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太倉劉家港:鄭和由此七下西洋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太倉劉家港:鄭和由此七下西洋

1974年初,位於江蘇省東南部的太倉城東南半徑灣一帶發掘出一處古沉船遺址,出土方木圓木十幾塊,最長的方木長4.9米,圓木最長10米,還有一些長約尺許的鐵釘,俗稱“扒頭釘”。這些木頭和鐵釘是來自古代船舶,原本船體有20米長,7、8米寬。1993年2月,也是在半徑灣,開河時出土一艘古船,船底板拼合後達17.5米長、4米寬。據船舶專家鑑定,該船為元末明初時採用的平底沙船,原船長至少有25米,寬約5米。這些元明遺址和出土文物證明,太倉在元明時期即是個通海通江的水陸大碼頭,可停泊較大型船舶,運輸貿易十分發達。

太倉境內的劉家港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元代建成,明代步入巔峰,因作為鄭和下西洋的起航港而聞名。“和等自永樂初,奉使諸番,經今七次。每統領官兵數萬人,海船百餘艘,自太倉開洋。”按照鄭和親立的《通番事蹟之記》碑中記載,鄭和七次下西洋全部是由劉家港出發,每次也都以劉家港為返航的收泊地,既促進了劉家港的港口建設及其腹地經濟的發展,也反映了當時這裡,已經具備國際化港口的諸多特徵和地理優勢。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太倉劉家港:鄭和由此七下西洋

劉家港的地理機會

元代定鼎大都後,京師糧食“無不仰給於江南”。由於久經戰亂,運河失修,河道湮廢,古運河疏通跟不上,運力不足,急需新的漕運通道,南糧北調成為亟待解決的大問題。當時匯入長江河口地區的主要河流有婁江、淞江(吳淞江)與黃浦江。

淞江至元末下游已經淤積嚴重,“地勢漲塗,積漸高平”。明代早期淞江已難以排洩太湖的洪水。名臣夏原吉治水時,疏浚夏家浦、顧徑等塘浦,“掣淞江水由夏家浦入婁江”,淞江的水量更加減少,其水深與河寬隨之減小。故明代早期淞江的下游與河口是不能建港的。

黃浦江在明代早期以前只是淞江下游的一條支流,因受淞江淤積的影響,其下游與河口地段“河港湮塞,水脈不通”。據《明史·葉宗人傳》記載,明永樂時期夏元吉採納葉宗人的意見“浚范家洪引浦入海”,從此黃浦脫離了淞江獨流入海,稱為黃浦江。此後黃浦江河口河道的水深逐漸增加,為其擴大成為太湖主要通海水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是在明代初期開挖的黃浦江河口,河道寬度僅“三十餘丈”,遠不及今日黃浦江河道寬度,直至明末才初具今日規模。故黃浦江建港也不可行。

可見,長江河口地區唯有婁江劉家港才具備興建大型海港的條件。太倉地處長江入海口,婁江作為太湖唯一的洩水大道,入海口“不浚自深,潮汐兩汛,可容萬斛之舟”,其穿境入海,具有銜接江海的優勢。由於長江河口水面遼闊,江流與潮流水動力複雜,流速大波浪較強,在古代建造技術條件下,河口沿岸難以建造海港,只能選擇匯入長江河口的河流與港浦裡。此處水流平穩,流速與波浪均較小,較易建港,也不易受大潮、大風浪、洪水等威脅。故劉家港選擇在長江河口南岸、婁江與長江河口交匯處的劉家港建設。

作為江南名城,太倉有4500多年的文明史,春秋時吳王在此設立糧倉,故得名太倉,素有“錦繡江南金太倉”的美譽。太倉北接長江和廣袤的長江流域,又通過婁江與富庶的太湖流域連成一片。

太湖平原遼闊坦蕩,地勢低窪,河港縱橫。唐代以來,當地先民針對這一地形特點,把水鄉澤國耕耘成“甲富天下”“國之倉庚”的魚米之鄉。太湖平原上縱橫交錯的天然河道是得天獨厚的水道網,有“不能一日廢舟楫之用”之說。四通八達的水道網不僅為本地區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水運,也把遼闊的太湖平原緊密連接在一起。劉家港通過婁江與太湖平原的水道網相溝通,並與長江入口相連,太湖平原則成為海港的經濟腹地,為劉家港提供了大宗貨物與船舶,劉家港集散糧食等物資十分便利,是海運漕運的最佳選址。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太倉劉家港:鄭和由此七下西洋

