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接一夢一一週汝昌》


周汝昌,本字禹言、號敏庵,後改字玉言,別署解味道人。我國著名紅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詩人、書法家,新中國紅學研究第一人,享譽海內外的集大成者。

有70多部學術著作向世,其代表作紅樓夢新證》是紅學史上具有開創和劃時代意義的重要著作,莫定了現當代紅學研究的堅實基礎,2012年5月31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夢繫《蘭亭》周汝昌


其實,我對些亭》的認識很晚,原來並不喜歡,後來斷入了門,オ一步步明白這件作品的無窮價值。我今天還不敢說都懂了,還得細細地深入研究。這是我們中華文化史上的一件無價之寶。這個“寶”字是否過了,我認為一點也不為過。舉一個通俗的例子,你要求人寫一幅字,按老規矩,要在宣紙的角上帖上一個小紅箋,上面寫上四個字:“敬求墨寶。”這裡面當然也包含了客氣的意思,但是內短中所包含的那種敬重、珍貨,是不能輕看的。我不懂《蘭亭》的時候,很幼稚,等到我真入了這個門道的時候,才恍然大悟,自己當初的幼稚,很可笑。現在是否不幼稚了,還不敢說。

父親的翰墨因緣


在人們的眼裡,父親是“紅學家”,似乎他一生都像書呆子似的“死嘴”紅學。其實,他興趣非常廣泛。父親的書法堪稱一絕,他致力於中國的書法理論研討,傾注了大半生心血。他曾和朋友講過:“平生在書學上所下的功夫,比紅學要多得多。”有人當面夸父親的字是“瘦金體”,父親卻說:“誤也。“瘦金體”乃宋徽宗體之稱出薛稷,我習右軍,與之無涉。”父親平生臨習,百分之九十九是王右軍,以至能背臨《蘭亭序》。

我喜歡父系書法的原因,除了挺拔、灑脫、遒媚外,還有“瘦硬”。透過他的作品,我看了靈氣、秀氣、書卷氣,也看見了父親的人格與人品。“神采”、“飄逸”,這就是父親的書法惹人喜愛,受人歡迎的根本原因。(倫苓)

周汝昌背臨《蘭亭》題詩述懷


說著蘭亭意氣增,向來腕底漫憑陵。

池鶇瀲灩難常課,野騖張狂易得名。

玉匣虛設爭啟閉,鼠須誰縛助鋒稜?

桑家議罷蕭寥甚,惆悵新翻手眼生。

周汝昌口占題天師庵本《蘭亭帖》


天師庵望魯靈光,留得蘭亭角和芒。

似道八千非筆柄,如來一現即慈航。

惠風和暢幽情顯,繭紙微醺比韻長。

定武未嘗乖面目,萬家翻刻太荒唐。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紅樓一夢一一週汝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