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實力沒他強的朱元璋?

那些元朝末年的起義軍中,很多的領袖沒有抵擋住元朝糖衣炮彈的攻擊而被招安,即使是朱元璋也曾經與元朝暗通消息,只有這個人從頭到尾反抗元朝外族統治,敢做敢當,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端的是一條好漢!他就是陳友諒。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實力沒他強的朱元璋?

在這些起義軍中,陳友諒的實力是比較強的,但他最後卻輸給了比他弱的朱元璋,這是什麼原因呢?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實力沒他強的朱元璋?

1、性格。

陳友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用八個字可以形容他,心黑手狠,膽大妄為。別人把義氣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卻把義氣當成狗屎。不過好歹還能敢作敢當,別人不敢殺上司、殺兄弟,他幹起來毫不猶豫,幹完後還大大咧咧地承認,就是我乾的,你能怎麼地?


性格的養成和這個人的成長經歷和所處環境是分不開的。


陳友諒家是漁民,還是那種最低等的漁民,這種漁民在元代一般不上岸,吃住都在船上,村民都不和他們打交道,因為他們身上總是有著揮之不去的魚腥味。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實力沒他強的朱元璋?

陳友諒從小就飽受別人的歧視、唾罵,以及那種看見他就躲得遠遠的行動和眼神,使得他心中有著深厚的自卑感。對他而言,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有靠自己!


通過努力讀書,終於他在當地縣衙找到了一份寫作文書的工作,但這個工作並沒有給他帶來尊嚴,那些瞧不起他的人依舊瞧不起他。


原來讀書也無法改變自己的身份,在長時間的思考後,陳友諒似乎終於找到了一條可以讓別人敬重自己的方法。參加了徐壽輝的起義軍,將矛頭對準了發工資給他的元朝。他參加起義的動機明顯與那些貧苦農民不同,那就是贏得尊重,無人敢藐視他。


在他的心中,唯一重要的就是權力和地位,當他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再敢藐視他!為了改變命運,他殺掉上司和兄弟往上爬,忠誠和信義徹底拋下。這樣的人註定是孤單的,也註定了他的鬥爭之路不會長。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實力沒他強的朱元璋?

2、朱元璋做出的兩個決策使得他成為了最終的戰爭勝利者。

第一個決策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正是這個決定讓他避開了天下人的注意,避免了元軍的火力攻擊。


另一個決策是在陳友諒和張士誠兩個人中間拿誰開刀。當時大家普遍認為張士誠比較弱,希望先對付他,並利用佔據的江浙一帶土地擴張自己的勢力,從而與陳友諒決戰。應該說這個決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正確的,但朱元璋在此時體現了他的天才的戰略眼光。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實力沒他強的朱元璋?


朱元璋對他的謀士們說,你們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你們沒有看到問題的關鍵:張士誠的特點是器小,陳友諒的特點是志驕;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如果我進攻陳友諒,張士誠必然不會救他;而進攻張士誠,陳友諒就一定會動員全國兵力來救,我就要兩線作戰,到時就很難說了。


從這裡看,朱元璋對陳友諒的性格瞭解的非常透徹。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實力沒他強的朱元璋?

3、陳友諒失敗的根本原因,崇尚暴力解決問題。

陳友諒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殺上峰殺兄弟,雖然他控制了天完國,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從士兵的竊竊私語和議論中,從部下那異樣的眼神中,他似乎感覺到了什麼,但他並不在乎,自己控制了最強大的戰爭機器,自己就是最強大的人。



在大家的心裡,這是一個背信棄義的人,人們對陳友諒的評價大抵如此,從此天完的士兵們不再為了建立自己那理想的天完國打仗,他們打仗只是要拿餉銀,活下去。而一支沒有理想、只是為吃飯打仗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而且很不穩定。陳友諒很快就嚐到了惡果。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實力沒他強的朱元璋?


鄱陽湖決戰,陳友諒失敗了,他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因為答案就在他的行為模式中,從他殺害自己的兄弟和首領的那一刻開始,他的將領們已經充分理解了他的準則,那就是:誰有力量,誰更狠毒,誰就能控制一切!仁義、道德、誠信都是不存在的。


當這些行為被他的將領們當成人生的信條後,他的軍隊就成為了千萬個狠毒的陳友諒的集合體。這樣的集合體就類似金庸小說裡的星宿派,一旦陳友諒倒黴,每個人都不會繼續效忠於他,而是上去狠狠地踩上一腳,落井下石。


飽經風霜的張學良曾經用他一生的經歷對日本的年輕人說:不要相信暴力,歷史已經證明,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實力沒他強的朱元璋?

4、再看看陳友諒的死對頭,朱元璋。

前有湯和、徐達、常遇春、朱文正等一干猛將,後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劉伯溫,李善長等一群文臣!人才濟濟,上下一心,戰勝陳友諒當然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