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堅守抗疫一線的“三勇士”

——湖北萬立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羅田分公司抗疫紀實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我們要記住的除了醫生和警察,還要記住這些人。他們同樣堅守抗疫一線,他們同樣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像釘子一樣釘在這個寒冷的春天裡,責任大過無畏,使命高於親情。他們就是湖北萬立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羅田分公司的300多名保安們。

他們 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活躍在抗疫一線。一幀幀精彩感人的畫面, 定格在鏡頭之間, 讓人心生敬意、為之動容……

站著就能睡著的人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徐雲貴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湖北萬立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羅田分公司擔負著羅田縣人民醫院、羅田縣婦幼保健院、羅田縣老年病醫院、精衛中心隔離點的防控任務。

作為湖北萬立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羅田分公司經理的徐雲貴,更是每日不辭辛苦地親臨各個值班崗點,現場督查、指導人員上崗和疫情防控工作。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疫情發生以來,他沒有休過一天假,就連家裡86歲的老母親也是拜託鄰居照顧。他白天四處巡查,晚上還將當天的防控工作情況進行彙總上報,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一天晚上,在羅田縣人民醫院執勤的一位保安,由於身體不舒服,徐雲貴強制要求該保安休息。他臨時替代站崗執勤。第二天,換班時,一臉疲憊,滿眼血絲的徐雲貴說:“我感覺自己站著就能睡著了。”

忠孝兩難全的“女漢子”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王桂麗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醫院大門口,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卡”。在這裡,一線安保人員是最牢固的防線。

女保安王桂麗,每天在這裡負責給進出醫院的人員進行區分、測溫、登記信息。王桂麗的公公去年下半年去世,發生疫情的前兩天,自己的爺爺也因病去世。一邊是失去至親的悲痛,一邊是肆虐的疫情。王桂麗含著眼淚,毅然決然的選擇繼續站好自己的崗位。為了節約時間和避免因穿脫防護用具造成浪費,有時一整天,連水都沒喝一口。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王桂麗的丈夫在武漢打工,因這次疫情不能回家團聚,家裡唯有讀高中的兒子在家。因為擔心會傳染給家人,她每天住在醫院裡,已經30多天沒有回家了。對家人的思念,王桂麗也只能偶爾翻看一下自己和家人的照片,或是在沒人的時候悄悄地哭泣。

王桂麗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宿舍跟兒子視頻聊天時,她都抑制不住眼淚直流,囑咐兒子要做好防控,要學會自己做飯好好照顧自己。兒子卻總是安慰她:“媽,你在外面注意安全,我現在是大人了,你不用擔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王桂麗總是心酸地破涕為笑。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本職工作做好。我相信,我的家人一定會理解我、支持我,更會為我感到驕傲的!”王桂麗信心滿滿地說”

堅守一線的重症老兵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鄒朝陽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今年58歲的鄒朝陽,是一位退伍多年的老兵,也是湖北萬立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羅田分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員。8年前,患肺病被切除半個肺,妻子又是患肺癌晚期,常年需要人照顧。疫情發生後,他卻選擇繼續堅守崗位。

鄒朝陽每天清早起來,將飯菜做好,服侍妻子吃完早飯,再在電飯煲裡備好中飯,然後,趕到公司上班。他在公司負責疫情防控、安全事故等工作,堅持每天深入防控一線,督促各個卡口落實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及時上報疫情防控信息。特別是在醫院,感染病毒風險高,但他無所畏懼,毫無怨言。有時一忙就是晚上八九點鐘。回到家裡,還要為妻子洗衣、做飯,煎藥。

在羅田,疫情期間,除了醫生,還有這麼一群人不能忘記!

“若有戰,召必回。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國家危難時刻,我必須守好崗,擔好責!” 鄒朝陽說話鏗鏘有力。

疫情期間, 像徐雲貴、王桂麗、鄒朝陽這樣默默奉獻的保安人員,在湖北萬立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羅田分公司保安公司還有很多。他們中有退伍軍人,也有下崗職工。他們沒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沒有優越的生活條件,但他們卻沒有一個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退卻。他們,是山城羅田的無名英雄;他們,也是值得我們羅田人牢記的一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