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漫谈青州兵:看似大魏精锐,实则不堪大用

在曹操的军队之中有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叫做青州军,青州军在历史评价之中,可以说是前后差异最大的军队的。我记得在几年前,看一些三国小说,那是逢青州军便大夸特夸,将其描绘成为一支强兵。而在最近几年,大家又因为青州兵出身黄巾军因此将其嘲讽为一支战斗力低下的军队。那么究竟青州兵战斗力几何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青州军的前身:青州黄巾

青州军的前身是青州的黄巾军。在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天下各州均有黄巾军,基本上是人口越稠密、经济越发达的地方,黄巾军的势力越强。青州黄巾军出身的青州一带,便是人口众多的地方,因此青州黄巾一起家,那便是人数百万,浩浩荡荡。

青州黄巾从民变为军,便不事耕作,开始依靠劫掠为生,基本上就是“吃大户”和“吃百姓”,而且像蝗虫一样吃完一地再吃另一地,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流寇”。此后青州黄巾从其老本营青州转移到了临近的兖州,为什么转移呢?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青州一带的粮食被吃完了,因此需要转移就食。黄巾起义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青州黄巾转移的时间是在初平三年(192年),也就是说青州黄巾已经在青州一带呆了将近十年了。十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将一个富庶的州给吃垮,因此此时的青州黄巾便要就食他州了。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公孙瓒出兵去平定青州黄巾,将青州黄巾打出了青州。公孙瓒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的战绩真的是血淋淋的杀出来的。据记载:

“公孙瓒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

在公孙瓒的精锐骑兵的打击下,青州黄巾损失惨重,而且公孙瓒占据了青州一带,青州黄巾也没地可去了。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青州黄巾一合计,干脆就出走兖州吧,于是青州黄巾便携百万之众来到了兖州。

漫谈青州兵:看似大魏精锐,实则不堪大用

黄巾军

青州黄巾进入兖州,气势浩荡,一战便击杀了当时的兖州牧刘岱,后曹操代刘岱为兖州牧,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对抗青州黄巾。曹操对抗青州黄巾,一开始很不顺利,甚至折损了好友鲍信。青州黄巾并非我们所想象中的乌合之众,据记载:

“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

我们由此看,青州黄巾在多方军阀的打击下仍然顽强地活着,而且保持着庞大的军队数目,并且在与官军的作战之中还屡战屡胜,士兵还精悍,因此青州黄巾是一支战斗力非常强的部队。但是作为一支流寇,青州黄巾也有着自己的缺点,那就是缺少根据地和补给而且毫无纪律性可言,这也导致青州黄巾的失败。

最初的时候,鲍信指出青州黄巾没有辎重,仅仅是依靠抢劫为生。如果截断其后路,然后派兵固守,不久之后青州黄巾便可不攻自破了。我猜曹操也是采用了这个办法,而且曹操非常擅长兵法,因此在与青州黄巾的战斗之中曹操设埋伏,打疲劳战(昼夜不停地打),打心理战(时不时地劝降青州黄巾),就这样在曹操的又拉又打的攻击下,青州黄巾最终投降了曹操。曹操获得了三十万降卒以及百万人口,在东汉末年,人口就是最大的财富,可以说曹操这个时候便是发了大财了。

曹操将青州黄巾中的精锐挑选出来,成立了一支青州兵。虽然青州黄巾变成了青州兵,但是其习气一点没有改,不论是无纪律性、无坚韧性还是劫掠成性,这些都继承了下来,甚至几乎害了曹操的命。

漫谈青州兵:看似大魏精锐,实则不堪大用

青州黄巾变成了青州军,但是其习气一点也没改

二、青州兵在曹营

正如同我们上面所说,青州兵确实是有战斗力,但是其纪律薄弱,因此打不了强敌。青州军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弱点:

弱点一:劫掠成性。青州黄巾以劫掠起家,即便是成军,依然改不了劫掠的本性。曹操进攻徐州,其军队的主力很可能便是青州兵,青州兵劫掠成性,荼毒徐州,徐州百姓多受其害。

另外一次是在征讨张绣之时,大将于禁发现了十几个受伤裸体之人,一问才知道,这些人是被青州兵给劫掠了,而且曹操对青州兵比较宽容,因此这些人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于禁知道后十分生气,表现为:

“乃讨之,数之以罪……先立营垒,不时诣太祖。”

可见因为青州兵劫掠过狠,以至于于禁等人都看不下去了。这些还都是有记载的,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些记载背后,青州兵曾经劫掠了多少百姓,害了多少人命。可能自从于禁之后,因为对青州兵有所约束,青州兵才减少了劫掠百姓的罪名。

