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紀念劉和珍君》的反面人物楊蔭榆,有著怎樣的人生結局

高中語文課文裡的一篇魯迅名作《紀念劉和珍君》,讓我們記住了“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還有“廣有羽翼的校長”楊蔭榆。

在魯迅這篇文章裡,涉及到楊蔭榆的地方並不多,共有兩句。一是“她(劉和珍)的姓名第一次為我所見,是在去年夏初楊蔭榆女士做女子師範大學校長,開除校中六個學生自治會職員的時候”,二是“能夠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無論如何,總該是有些桀驁鋒利的”。第一句話指出了楊蔭榆的身份,是女子師範大學校長;第二句話說楊蔭榆“廣有羽翼”,指責她利用權力壓制愛國學生。

《紀念劉和珍君》的反面人物楊蔭榆,有著怎樣的人生結局

楊蔭榆是什麼人呢?楊蔭榆是江蘇無錫人,生於1884年,比魯迅小3歲。1907年,楊蔭榆獲得了公派到日本留學的機會,前往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那時候,魯迅也在日本東京,已經棄醫從文的他,從事文藝譯著工作。他們有沒有在東京的街頭擦肩而過呢?

楊蔭榆從日本回國後,先後就職於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北京女子師範。1918年,楊蔭榆再次被公費派往美國留學,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1922年,楊蔭榆回國,在上海教書。1924年,楊蔭榆被任命為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是中國第一名擔任大學校長的女性。

《紀念劉和珍君》的反面人物楊蔭榆,有著怎樣的人生結局

照說,楊蔭榆多年在歐美國家留學,還拿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育碩士學位,應該具備開明開放、兼容幷包的理念。然而,楊蔭榆有著濃厚的封建等級理念,在學校管理上實施簡單粗暴的模式,限制學生思想和行動的自由。楊蔭榆無視經過“五四運動”洗禮的大學生們已經厭惡和唾棄了不公和黑暗,渴望擁抱光明,將他們束縛在校園內。

1924年秋季開學時,由於南方發大水,再加上軍閥戰爭的影響,一部分學生沒有按時返校。楊蔭榆出臺校規,規定凡是逾期返校的學生都要開除。結果,楊蔭榆只是開除了3名不聽話的國文系學生,而放過了與自己關係好的幾名學生。這種做法,引起了學生和教職工的強烈不滿,“驅楊運動”由此發作。

《紀念劉和珍君》的反面人物楊蔭榆,有著怎樣的人生結局

其後,楊蔭榆在女子師範大學的威望嚴重下降。然而,她不思悔改,繼續打壓愛國學生。這些行徑,受到了魯迅等人的冷嘲熱諷。

魯迅在《寡婦主義》一文裡,將楊蔭榆比喻成“寡婦”:“在寡婦或擬寡婦所辦的學校裡,正當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青年應當天真爛漫,非如她們的陰沉,她們卻以為中邪了;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非如她們那們萎縮,她們卻以為是不安本分了,都有罪……”

《紀念劉和珍君》的反面人物楊蔭榆,有著怎樣的人生結局

其實,在《紀念劉和珍君》一文出來之前,楊蔭榆就已經辭去了女子師範大學校長職位,回到了蘇州閒居。1927年,楊蔭榆重拾教鞭,到蘇州女子師範學校任教,並在東吳大學、蘇州中學兼課,講授外語。受《紀念劉和珍君》一文的影響,學生們對楊蔭榆冷淡,楊蔭榆的日子過得並不好。

1935年,楊蔭榆辭去蘇州女子師範學校的教職,在蘇州盤門小新橋巷11號開了一個女子補習學校:二樂女子學術社。

《紀念劉和珍君》的反面人物楊蔭榆,有著怎樣的人生結局

1937年,日軍侵佔蘇州後,曾經四處侵擾,二樂女子學術社未能倖免。楊蔭榆非常憤怒,跑到日本軍營,遞交了一封用日語寫的抗議書。日本軍官見楊蔭榆談吐不凡,又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楊蔭榆曾經在日本留學),便將劫掠的財物物歸原主。

此後,婦女同胞紛紛來到二樂女子學術社,作為避難場所。楊蔭榆將她們收留下來。

《紀念劉和珍君》的反面人物楊蔭榆,有著怎樣的人生結局

然而,日軍怎麼能容忍楊蔭榆的存在呢?1938年1月1日,正是元旦節。兩個日軍士兵將楊蔭榆引誘出門後,槍殺於盤門外吳門橋上。楊蔭榆時年54歲。

【參考資料:《楊絳:回憶我的姑母》《女校長的剛烈》《王開林:人各有命:楊蔭榆和吳貽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