慈和甘宁了。太史慈,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本来刘繇部下,后来被孙策收降,可惜在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甘宁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投奔孙权后,先后随孙权破黄祖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战功赫赫。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他为人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其实东吴的猛将远远不止这四人,之所以东吴的名将出名,那是因为《三国演义》着重描写蜀汉和曹家,对于东吴没有太多笔墨,所以导致东吴猛将不为人所知。东吴名将还有很多小编以后给大家再继续介绍。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我们一起畅游历史。




溪源影视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贯秉持的是“尊刘贬曹,忽视东吴”的主体思想。因此!东吴的猛将并不多见。相比蜀汉的五虎将,曹魏的五子良将,曹魏的八虎骑。东吴能拿的出手的,大概只有孙策、太史慈、甘宁、周泰、凌统、程普几人。

接下来!简单的定位一下这几人的武力值

一、孙策

孙策是孙吴的第二代领导人,是江东政权的奠基者。严格的说,他更像是一个披坚执锐,纵横疆场的将军。因为在他的统军生涯中,勇武远远大于谋略。很多时候他都是依靠个人勇武取胜。

比如战刘繇的时候,孙策夹死一将,喝死一将,刘繇部下见状,无不跪地求饶。比如战严白虎的时候,孙策就寨中割了严舆的人头送入城中,严白虎吓的立马弃城而走。可见孙策统军,大多是依靠勇武取胜。因此他的武力值肯定不差。

孙策的斗将不多,单挑过的猛将只有太史慈一人,但那时候孙策只有二十一岁,太史慈则是三十岁黄金时期。相比之下,孙策的近战应强于太史慈。


因此!孙策的近战略强,太史慈的箭术更甚。两人综合水平差不多,都是强一流猛将。

二、太史慈

东莱太史慈,平生以“忠义”闻名。因早年孔融照顾其母有恩,遂单枪匹马突入都昌报恩。后又单枪匹马突出重围,视管亥的十万大军如同无物。

从一场打斗可以定位太史慈的武艺,那就是合肥与张辽单挑,七八十合的打斗,彼此胜负难分。张辽曾与张郃打平,是公认的一流武将。因此!太史慈的近战武艺,大概也只有一流水平。不过加上他的骑射,应该略胜张辽一筹。综合实力在强一流队列。

三、甘宁

甘宁的斗将记录更少,与一流武将过招应该只有一个曹洪,相斗二十合之后,曹洪诈败而走。但是他斩了很多二流武将,而且毫无例外的都是一合斩杀,足见其水平应该在一流以上。

实际上最能体现甘宁武力值的,并不是斗将单挑方面。而是他的“百骑劫曹营”,他只率百骑冲入曹营,左追右赶,逢人便杀,曹军将士无人敢挡。使曹军锐气大减,曹操被迫打消了进军濡须的念头。对比凌统三千兵马劫曹营失败,甘宁的武力应在凌统之上。

另外!甘宁的箭术也很了得,死在他箭下的亡魂无数。其中包括凌操、黄祖等大将,曹魏大将乐进也被他射成了重伤。

综合甘宁的整体实力,大概也可以排在强一流队列。

四、周泰

周泰的武力值一般,曾与韩当夹击许褚,结果为三十合不分胜负。说明他与许褚相差甚远。但是在救主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周泰以救主闻名,是孙权的“爸爸级”保镖,他身上为孙权挡下的伤疤,多达几十处。

其中最经典的一次,当属濡须口之战。当时孙权被张辽、徐晃、许褚三万军马包围,身边的亲随也被许褚冲散。而徐盛被围在李典军中,董袭溺死在江中,陈武也被庞德斩了。情况非常紧急。周泰独自冲入重围,三进三出救出了孙权。后再度冲入重围,救出了大将徐盛。

因此!周泰的综合水平也应该在一流以上

五、凌统

凌统不必多说,最能体现他武艺的一战,是濡须口单挑魏将张辽。相交五十余合,彼此胜负难分。说明凌统的武艺与张辽接近。但是孙权恐凌统有失,特令吕蒙接应回营,他好像又很难主动撤出战场。

因此!凌统的武艺略弱于张辽,应为一流武将。

六、程普

程普是东吴资格最老的元老大将,是孙坚时期的第一上将。曾单挑太史慈三十合,太史慈回去对刘繇说道“自己正准备捉程普”说明程普略弱于太史慈。

但是!在沂水关外,程普的表现却足够亮眼,并不把董卓第一上将华雄放在眼里。不到数合刺死了华雄副将徐荣,而且一路直杀上关。华雄见状,只敢以箭雨劝退,并不敢下关迎战。原文如下:

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一阵直杀上关,关上矢如雨下。

因此!程普也有一流水平


爱尚文史


三国纷争,天下英雄辈出,纵横捭阖。有羽扇纶巾强撸灰飞烟灭的一流谋臣智者,有大军奔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统帅,当然笔者认为更精彩的是,那些威名流传千古的一流猛将。

其中,蜀汉刘备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一流猛将,号称“五虎上将”,其中赵云关羽甚至有一些帅才。曹魏有典韦许褚张辽等猛将,号称有“五子良将”。东吴则在猛将方面似乎泛善可陈,如果你也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东吴作为三国争霸的一方,虽然资源最少,只有扬州一半、荆州一半和交州,东吴起家的孙家又是土豪家族,远逊于袁绍四世三公,能成为三强之一,一流猛将也是很多。

首先东吴开创者,孙策孙权之父孙坚本身就是一员猛将,年少时大破沿海海盗,远近闻名,素有孙武后裔的说法。之后参与袁绍主张的讨伐董卓行动,孙坚大败董卓部下胡轸,斩杀猛将华雄,孙坚的威猛让董卓都有所忌惮,想通过联姻来拉拢孙坚。孙坚拒绝和董卓同流合污,双方开战,董卓留下吕布抵挡孙坚,

号称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败走孙坚手下,孙坚也是这一战在洛阳拿到传国玉玺,孙坚的威猛由此可知,远超华雄,不逊于吕布,可惜英年早逝!

孙坚去世之后,部下寄居袁术账下。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东吴出现了二位一流猛将孙策和太史慈,都是数一数二的猛将。孙策继承父亲孙坚的遗志,一边拉拢父亲的队伍,一边四处征战,太史慈也是孙策横扫江东过程中的头号先锋。父亲好友周瑜也是孙坚留给孙策的宝贵财富,因为

周瑜代表东吴一大批土豪家族势力,支持孙家,才构成东吴的基本盘。

之后的东吴猛将甘宁周泰陈普吕蒙等,都算得上是猛将,尤其以甘宁周泰最勇猛,吕蒙和周瑜类似,都属于智将,不完全是勇猛。甘宁字兴霸,从字就能看出甘宁从小威猛霸气,事实上也是。长大统兵之后,勇斩凌操,和曹操的五子良将张辽大战,力战曹仁,威猛和曹仁张辽势均力敌。

周泰的勇猛略逊于甘宁,但也是战绩斐然,跟随孙策南征北战,几次保护孙权安危,被孙权从哥哥孙策身边要走,被陈寿称为“江表虎臣”之一,可见周泰的勇猛。

再之后的江东有些人才匮乏,当然曹魏蜀汉都是这样的境地,猛将帅才越来越少,也验证了那句谚语“大树之下生小草”。正因为英雄猛将的激烈迸发,让之后的人才匮乏,从小在大树之下缺乏锻炼,甚至缺乏成长的机会,也有了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东吴前期中期不缺乏猛将,不然也不会鼎立三国,后期缺乏已经是魏蜀吴的普遍现象,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