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话重谈:这三点原因才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主因

导读:

在古代中外战争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军事指挥人员能像中国三国时代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一样广受瞩目。几乎可以说,诸葛亮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与符号,军事指挥才能的标杆与样板。

老话重谈:这三点原因才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主因

诸葛亮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建议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但是,诸葛亮因未采用此计而饱受非议。后世有人就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大大地失策,使得第一次北伐攻进长安的大好时机就此错过。如果诸葛亮采纳魏延的建议,就不会再有后来的其他五次北伐,历史可能就会在这里改写。说不定独处僻地的蜀国会灭了曹魏再灭了东吴从而建成大一统的蜀汉政权。

历史真会这样吗?不然。让我们从魏蜀两国的综合实力、军事力量、国君的政治能力与人才制度等方面论述一下诸葛亮首次北伐时不采纳魏延之计的战略意图。


一、魏国广阔的国土面积与众多的人口使诸葛亮认识到弱小的蜀国只能稳中求胜,不能冒险东进

据《通典·食货·历代盛衰户口》、《晋书·地理志》、《三国志·吴志·孙皓传》、《续汉书·郡国志》记载,

魏国立国后,共有87郡及十二州,人口将近500万,国土面积约291万平方公里。蜀国共有22郡,仅有益州一个洲,人口约110万,国土面积约107万平方公里。

老话重谈:这三点原因才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主因

214年,刘备收蜀后的版图

国土面积:魏是蜀的近两倍;

人口:魏是蜀的近5倍;

生产力:魏国占据着中原一带,那里的经济文化人口都最为繁盛。

魏国拥有东西两都,在政治上占尽了优势。而蜀国只占据着偏偏的西南一隅。国土面积大,对于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来说,农业就是最大的生产力,经济就会强盛,人口就会占据优势。而这些无不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拼的是经济实力

对这种严酷现实的认识,可见于诸葛亮在章武五年率大军北伐进驻汉中前写给后主的《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途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正是因为对国家危机的深切认识,决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只能是稳中求胜,不能冒险东进。如果诸葛亮听信魏延之计冒险东进,后勤供应跟不上,或者无力保障,那对于一支孤军深入的军队意味着什么难道还不明显吗?

老话重谈:这三点原因才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主因

蜀道难不是空口白话

而事实上,蜀国的粮草运输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唐代大诗人李白发出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并不仅仅是诗人的夸张之言。巍然屹立的秦岭是蜀军北进路上自然界的最大拦路虎。而魏国却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


二、 魏蜀两国兵力的强弱对比使诸葛亮只能采用稳扎稳打渐进图之的战略策略

同样,据上述典籍所载,在兵力方面,魏:80万;蜀:10万。

魏蜀实力相差悬殊,正史上说诸葛亮二次北伐的总兵力加起来都没有30万。最多的一次6万,最少的一次万余。蜀国人口仅过百万,能拖起10万军队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诸葛亮的最大活动兵力不会超过6万。魏国的西线防御兵力在20万左右。(曹真一路近10万,司马懿和张颌领另10万。活动兵力在15万左右)。

在军事战将方面:魏上将如云,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只有魏延可称为上将。

老话重谈:这三点原因才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主因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在军事谋臣方面:魏太多了,蜀只有马谡有点用,还只能作个参谋。


老话重谈:这三点原因才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主因

魏国的谋臣阵容强大

而当时驻守长安的魏将夏侯懋,他是曹魏持节的安西将军,侍中和尚书,专职督都关中。同时他又是曹操的女婿,位高权重。

虽然夏侯懋庸腐不假,但长安城毕竟大城池,固若金汤,附近又有名将郭淮近在咫尺,魏延即是率军攻打,魏军以逸待劳,蜀军胜算的机率实在难说。

出于对魏蜀两军军事实力的清醒认识,诸葛亮放弃了魏延的计划,兵出祁山,平推陇右,步步为营,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争夺,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苦打,这样才避免了腹背受敌。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但即就是这样,诸葛亮举全国之力进行的北伐仍然功败垂成。

战争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大比拼,诸葛亮当然明白以蜀国之力是无力征服魏国的。如果听凭魏延的主张出奇兵偷袭长安与成阳,也可能逞一时之勇取得某些局部战场的胜利。

老话重谈:这三点原因才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主因

但对于最后的战争结局来说,如果交战一方军队的有生力量没有被消灭,对于另一方来说,那不能算是胜利。从古今历史上发生的许多战例来说,这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


三、出于对魏蜀两国国君政治能力和人才制度的清醒认识,使诸葛亮在积极进攻中保持着审慎与明达

凭诸葛亮的聪明与博学,他不可能不认识到魏蜀两国皇帝政治才能的高下低劣。刘禅与曹丕、曹睿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上。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采纳了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进行选官制度的改革,打击削弱门阀士族,实行九品中正制,大力选拔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

老话重谈:这三点原因才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主因

曹丕采用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度,吸引了无数良臣名将

这种制度的实行使魏国获得了无数良臣名将,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与蜀和吴之间的差距拉大。为晋国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蜀国占了巴蜀之地,虽然有刘皇叔这张名片,使八方俊杰投之,丞相诸葛亮善于治国,但夷陵之战后国力大衰。而最为关键的却是,蜀国后主刘禅昏庸无能,胸无大志,亲小人佞臣,远君子贤人。虽然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大声疾呼,要求: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但后来的史实证明,蜀国朝堂上却充斥着一片靡靡之音。正是出于对魏蜀两国君王政治才能、治国方略和人才制度的正确认识,才使诸葛亮在北伐中坚持审慎明达,不轻举冒进,没有采取魏延的冒进计划

老话重谈:这三点原因才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主因

不能说胖子他蠢,但笨是真的,蜀国朝堂充斥着一片靡靡之音

但诸葛亮明白,魏国始终是一只卧在侧榻的饿虎,蜀国只有采取以攻为守的军事策略,才能保住小小的蜀国不会被魏国灭亡。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后出师表》

为此,诸葛亮不惜举全国之力,出师伐魏,最终在公元234年,由于操劳过度,病逝于五丈原,实现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誓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仔细梳理诸葛亮五次北伐的过程,人们不无惊讶地发现,正是前面所列举的蜀国的种种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劣势,决定了北伐的必然失败。

试想,一个弱小的国家在一处距离自己较近的地方与敌国交战也失败了,它还能再深入敌人的腹地展开进攻吗?

老话重谈:这三点原因才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主因

上将:魏延镇楼


结语:

所谓的魏延《子午谷奇谋》,其实严重脱离了魏、蜀两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在1944年,毛主席评价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时就说了五个字“此计太悬危”,可谓一针见血,道出了真相。

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兵出子午谷之计乃是下策。以当时蜀汉的情况,处于弱势,也只有稳扎稳打,一城一池的去夺,才是上策。

如果用子午谷,估计一旦兵败,可能连后路都没用了。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出色的战略家,对此一定洞若观火,所以他岂会听魏延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断言,假使诸葛亮用了魏延这条所谓的“奇谋”,恐怕还没等诸葛亮死,蜀国就灭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