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探尋司馬師的輔政班底,略評司馬師的雄才大略

俗話說:孤掌難鳴,獨木難支!

若想成就大業,除有英雄本色、王霸之略,更要有賢臣良將眾星捧日、文武相濟。

今天,魏某便說說曹魏權臣司馬師,探討一下他的輔政班底。

探尋司馬師的輔政班底,略評司馬師的雄才大略

一、司馬師的輔政班底

公元251年,曹魏第一大奸臣司馬懿在京城洛陽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司馬懿死後,群臣上表,要求“伊尹既卒,伊陟嗣位”。

魏主曹芳無計可施,只得下詔,命司馬師以撫軍大將軍輔政。

252年,司馬師遷大將軍,加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在官員選用上,司馬師大肆任用親信故舊,以盧毓、李豐典選擇,傅嘏、虞松參計謀,鍾會、夏侯玄、王肅、陳本、孟康、趙酆、張緝預朝政,於是四海傾注,朝野肅然。

至此,司馬師的輔政班底正式形成。

二、輔政成員身份及背影

(一)盧毓

盧毓(183-257年),字子家,涿郡涿縣人,東漢大儒盧植幼子,侍奉了從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盧毓在曹操時,就擔任了吏部郎;曹叡時期,遷吏部尚書,負責官員選拔;曹爽時期,曹爽以何晏代盧毓,奪了盧毓的人事權;高平陵事變後,司馬懿複用盧毓為吏部尚書,後轉任尚書僕射,始終典選舉事。

(二)李豐

李義,字孝懿,馮翊東縣人,非冠族子弟。先為平陵令,遷冗從僕射,遂歷顯職。魏國建立後,為魏國軍祭酒、尚書左僕射。文帝即位,拜諫議大夫、執金吾、衛尉,卒官。

李豐,字安國,曹魏衛尉李義之子。少有重名,譽滿海內。李豐二弟李翼、李偉,皆為郡守;兒子李韜則娶公主為妻,可見其權勢之盛。正始年間,李豐升任侍中、尚書僕射,在曹爽和司馬懿兩面討好,世人謗曰:曹爽之勢熱如湯,太傅父子冷如漿,李豐兄弟如遊光。

探尋司馬師的輔政班底,略評司馬師的雄才大略

(三)傅嘏

傅嘏(gǔ)(209年-255年),字蘭石,北地郡泥陽人,曹魏尚書傅巽侄子。弱冠知名,司空陳群辟為掾屬。正始年間,傅嘏遷任黃門侍郎,和吏部尚書何晏不和,遭到罷免,卻被太傅司馬懿請為從事中郎。249年,曹爽被誅後,司馬懿以傅嘏為河南尹,很有政績。司馬師掌權後,又引傅嘏為心腹,司馬師死後,傅嘏與鍾會謀劃,幫助司馬昭承繼大位。

(四)虞松

虞松,字叔茂,陳留人,九江太守邊讓外孫。弱冠有才,隨司馬懿征討遼東,有功,被太尉司馬懿闢為掾屬,時年二十四。後外任太守,回遷中書郎。虞松有軍計,被司馬師引作智囊。

姜維北伐狄道,司馬師問虞松曰:"今東西有事,二方皆急,而諸將意見不一,若之何?"

虞松答:"昔周亞夫堅壁昌邑而吳楚自敗,事有似弱而強,或似強而弱,不可不察也。今諸葛恪悉其銳眾,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若攻城不拔,請戰不得,師老眾疲,勢將自走。姜維有重兵而懸軍策應諸葛恪,投食我麥,非深根之寇也,若使關中諸軍倍道急赴,出其不意,殆將走矣。"後皆如其言。

(五)鍾會

鍾會(225年-264年),字士季,潁川長社人,魏國太傅鍾繇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有才數技藝,博學多聞,尤其精通玄學,與王弼並知名。正始年間,官至中書侍郎,封關內侯。司馬師輔政後,將鍾會看作重要心腹,典知機密。

