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舉世聞名孔文舉

漢朝末年,群雄並立,漢室王朝名存實亡。千古大名人孔融就在這個時候出生了。

孔融出生的時候一切都很正常,不像影視劇或小說裡面主角出生,天降祥瑞,舉世驚人。孔融乃是“至聖”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孔融是孔子的後人,又怎會是一般人呢?

相信大家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流傳千古。

孔融天賦異稟,頭腦伶俐,博聞強記,言辭激烈,擅長隨機應變。孔融十歲那年跟著父親來到都城洛陽,李膺這個時候還在洛陽當官。孔融聽說李膺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大學士,李膺位列“八俊”之首,有“天下楷模”之稱。孔融對其很是好奇,想去見見李膺是什麼樣的人?但李膺何須人也?除非是有名的學士、官員或者李膺的親戚好友,別人根本就沒機會進到李膺的家門。


舉世聞名孔文舉

普通人來拜訪李膺,李膺的守門小廝,甚至都不通報。孔融雖然四歲的時候就因“孔融讓梨”的故事流傳開來,但畢竟是個小孩子,再說也沒有流傳到全天下,使得天下皆知。孔融撓撓頭,皺眉想了一下。沒一會兒,孔融想出一個主意來。孔融獨自一人前來拜訪李膺,對守門小廝說道:“我是大學士李膺李君的親戚,勞煩前去通報?”小廝雖然好奇,但由於職業操守的原因,守門小廝前去通稟:“大人,門外有個十歲左右的孩童說是您的親戚,前來拜訪大人。”

李膺很是好奇,就前去接見了孔融。當時李膺家中也有許多客人,聽到小廝的稟報,也都比較好奇,就跟隨李膺一起去看看是何方神聖前來拜訪?李膺很是好奇,就嚇唬孔融,說道:“小娃娃,我好像不認識你,請問我們有什麼親戚呢?”孔融並沒有被這麼多人嚇到,而是不卑不亢的說道:“晚輩是孔融,家父乃太山都尉孔宙。因為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有師徒關係,所以,我和你也是世交啊。”太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家中,客人把這件事告訴陳韙。


舉世聞名孔文舉

陳韙卻認為孔融這是小聰明,就說道:“少時聰明長大就未必聰明。”孔融何許人也,當即反駁道:“想必陳韙陳大人小的時候肯定非常聰明吧?”陳韙訥訥不能言,李膺的客人想笑不敢笑。李膺對孔融很是喜愛和看好,李膺哈哈大笑對孔融說道:“小娃娃,你這麼聰明將來必成大器。”

孔融十三歲的時候,父親孔宙去世,孔融悲傷不已。孔融哀痛過度,需要人扶著才能站起來,孔融至孝也隨之傳播開來。孔融十六歲的時候,孔融大哥孔褒的好友張儉受到宦官侯覽的迫害,侯覽命令官兵捉拿張儉。張儉逃命到孔融家中,張儉見孔褒不在家,孔融年僅十六歲,比較年少。

張儉就沒有告訴孔融實情,張儉不想連累孔融家人,就準備離開孔融的家。孔融看出張儉的顧慮,就對張儉說道:“哥哥雖然不在家,但我也能做主。”就把張儉留在家中。後來事情敗露,孔融和哥哥孔褒都被抓了起來,但官員不知道定誰的罪。

孔融兄弟爭相認罪,孔融說道:“我收留的張儉,叛我的罪。”孔融哥哥孔褒說:“張儉是來投靠我,盤我的罪。”官員問孔融母親,孔融母親說道:“我沒有把孩子教育好,應該我承擔責任。”官員無奈,就寫成奏摺,上報朝廷,最後朝廷下令定了孔融哥哥孔褒的罪。孔融名聲大燥,為世人敬仰。


舉世聞名孔文舉

孔融拿著名帖去拜訪大將軍何進,因何進的門人小廝沒及時通報,讓孔融等了好長時間,孔融大怒,從小廝手裡要回名帖,當面撕碎,拂袖離去。何進知曉此事後,感覺丟了面子就準備派手下殺掉孔融。何進手下的謀士勸告說:“大將軍三思,孔文舉此人天下聞名,大將軍如果殺害了他,恐怕追隨你的人都會離去。大將軍不但應該不治孔文舉的罪,反而應該重用孔文舉,這樣就可以收買人心。天下人都會知曉,大將軍禮賢下士,何愁沒有人才前來投奔呢?”何進聽後說:“此言大善。”於是,下令升任孔文舉為侍御史。

後來董卓專政,董卓要廢掉漢少帝劉辯。滿朝文武沒人敢反對,只有孔文舉一人大聲反對,孔文舉斥責董卓不堪人臣,把董卓罵的暴跳如雷。董卓想要殺掉孔文舉,但由於孔文舉的聲名實在太大,殺了孔文舉的影響太大,局面沒法控制。董卓就把孔文舉貶斥到黃巾軍叛亂嚴重的北海國當國相。孔文舉不猜忌別人,又喜歡提拔年輕人,海內英才頗為敬重孔文舉。孔文舉設置城邑,建學校,以禮待人,頗有政績,人稱“孔北海”。

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孔文舉大罵曹操。孔文舉說曹操和董卓是一類人,篡權謀政,言辭頗為激烈。曹操大怒,曹操以“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把孔文舉殺害,並且把孔文舉全家全都殺害。連孔文舉九歲的兒子和七歲的女兒都不放過,孔文舉女兒留下一句千古出名的句子“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乎!”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就是出自此處。

魏文帝曹丕十分喜愛孔文舉的文辭,把孔融與王粲、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六位文學家相提並論,列為“建安七子”。

孔文舉雖然死的很慘,但他這一生是桀驁不馴的一生,是放浪不羈的一生,是剛勇正直的一生,是報國無門的一生,是令人惋惜的一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