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荆州被袭,关羽为何不从“东三郡”撤退,反而进入江东的包围圈?


荆州被袭,关羽为何不从“东三郡”撤退,反而进入江东的包围圈?

“荆州之战”使刘备集团的实力大幅度下降,不仅名将关羽战死,还丢失了荆州,尤其是南郡,失去了北伐襄阳、宛城、洛阳的基地。关羽的战死也很令人惋惜。关羽原本是可以撤退的,但是他选择了南下,结果进入了江东军队的包围圈,士卒离散,本人也被擒获斩杀。那么关羽为什么放弃生路,选择了死地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荆州被袭,关羽为何不从“东三郡”撤退,反而进入江东的包围圈?

关羽原本可以撤退的路线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渡过汉水围攻樊城,虽然取得了水淹七军这样的巨大的胜利,但是毕竟是孤军作战,曹操那里源源不断地援军赶到,加上徐晃个人的优秀的军事能力,在樊城外击败了关羽,解除了曹仁的危机。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说这次“襄樊之战”彻底失败,因为汉水仍然掌控在关羽的手里,襄阳也依然面临着关羽军队的围攻,曹操军队不擅于水战,很难和关羽争夺汉水的控制,进而救援襄阳。

所以这个时候的关羽还不算失败。真正对关羽发动致命一击的是孙权的偷袭,江东军队占领关羽的大本营荆州。这样一来关羽就彻底成为一支孤军,前有徐晃、赵俨等人,后有吕蒙、陆逊等人。

荆州被袭,关羽为何不从“东三郡”撤退,反而进入江东的包围圈?

即便如此,关羽仍然有撤退的路线。在“襄樊之战”之前,刘备部署了一道闲棋:让孟达先攻打房陵郡,再让刘封从西城和孟达合攻上庸郡。这样一来,从汉中平原到襄阳的路线就被打通了。这一手原本应该是作为后手,但由于关羽贸然进行北伐而提前发挥作用(结果没发挥出来)。这个时候关羽就可以向西撤退到房陵、上庸、西城,进入汉中、成都平原。这个路线绝对是可行的。只要保下襄阳、樊城,赵俨根本没有追击关羽的意思;交通上也完全没有问题,司马懿后来就从这个路线进攻过汉中,蒋琬也曾经打算用这个路线进攻襄阳。关羽和身边的荆州军队如果及时撤进“东三郡”,对刘备来说也算是保存了一份力量,重新争夺荆州的时候有了一些优势,起码不会陷入水军疲弱,完全丧失长江的控制权的境地。

荆州被袭,关羽为何不从“东三郡”撤退,反而进入江东的包围圈?

关羽为什么不直接撤退呢?

关羽走“东三郡”撤退,人保住了;荆州水军保住了;舟船军资也保住了;还能加强对刚刚打下来的“东三郡”的控制,彻底压死地头蛇申氏兄弟和墙头草孟达,看上去有百利而无一害。那么关羽为什么不选择这样一条生路,而是直勾勾地往江东编织好的口袋里钻呢?小编以为原因有三点。

一、畏惧士兵哗变

荆州被袭,关羽为何不从“东三郡”撤退,反而进入江东的包围圈?

关羽可以不顾在荆州的家属、产业,不代表荆州出身的官僚和基层士兵也可以这样。关羽打不下樊城或者襄阳,往南撤退是正常的,老家就在荆州,如果关羽直接进入“东三郡”,那这个路线就有问题了,尤其是曹操还把孙权给卖了,让徐晃把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提前泄露给关羽的军中。稍微一想就知道荆州八成是要被江东拿下来了,自己的家属也都在江东军队的手里。这个时候主将关羽不去营救荆州,反而往“东三郡”跑,会让手下的荆州军队怎么想?关羽是刘备的铁杆死忠,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超凡,荆州出身的基层士兵可未必。如果关羽向“东三郡”撤退,可能在路上军中就发生变故。

荆州被袭,关羽为何不从“东三郡”撤退,反而进入江东的包围圈?

在“荆州之战”中,吕蒙的一系列手段真的是非常漂亮,堪称战术上的大师。尤其是进入荆州之后,善待关羽和荆州军士的家属,并且让关羽派来的使者满世界观光。这一举动彻底将荆州军队的士气瓦解,士卒纷纷投降。虽然直接南下还是没能避免士气上的问题,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如果关羽不管不顾地将军队拉进“东三郡”,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更难以控制的乱局。

二、不确定荆州是否丢失

荆州,或者说江陵是一个军事重镇。在刘表统治时期,虽然江陵没有作为前线,但也在这里准备了很多军械物资;“赤壁之战”之后,孙权、刘备合伙打南郡,打了一年的时间;关羽坐镇荆州的时候,又继续对江陵城修缮加固。后来关羽确定荆州丢失,直接说明:“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所以对于孙权偷袭荆州并且得手这个消息,关羽肯定要起疑心。万一曹操和孙权假传消息呢?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当初孙权进攻合肥的时候,就别蒋济用一个假消息骗回去。关羽不可能不闻不问就进入“东三郡”。

荆州被袭,关羽为何不从“东三郡”撤退,反而进入江东的包围圈?


所以徐晃把消息透露给关羽之后,关羽表现出“犹豫”,而没有果断撤回;在南还的路上,关羽还向荆州派出好几拨使者。等到关羽确认江陵、公安丢失,他已经陷入江东诸将的包围,荆州军队也士气低沉,形势已经无法逆转了。

三、关羽的性格使然

关羽这个历史人物最独特的一点,应该就是他身上的傲气。因为傲气,关羽不顾《隆中对》中“外结好孙权”的需要,几次和鲁肃等人起摩擦,辱骂孙权来使;马超投降刘备,黄忠被刘备提拔为后将军,关羽非要问诸葛亮马超何如人也,因为黄忠和自己同列为四方将军而拒不受拜。主将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性格的影响。张飞、黄忠、赵云在宕渠、汉中陆续立功,自己北伐襄、樊寸土未得,一直被自己看不起的江东人还袭取了自己的大本营,以关羽的性格,第一想到的必然是重新夺回荆州,洗刷耻辱。等到事不可为的地步,才想到撤退的问题。

荆州被袭,关羽为何不从“东三郡”撤退,反而进入江东的包围圈?

小结

从绝对理性角度上来看,关羽直接由“东三郡”撤退是正确的、最能够止损的选择。凭借关羽和刘备的关系,以及刘备的度量,刘备也不会痛下杀手。但是这种考虑忽略了荆州士卒的人心,以及关羽这个主将的性格等主观的问题。有的时候历史的走向往往是取决于这种人物的主观因素,而不是单纯的纸面上的东西。而且如果关羽真的丧失正面应敌的勇气,首先想到撤退苟且偷生,他的历史形象的魅力相信会受到巨大打击,本身或许也会像在蜀汉中惊惧的马超一样,沦为碌碌无为之辈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水经注》、《中国历史地图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