司馬師暴死後,魏帝曹髦企圖趁機奪權,下詔司馬昭留守許昌,由傅嘏帶大軍回朝。鍾會與傅嘏密謀,讓傅嘏上表,暗中卻和司馬昭一起回師洛陽。曹髦不得已,只得拜司馬昭為大將軍、輔政。

探尋司馬師的輔政班底,略評司馬師的雄才大略

(六)夏侯玄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沛國譙人,徵南大將軍夏侯尚之子、大將軍曹爽表弟 ,夏侯玄妹嫁給司馬師為妻。

有名望,美姿容,博學多識,才華出眾,尤精玄學,被譽為"四聰"之一,開創了魏晉玄學的先河。

曹爽輔政時,拜為散騎常侍、中護軍、徵西將軍。高平陵之變後,被剝奪兵權,入朝任大鴻臚、太常等職。

司馬師輔政之初,礙於夏侯玄的名望,和兩家的情誼,命夏侯玄參與朝政。

(七)王肅

王肅(195年-256年),字子雍,東海郡郯縣 人,曹魏司徒王朗之子、司馬昭岳父。出身東海王氏,早年名氣。魏明帝時期,已歷任廣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職。司馬氏掌權後,成為司馬氏的得力幫兇,力主司馬師親征毋丘儉。王肅儒學精深,是著名的經學家,唐代時作為二十二先賢配享孔子。

(八)陳本

陳本,字休元,曹魏司徒陳矯子,歷位郡守、九卿。所在操綱領,舉大體,能使群下自盡。有統御之才,不親小事,不讀法律而得廷尉之稱,優於司馬岐等,精練文理。遷鎮北將軍,假節都督河北諸軍事。

陳本有弟名陳騫,與司馬昭關係極好,陳騫官至大司馬,成為西晉開國八公之一。

(九)孟康

孟康,字公休,是孟子十八世孫,母為東漢南郡太守郭永長女。魏文帝曹丕寵愛郭貴嬪(文德郭皇后)大封妻族,孟康母出自郭氏,於是授孟康散騎侍郎。正始年間,外放地方,廉潔奉公,揚善惜弱,平息獄訴,順從民意,為民謀利,成為名臣。所答應的事從不過夜,常出巡,而從不擾民;出行時常令吏卒帶上鐮刀,親自割草餵馬,不住驛站,而露宿樹下;若遇舊友來訪問,花費自出。司馬師很尊敬孟康,引他參議朝政。

(十)趙酆

趙諮,字君初,河內溫縣人,同司馬氏是世交。董卓遷都長安時,司馬防(司馬懿父)在洛陽擔任治書御史,派遣長子司馬朗帶著家屬歸還本縣。司馬朗回到鄉里後,說河內有戰禍,勸鄉任遷徙,只有趙諮帶全家老少與司馬朗一同前往黎陽。

趙酆,趙諮之子,才兼文武,仕魏官至侍中,是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的得力干將,司馬炎建立晉朝後,趙酆官至驃騎將軍,封東平陵公。

探尋司馬師的輔政班底,略評司馬師的雄才大略

(十一)張緝

張緝(?-254年),字敬仲,馮翊高陵人,曹魏名臣張既之子,魏少帝曹芳的岳父。以門蔭入仕,初為溫縣縣令。魏明帝曹睿很賞識張緝,遷為東莞太守。其女嫁與少帝曹芳為後,張緝改任光祿大夫。司馬師因其女為皇后,於是引張緝共議朝政。

後張緝不滿司馬師專權,遂於同鄉李豐等謀劃,除掉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事洩,夏侯玄、李豐、張緝等皆被司馬師誅殺。

三、結論:

司馬師的輔政班底,雖以親信故舊為主,但也頗能兼收幷蓄,李豐、盧毓、孟康皆為當世名臣,鍾會名蓋當世,虞松、傅嘏為司馬懿舊部,王肅、陳本、趙酆為姻親故交,夏侯玄、張緝是皇親國戚。可以說,司馬師很有雄才,他拋去個人成見,調和各方勢力,組成全新的政治格局,成功掌控了局面,足可謂“虎父無犬子”也。

探尋司馬師的輔政班底,略評司馬師的雄才大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