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改刺史為州牧,是三國亂局的重要原因,州牧制度是劉焉首創的嗎?

說起東漢末年三國亂世,很重要的一條原因是,劉焉(劉璋之父)建議漢靈帝將一州的刺史改為州牧,從只負責監察的中低級官吏,變成了雄霸一方的土皇帝,增加了地方勢力對於東漢中央朝廷的離心力,從此“不知多少人想稱王稱帝”(曹操說的),而少有人真心匡扶漢室。

但是,把刺史改為州牧並不是劉焉的首創,他其實是很聰明地把過去曾經執行過的制度,舊事重提,為我所用。

改刺史為州牧,是三國亂局的重要原因,州牧制度是劉焉首創的嗎?

益州牧劉焉,東漢末年刺史改州牧的倡議者

刺史職級低於郡守,只管監察,不管軍政

刺史制度形成於西漢漢武帝時,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把全國劃分為十三州部,每州為一個監察區,設置刺史一人,負責監察所在州部的郡國。

當時郡國的太守、國相的俸祿是二千石,刺史的俸祿只有六百石,也就是說刺史的地位低於郡太守、國相(皇族封國的行政負責人,相當於郡太守)。

漢武帝制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制度,地方行政還是由郡守、國相負責,由於郡國分割較小,各自都不可能形成對抗中央的力量。刺史負責一州的監察,卻不負責一州的軍政,地位也低於郡太守、國相,所以刺史也不會對皇權造成威脅。如果刺史監察工作做的好,很容易被提拔為二千石的郡太守、國相或其他官職,因此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很高。

一旦像劉焉建議的這樣,把刺史變成州牧,統管一州的軍政,就形成了很強大的地方勢力,逐漸有資本和中央政府叫板了。

改刺史為州牧,是三國亂局的重要原因,州牧制度是劉焉首創的嗎?

東漢州郡圖,可見郡國分割很小,不可能對抗中央

刺史變州牧,軍政一把抓,離心力加強

劉焉成為益州牧、劉表成為荊州牧後,都有非分的舉動,劉焉按照皇帝的標準制作馬車,主動製造事端隔絕和中央政府的交通聯繫,劉表按照皇家的標準祭祀天地。這兩個皇室宗親的州牧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說別的州牧了。

劉焉提出讓資深官員、皇室宗親擔任州牧,本意是想讓自己離開是非漩渦的首都洛陽,到地方去當一個有職有權的土皇帝。他最初設想去交州,後來機緣巧合去了更富庶的益州。劉焉當時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設立州牧,有利於整合地方力量,對付各地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

改刺史為州牧,是三國亂局的重要原因,州牧制度是劉焉首創的嗎?

王莽的新朝也用過州牧制度

州牧制度並非劉焉首創,王莽等也用過

不過劉焉提出設立州牧(將州一級軍政機構實體化)的設想,並不是他的首創。早在西漢漢成帝的時候,就“罷部刺史,更置州牧”,俸祿也由六百石提高到二千石。不過當時的改革,只是認為低級別官員監察高級別官員在關係上不順,並沒有把州牧作為一級行政機構獨立運作。沒過多久,漢哀帝的時候,又“罷州牧,復刺史”。

等到王莽篡權的時候,將全國十三州改為九州,同時將州刺史改稱州牧,統管一州行政。後來為了鎮壓各地起義反抗,王莽又給予州牧統軍作戰的權力,而且給州牧加將軍稱號。這應該就是劉焉提出改刺史為州牧的參考榜樣。東漢建國後,沒有沿用王莽的做法,而是恢復了西漢的“郡國+州刺史”制度。

改刺史為州牧,是三國亂局的重要原因,州牧制度是劉焉首創的嗎?

劉表擔任荊州牧後,也有非分之想

一斗書生曰:

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確實不宜把地方行政區域劃分的太大,很容易形成離心傾向。並且,國家軍隊的管理必須直屬中央,不能聽候地方政府的節制,否則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據。

後世的宋代、明代、清代,在制定地方制度時,都充分吸取了州牧自立的教訓,財政、軍事、刑訟都採取按條線管理,而不是地方統管,地方行政區域也相對分割較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