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她15歲靠“三寸金蓮”嫁豪門,每天洗腳疼痛難忍,丈夫卻十分喜歡

文|武品文史

她15歲靠“三寸金蓮”嫁豪門,每天洗腳疼痛難忍,丈夫卻十分喜歡

我們常常自詡自己的國家歷史悠久,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澱,這是地球上其它國家所沒有的。甚至就連同樣是文明古國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也望塵莫及,因為他們的文化出現了或多或少的斷層。

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兼容包蓄,即使在幾次民族大融合時期,卻仍然把自己的歷史文化、風俗民情很好的發展繼承下來,其中一些還以紀念日的形式成了傳統文化。

她15歲靠“三寸金蓮”嫁豪門,每天洗腳疼痛難忍,丈夫卻十分喜歡

比如端午節,它是用來紀念戰國時期的大詩人屈原的。

而中秋節賞月是寓意閤家團圓,生活美滿。

不過任何的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如此漫長的歷史,當中出現一些個陋習也在所難免,這其中纏足是離我們最近的。

現在長壽一些的老人裡面,依然還可以看到有纏足的,這無疑是歷史的見證者。

她15歲靠“三寸金蓮”嫁豪門,每天洗腳疼痛難忍,丈夫卻十分喜歡

裹腳的興起

據考證,在宋明理學的推動之下,纏足之風逐步興起,影響了當時世人的審美觀點。就如同楚靈王喜好男子細腰,大臣們都不敢多食,只吃一頓來迎合一樣。這些觀念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誕生於上流社會。

宋代終其一朝,裹小腳也只是在官僚當中流行,並未波及民間,似乎這種事是身份的象徵一樣。

到了明代,纏足開始興盛起來,在此基礎之上,連裹腳的形態也做了一定的要求,“三寸金蓮”的畸形之說由此誕生,只不過在數量上當時不裹腳的人還是佔了大多數的。

她15歲靠“三寸金蓮”嫁豪門,每天洗腳疼痛難忍,丈夫卻十分喜歡

也許有人會說,那《水滸傳》中潘金蓮不也是裹小腳嗎?她又不是宋朝上流社會的人。

其實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的出身非常好,父親是知州大人,是一名典型的大家閨秀,後來嫁給武大郎一生幸福,並且孕育4個子女,可謂人生贏家。

而且特別要注意的是,真實的潘金蓮出生在明朝而並非是宋朝。

她15歲靠“三寸金蓮”嫁豪門,每天洗腳疼痛難忍,丈夫卻十分喜歡

明令禁止卻依舊流傳

但要說裹腳的井噴式發展還是要算到清代,只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始是不允許纏足的,無論是皇太極還是順治時期,都明令禁止纏足,違者等同犯罪,甚至是被列為殺頭的大罪。

但即使如此也沒能擋住裹腳之風在女人裡盛行開來,朝廷沒有辦法只好廢除禁止,到了後來,為了便於統治,索性就立法規定女子必須裹腳。

民國時期孫中山上臺後,頒文勸禁纏足,如此纏足才漸漸從歷史的舞臺中退出,但此風延續了數百年,豈是朝夕之間可以剔除的呢?

她15歲靠“三寸金蓮”嫁豪門,每天洗腳疼痛難忍,丈夫卻十分喜歡

劉娘靠小腳入豪門

比如民國時期的一位劉姓娘子,她自小就裹出了男人所喜愛的“三寸金蓮”,再加上她長相漂亮,十五歲的及笄之年就嫁到當地一個姓王的富貴人家。

因為生活富足,加上三寸金蓮的存在,所以她平時無所事事,也不用做什麼家務事,即使是出門遊玩都是乘坐的轎子,劉娘子後來生下三個兒子,在家中的地位更加尊崇。

只是一點,這劉娘子每天洗腳都會躲在房間的角落處,非常忌諱被丈夫以外的人瞧見,這不僅是因為小腳長期裹束非常難受疼痛,而且在封建思維中,自己的小腳只能丈夫一個人看,外人看到就等同女人丟失了貞潔一般。

現如今這劉娘子已經八九十歲了,這種做法依然沒有改變過,然而這種做法卻讓丈夫非常喜歡。

她15歲靠“三寸金蓮”嫁豪門,每天洗腳疼痛難忍,丈夫卻十分喜歡

總結

其實丈夫並非是不心疼妻子的腳痛,而是喜歡妻子對“忠貞”的守護,這是一種對婚姻和感情的象徵和責任。

也許我們不是很理解他們心中的愛情觀和婚姻觀,但我們卻要學會尊重,雖然這在我們看來是一種陋習,但這並不扼殺他們彼此心中的那份愛,只是表達方式不同罷了。不知道大家對此這麼看?

參考資料:《宋史》、《明史》、《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