青州兵劫掠成性,因此士兵打仗为的是金钱利益,自然便会纪律薄弱,爱惜生命,打仗的时候便会畏畏缩缩,不堪大用。

漫谈青州兵:看似大魏精锐,实则不堪大用

青州兵纪律薄弱,不堪大用

弱点二:纪律性差,意志力薄弱。我们常说一支好的军队,有着铁的纪律、钢的意志力。而一支差的部队,那就是豆腐渣般的纪律和意志力了。当时曹操迎战吕布,吕布派出了手下的并州铁骑进攻青州兵,结果青州兵就表现出了令人啼笑非凡的一幕:

“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

当时吕布以骑兵冲击青州兵,可能唤醒了青州兵曾经被公孙瓒暴打的惨痛记忆,因此青州兵直接就军阵大乱,开始四处乱跑,直接冲垮了曹操的军阵,曹操本人也差一点在这场战斗力死掉。在平定完吕布之后,曹操下令可以分吕布军的财物,这个时候青州兵便不含糊了,开始“人人皆重载”,可以说是“打仗真不行,抢劫第一名”了。

因此青州兵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毫无军纪,如果能用心操练的话,其实还是大有作为的。但是此时的曹操处于四战之地,打仗太多,因此根本没有时间去操练军队,也只能让青州兵得过且过了。

漫谈青州兵:看似大魏精锐,实则不堪大用

在征讨吕布的时候,青州兵差点要命


此后到了官渡之战,这是决定曹操命运的一场战役,也是曹操经历的最为凶险的战役。曹操当时面临的处境非常差,可以说是内部不稳,外部强压。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兵力不到万人,伤者多达一二千人,裴松之对于这一点十分怀疑。裴松之认为曹操之前收了青州军的降卒三十万人,怎么可能到了官渡之战就这么点人呢?

若是我们结合青州军的战绩来看,便可以理解曹操的安排了,因为青州军实在是不堪大用啊。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的战线极长,有西线、中线、东线三处战线,曹操本人负责的便是中线,中线战线“东西数十里,分营相当”,曹操的数十里的战线,任何一处被攻破了,曹操都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自然更加偏重于自己的百战精兵而不会把希望放在不堪大用的青州兵之上了。因此这也导致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兵力极度匮乏的情况。我猜测曹操可能让青州军去守备各地,然后将各地将领的部曲、自己的精锐部队调到了前线以用。

不得不说曹操的安排是对的,官渡之战是一场耐性与意志的考验战,可以说曹操任何一处崩溃,就是全线崩溃,若是派出青州兵,那么曹操极有可能全军覆没。最终曹操打赢了这一场官渡之战。

漫谈青州兵:看似大魏精锐,实则不堪大用

官渡之战中曹操差一点就输了

三、青州兵的后续

在官渡之战胜利之后,曹操的压力就少了很多,就可以用心编练自己的军队了。那么青州兵的后续是怎样的呢?

我推测可能有一部分青州兵被打散,然后编入了其他部队;但是大部分青州兵依然是独立成军,但是已经很少上战场而是担任地方守备部队的。

这支青州兵应该是与当年臧霸麾下的军队相合流,由臧霸等人统帅。在曹操生前,凭借着曹操强大的手段和个人魅力,这支军队尚且比较听话(但是大部分时候也不听话)。曹操死后,年轻且在军队之中缺少威望的曹丕便受到了来自青州兵的挑战。据记载:

“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刚刚上位的曹丕并不缺少手段,曹丕采用了安抚的策略,给这些青徐兵一些赏赐,然后发布诏书赦免大家无罪,这一批青徐兵变开开心心地走了,一场即将爆发的兵变也被曹丕化解了。

漫谈青州兵:看似大魏精锐,实则不堪大用

臧霸


但是曹丕不会容忍这样一支影响他的统治的不知好歹的军队的存在的。此后曹丕采用逐渐分化的策略,逐步调换青徐兵中的军政长官,换成自己的心腹,然后控制青徐兵中的军政大员如臧霸等人。在曹丕的手段之下,这支青州兵逐渐被分化瓦解,不复当年的青州兵之威了。困扰了曹魏多年的青州兵的问题便如此被解决了。

可以说在曹丕一朝,对外开拓已经不是重点,重点已经变成了消灭内部的反对势力,我想这也是曹丕的最大贡献之一。

四、总结

因此综上来说,青州兵出身自黄巾军,后来被曹操武力收编,成为了青州兵。青州兵虽然战斗力强,但是军纪很差,打不了硬仗,这也让曹操在大战之中不敢轻易使用青州兵。

因为曹操早年对于青州兵的妥协与宽容,让青州兵逐渐发展成了一支尾大不掉的势力,在曹操时代曹操尚且可以凭借自身威望威压青州兵,但是曹操死后曹丕便遭受了青州兵的反噬。最终在曹丕的努力下,青州兵被瓦解。

可以说作为一支军队来说,青州兵是不合格的,即便是到了最后,青州兵也没有改掉自身的匪气。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漫谈青州兵:看似大魏精锐,实则不堪大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