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物業公司已虧本運行,如何漲物業費,才能讓業主接受?

背面都很帥


在中國,八年、十年沒有上調物業費的小區約佔95%以上,能成功上調物業費的小區是極少數。

究其原因,那就是中國人普遍存在的錯誤消費觀念,追求物美價廉,質優價廉的東西,事實上根本就不存在,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

很多人有著根深蒂固的病態心理,希望不花錢或者少花錢又要享受好的物業管理及服務。卻從來沒有認真想過,市場經濟原則就是質價相符,一分錢一分貨。少花錢只能吃白菜蘿蔔,多花錢才能吃雞鴨魚肉,不花錢只能吃空氣。

物業管理也是一種社會商品,物業費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物業管理及服務水平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全體業主的物業(房屋、設施設備、整體環境)的保值和增值。十年不漲物業費的高檔小區就會貶值為中檔小區,中檔小區就會貶值為老舊低檔小區,低檔小區就會貶值為無人管的菜市場,髒亂差,破敗不堪。

八年、十年時間,人工工資、社保費用、設施設備保養、維修費,水電公共能耗費、材料費等各項成本都在上漲,工資都漲了幾倍了,卻只有物業費不上漲,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很多十年左右的住宅小區物業公司處於收支持平或虧損狀態,撤場棄管已經成為趨勢。

作為勞動力密集型物業行業(企業),做住宅小區物業管理都是非常微利的。

截止目前,中國約13萬家物業企業,依靠強大開發商背景的萬科、龍湖、保利、中海、碧桂園、恆大金碧等排名100強的物業企業(含上市物業)的純利潤約5%,更多的中小微市場化物業企業的純利潤約1%~3%,虧損倒閉的不在少數。

只要上網看看全國各地老舊小區物業公司撤場棄管的新聞越來越多,沒有利潤哪來服務?任何東西都是有成本的,在物業行業,人工成本約佔全部物業費的75%左右;6%的增值稅,10%左右的公共能耗費;5%左右的公共設施設備維修保養,材料費;1%左右的辦公費折舊費,剩下的才是毛利。如果加上部分業主拖欠的物業費沒有及時收回,虧損是很容易的事情。

物業公司經營到沒有利潤就是生死存亡之際了,由於大部分業主並不懂物業管理及服務的眾多成本構成,對物業管理存在很多誤區,所以讓業委會及業主清楚物業公司的收支情況,經營成本和利潤空間,才能讓業主做出選擇。

但是就國內目前的社會環境來講,漲物業費是難上加難,降物業費是個個支持,市場環境非常惡劣。

如果多數業主在清楚物業公司經營困難無力為繼的請款下不同意上調物業費,那麼物業公司只能不斷減人止虧了,當然小區的管理及服務會越來越差,品質不斷下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多數業主自己的選擇,最後就只能撤場棄管,讓小區自生自滅。

很多小區在有物業公司的時候業主各種挑刺,各種不滿,吹毛求疵,為不繳物業費找各種藉口,等物業公司虧損做不下去撤場了,小區環境髒亂差,設施設備停擺了又各種苦不堪言,找社區,找政府解決問題。可是社區,政府也解決不了,還是要回到找物業公司進場來管理和服務。這個時候,小區臭名遠揚,明知是火坑,沒有哪家物業公司敢進來做虧本生意的,只有上漲物業費有利潤才有物業公司接管。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很多小區業主只有經歷了從有物業管理到沒有物業管理之後的落差比較才會感受到物業管理的重要性。才願意主動上漲物業費,在還有物業公司提供管理及服務的時候是不想去明白的。揣著明白裝糊塗,選擇性無視。

一個小區好不好,除了物業公司合法合規去經營,按照合同約定提供質價相符的管理及服務,廣大業主的素質非常重要。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也不少見。

對於操著賣白粉的心,掙著賣白菜的錢的物業公司來講,沒有辦法決定大多數業主的選擇,但是盡力而為,做到能做到的,該做到的是唯一的選擇。要麼物業公司與業主雙贏,要麼雙輸。

無論物業費是多少,按照質價相符的原則提供管理及服務即可。有利潤就做更多更好,沒利潤就降低各項標準,少做或者不做。企業畢竟是要有基本利潤保證的,不是來學雷鋒做慈善的。


楊君波2018


物業公司已虧本運行,怎樣往上調物業費,才能讓業主接收,不反對呢?

首先說,你的物業費已經是一塊錢了,如果按一戶100塊錢計算,你哪裡的小區如果能住5000戶,每個月已經有50萬的收入了,如果用20個保安20個保潔員,十個維修人員,再加上幾個物業管理人員。一共不到60個人,每人按2000的工資來算,也不過12萬元。除去人頭費,還剩38萬元,這38萬元都去幹什麼了?卻能讓物業公司虧損呢?

