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黃橋決戰粟裕排兵佈陣奇中見奇,三個方向竟然唱“空城計”

1940年10月爆發的黃橋決戰,韓德勤調集26個團,總兵力3萬餘人,分右、中、左三路向黃橋撲來。

陳、粟此時手裡總共有7千人,其中戰鬥部隊不過5千人。

大兵壓境,敵軍佔據絕對壓倒性優勢,這給負責一線指揮的粟裕如何排兵佈陣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粟裕用兵,通常在戰略上以少勝多,但在戰術上通常是以多勝少。但這次黃橋決戰不同,不僅需要在戰略上以少勝多,而且在戰術上也同樣需要以少勝多

那麼,粟裕又是怎樣具體排兵佈陣的呢?

黃橋決戰粟裕排兵佈陣奇中見奇,三個方向竟然唱“空城計”

其一,最大限度地掌握機動打擊兵力。

粟裕將總兵力的四分之三全部用於機動打擊力量。這一任務由葉飛的一縱和王必成的二縱來擔負,這兩個縱隊相對陶勇的三縱來講,兵員要充實一些。

粟裕認為,最大限度地掌握機動打擊兵力,這樣能夠確保發起進攻之時,能夠迅速畢其功於一役,對敵給予重錘猛擊,快速解決戰鬥,之後再轉用兵力。

葉飛、王必成這兩個縱隊根據粟裕的命令,隱蔽集結部署於黃橋西北之顧高莊、嚴徐莊、橫港橋地區待機。

其二,最大限度地保證用兵重點方向。

粟裕僅以四分之一的兵力守衛黃橋,這一任務由陶勇的三縱來擔負。三縱滿打滿算也不到兩千人。粟裕把守衛黃橋的這四分之一兵力中,又把其中的四分之三的兵力放在重點方向東面上。其他的三面基本上是唱“空城計”。如:“西面、南面不放部隊,由後勤、伙伕擔子擔負警戒,北門只放一個班”。

三國時諸葛亮唱空誠計那是小說家的演義,粟裕在面對敵重兵進攻之時,居然敢三個方向使用這一計策,真是又奇又險的一著。

陶勇這個縱隊是粟裕老底子部隊,作風頑強指揮靈活,粟裕認定他們是能夠完成正面阻敵這一艱鉅任務的。

黃橋決戰粟裕排兵佈陣奇中見奇,三個方向竟然唱“空城計”

其三,最大限度地前置兵力誘敵騷擾。

粟裕令第二縱隊派出兩個主力營配置於古溪至分界一線,實行積極的運動防禦,使敵提前展開部署,並誘敵進入我設伏地區。令第一縱隊一個營化裝進入敵後,主要是配合地方武裝襲擾敵人,分散敵注意力和進攻決心。

本來兵力就捉襟見肘,但粟裕還能拿出三個營擔負運動防禦和誘敵騷擾,這又是出敵意外的一著。

透過粟裕的排兵佈陣,真是奇、絕、活。當然,也確是驚險。黃橋決戰的實踐證明,粟裕的這種非同尋常的排兵佈陣成了絕唱,收到了奇效。最終,三天的黃橋決戰,新四軍共殲頑軍主力12個團,保安第十六旅全部,保安第三旅、保安第五旅各一個團,共1萬1千餘人。

黃橋決戰是粟裕早期指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戰役。這場決戰,彰顯了粟裕打大兵團作戰的潛能,彰顯了粟裕打大殲滅戰的潛能,彰顯了粟裕打硬仗惡仗險仗的潛能。可以說,通過此戰,粟裕的指揮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黃橋決戰粟裕排兵佈陣奇中見奇,三個方向竟然唱“空城計”

主要參考文獻:《粟裕戰爭回憶錄》《粟裕傳》《黃橋決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