天下第一都會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八月,管軍總管朱清、張瑄為漕運之需,對瀏河進行疏浚,“循婁江故道,導由劉家港入海”。朱、張運漕大軍由60艘平底船組成,載糧4.6萬石,從瀏河出發,首次將漕糧沿海路運抵燕都,開闢了連接南北的海上通道。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廷在太倉劉家港正式建立都漕萬戶府,海運的規模日益擴大,漕運的吞吐量逐年增加。

元代發達的海外貿易,成為劉家港迅速發展的動力。每年春夏二季,大小數百艘海船駛入港內,“萬艘如雲,畢集於海濱劉家港”。劉家港由唐宋時期“田疇半闢,居民尚不滿百”的小漁村,發展成元初時“萬家之邑”的港市。明初人陳伸描述元代劉家港的繁盛景況道:“漕運萬艘,行商千舶,集如林木;高樓大宅,琳宮梵宇,列若麟次。”

明初遵循元之舊例,仍行海運,劉家港仍是海上漕運的唯一港口。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命戶部在蘇州太倉儲糧20萬石,令都督張赫督領海運,以供遼東所需。洪武七年(1374年)靖海侯吳禎在太倉城東半涇上建海運總兵館,專門負責海上漕運事宜。

明中期人桑悅描繪了這裡繁榮的港市,得益於朱清、張瑄於此開創海運,劉家港“市民漕戶,雲集霧滃,煙火數里,久而外夷珍貨棋置,戶滿萬室。”“海外諸蕃因得於此交通市易,是以四關居民,閶閻相接,糧艘海舶,商夷賈,輻輳而云集,”有六國碼頭之稱。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太倉劉家港:鄭和由此七下西洋

興於鄭和下西洋

元代海、陸絲綢之路均暢通,中國商人既可揚帆乘南海信風和印度洋季風到東南亞、北非與東非,又可通過陸上絲綢之路通往西亞與歐洲開展海外貿易。明王朝建立初期,帖木兒帝國崛起於中亞,一度阻斷陸上絲綢之路。明代早期建都在南京,主要利用的是長江和太湖水系的河道進行漕運,大運河北京至揚州段因受黃河奪淮後泥沙的淤積,又受元代晚期戰爭的影響,未能得到整治,所以在明代早期此段不能水運,只能通過海運和海上絲綢之路開展國內外貿易。劉家港距離明早期都城南京較近,並有元代和明初朝廷的長期經營,為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鄭和下西洋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鄭和於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前後28年間,率領載有28000人的數十艘至百餘艘各種船舶的龐大船隊,在“鯨波接天,浩浩無涯”的大洋上,“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滄溟十萬餘里”,抵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太倉劉家港:鄭和由此七下西洋

位於太倉市瀏河鎮的天妃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歷代多次大修,道光十四年(1834),江蘇巡撫林則徐再修,至此初具規模,遂成祀奉媽祖的顯要道教宮宇。建築群包含有照壁、山門、鐘樓、鼓樓、正殿、後殿及道舍等部分組成。正殿高大雄偉,結構嚴謹,殿內原奉媽祖神像。天妃宮內有一株海棠,傳說為明代鄭和所植。天妃又稱媽祖,國內由鄭和修繕的天妃宮分散在南京、太倉、長樂和眉州等地,但只有太倉瀏河天妃宮遺蹟尚存。史載,鄭和七下西洋,每次從劉家港出海起航前都會先率船隊官兵把天妃宮修繕一新,進香朝拜海神娘娘,祈求出海平安,待到歸航時也會再次拜謝。

天妃宮中原有《通番事蹟之記》碑,是鄭和於花甲之年、第七次下西洋前所立,由鄭和、王景弘等人撰寫,鑲嵌於天妃宮牆壁上,碑文中詳細記述了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經過,具有極高歷史價值,可惜在抗戰時期被毀。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太倉劉家港:鄭和由此七下西洋