再說了,小區裡那麼多的廣告,一年的廣告費,對於物業公司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吧。還有小區的停車費,一個車也有幾百塊錢,這些收入統統加起來,也不會小於六位數了吧?這麼龐大的收入,你們還說要虧本兒,不是在睜眼說瞎話嗎?鬼才信呢。

如果物業公司真的是賠錢,那肯定不是賠在對業主的服務上,而是有大量的資金,流入到個人的口袋裡了吧。紅利被人拿走了,卻虧了打工的人員。

如果物業公司真的是虧本經營,恐怕早就屎殼郎搬家,滾蛋了。哪裡還有功夫和業主在哪裡耗著賠錢?

物業公司想漲價,無非是想把業主口袋裡的錢,裝到他們的口袋裡面。不管怎麼說,業主也不會心甘情願。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說個真事,我以前住的小區,有物業保安的時候許多業主都丟電瓶車,我家丟了兩輛。有一家甚至被賊登堂入室搬的精空,受害的家庭多了,物業費就收不上了,物業公司就撤了,現在沒有物業了,誰家的東西也不在聽說丟了。


7454923692347


你說物業虧本運行,就是屁話,物業都是高價收取物業費,他們收錢,還不辦人事,收的錢讓他們拿出來一塊錢去維修公共設施,簡直比登天還難,大多數物業人員,在某個小區幹上二年掙幾百萬後,捐款走人。再換另外一個物業人員去幹。


我是最可愛的人86


虧不虧,不能物業公司說虧就虧,公開帳目並審計,核實所有支出項和收入與實際是否相符。再者說了,現在可沒有雷鋒式的物業公司,沒人求著你幹,虧本不掙錢,你幹這個幹什麼,可以不幹嗎。業主與物業皆大歡喜不是嗎?千萬不要說你為了業主怎麼怎麼樣,為了社會和諧如何如何,你沒有那麼高尚。拜拜了,物業公司。


中國雲ZT


虧損,你就滾!本不需要物業,衛生都是有人搞,家裡有水電毛病,我一年天天壞嗎,難道就你們物業有人才!治安,每天派出所都會巡邏,你說要你們物業,是養宦物嗎?還是養你們的老,還是做慈善扶貧你們遊手好賢的懶人!?鄉村沒物業照樣祥和平安!還是裝修沒物業就可能會倒?!你們最多也就是看看門還要收外來停車費!?我有錢情願養個小貓小狗,你們有那麼可愛嗎?!


生命之源泉


高額的物業費,業主已不堪重負,物業公司還虧損。這個結如何解?取消物業公司,兩邊都好,業主負擔減輕了,物業也不存在虧損。


講理獎勵


有是一個無聊的問題嗎,你做生意不正錢你能幹嗎,請問你有多少錢往裡賠錢啊?????


威海房產趙凱


物業本就沒有任何作用,拿著業主的錢,不服務反而威脅恐嚇業主,用業主買的房屋面積來賺業主的,空手套白狼的日子還沒過夠嗎?還想著漲物業費?根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小區的公共用地歸全體業主所有,物業憑什麼免費使用?物業公司用公共用地及樓道電梯的廣告牌獲得利潤怎麼不分給業主?車位管理費更加不合理,業主自己買的車位還要給你交錢,不交不讓進小區這是誰賦予你的權利?不要跟我說什麼是為了管理,你們什麼也沒管理,業主完全是花錢養著一群祖宗!聘請保安、衛生相關我請問即便是一個小區聘請30個相關人員才需要多少錢?業主需要你去弄嗎?業主委員會完全能夠做好這個工作,30人平均每人4000工資也就12萬的支出,以我們小區為例:我們小區是個老小區,一個單元12戶一棟樓5個單元一棟樓6層一共10棟樓。一共600戶要負擔12萬的人工費每戶每月也就只有200元,按照每平方1.2元的物業費以及平均面積100平方來計算,一戶1440,600戶就是864000的收入,而即便一個小區30個工作人員也才12萬的人工,作為業主我們憑什麼承擔多出來的744000元?以上還只是物業費一項,車輛管理費還沒進行計算。看到這些肯定會有物業公司出來攻擊我說什麼電梯養護等等全都需要錢他們沒賺錢,但我要說的是物業你們把我們業主當傻子當法盲嗎?我們購房是教的維修基金就是用來養護房子及電梯的,這些錢都哪去了?一戶10000元的維修基金600戶也有600萬了,這些錢別說修電梯了,買幾臺新電梯都綽綽有餘!你們還會說電費也是你們的支出,其他業主也許不知道實情,但我們電力相關單位知道這中間的貓膩,一個企業年用電在500萬度以上的都會有一定的優惠政策。代繳電費也是物業的收入。我們自己成立公司去集體繳納電費也一樣有這個優惠政策。物業為什麼願意代繳電費不用我多什麼了吧!另外,作為業主我憑什麼允許讓你拿著我購買的面積來賺我的錢?房子套內面積公攤面積我都是付了錢的,車位也是一個車位幾十萬買來的,你們有什麼資格和權利來利用我們業主購買的面積來賺我們業主的錢?


Kevin的旅行日記


虧本了還做啥物業呀,撤唄,不捨得吧,連自己都覺得不可能,真當大家都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