鄭和使團在劉家港的活動主要包括集中、編隊、維修船隻、訓練水手、補充給養、迎送各國使者、舉行盛大的祭祀海神天妃的活動,以及國積物資做出洋準備和歸舶後的善後,這些活動對港區條件要求很高。當時的劉家港以其寬深的港灣,良好的碼頭設施,充足的庫儲以及精湛的船舶修造水平,為鄭和船隊的遠洋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

鄭和船隊的長期大規模活動,也為劉家港的興盛起了直接的推動作用。鄭和使團不僅帶回了西洋各國的奇珍異寶、土特產品,也將一批批外國使團迎來送往,將大量的中華物產輸向世界各國。劉家港不但是東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也成了明廷對外交往的口岸。明人稱頌其盛況道:“今永樂承平之歲,薄海內外,靡敢不服,九夷百番,進貢方物,道途相屬,方舟大船,次第來舶,太倉復舊之宏規。”清人追溯其繁榮景象道:“是時西洋貢船絡繹不絕,鹹欣其便,遂稱為天下第一碼頭,各國奇珍異寶無不畢集。”劉家港以“天下第一碼頭”的聲名,顯示出了國際化大都市的恢宏氣派。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太倉劉家港:鄭和由此七下西洋

河道淤積 海運式微

明代劉家港輝煌一時,但衰敗也很快。劉家港主要洩水道瀏河在明代永樂年間曾由夏原吉大修,此後不斷維修,直到萬曆年間,大體上保持暢流通航,發揮著宣洩太湖水入江的重要水道功能。但在萬曆以後,瀏河上流不暢,河水東下,海潮西上,清流(河水)敵不住濁流(海潮),潮水頂衝,潮泥逐年淤積,沿岸豪強又競相圍田,以爭尺寸之利,以至瀏河衰退為細流,劉家港逐漸為潮沙壅積。

明代中期以後,婁江與劉家港的水運條件大不如前,上游“江流纖緩”,下游“潮沙淤澱,幾成平陸”,這時劉家港河道水淺河窄,港口的碼頭與錨地已無法停泊海船。婁江全江淤積,使劉家港海港失去了一條與太湖平原相溝通的航道,也喪失了富饒的太湖平原經濟腹地。

嘉靖時期劉家港所在的長江河口南岸已發生嚴重的崩坍。明嘉靖至清順治歷時九十年,劉河堡、張家行至劉河南城,寬度約三里半的河岸,先後崩坍入海。河岸崩塌速度平均每年為19米,崩塌段沿岸的水深通常可達30-50米。當時的護岸工程技術難以整治如此巨大規模的崩岸,只能任由發展,至清代順治十三年左右,劉家港也終於“殆不可守”,崩坍入海。

除了自然原因,劉家港的衰落更受人為因素影響。永樂十八年(1420年)以後,明遷都北京,長江河口已不是明王朝的通海捷徑。當時每年由東南各省運糧四百萬石接濟北方,必須靠大運河的通航來實現南糧北調,朝廷大力開展大運河的治理,以保持其暢通。永樂至萬曆期間,大運河北京至揚州段得以整治,先後疏浚了淮安以南的運河河道,增設35座壩閘提高運河水位,使之成為當時糧、鹽等大宗貨物的主要水運通道,極大減少了朝廷對海運的依賴,加之明代中晚期倭寇騷擾海運安全,朝廷實施海禁,海運港口的發展本就不樂觀。明代繁榮的海外貿易,推動了民間海外貿易的日益興盛,官辦的海上貢朝貿易遭到衝擊,鄭和七次下西洋開支浩大,明王朝後期國力衰減,已無力支持。這些原因促使明代早期繁榮的海運走向衰退,劉家港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沒落退場。

劉家港因鄭和下西洋而興盛,也哀敗於此,鄭和於太倉有著特殊意義。如今的太倉市建有鄭和紀念館,鄭和公園等多處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城市建築。作為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太倉在我國海上貿易史的地位值得深入研究和書寫,也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太倉劉家港:鄭和由此七下西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